一位高二孩子的妈妈,满脸的倦容掩盖了精致的妆容,满身的疲惫显现了极度的焦虑。一见面就开始了连珠炮式的连续发问:
“老师,今天预约时间来找你,不是为做心理咨询,是想找你帮忙出出主意,看看到底应该怎么办。我家孩子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很年轻,没有班级管理的经验,现在不但整个班里的课堂纪律非常差,就连那些想学习的孩子们都被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们拐带坏了,根本不能安心学习。而且,整个班级的凝聚力也很差,极度缺乏集体荣誉感。孩子在这样的班级环境里,根本没有成就感,更别说什么自我价值感的实现了。这样下去,孩子们的未来就真的被耽误了,该怎么办?”
“听到刚刚你所描述的孩子班级的情况,如果是我的孩子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我也会很担心我的孩子,担心孩子的学习状态,担心在这重要的高中阶段影响了孩子的未来。刚刚在你说话的过程中,我留意到你的语速有些快,你的双手放在你的腿上有些紧崩,在说到’担心孩子们的未来被耽误’的时候,你的右手还使劲地拍了一下你自己的大腿。能不能告诉我,此时此刻坐在这里,你身体的感觉是什么?心里有什么感受?”
“我身体的感觉?心里的感受?这段时间一直都在思考孩子班级的事情,还真没注意。听说你是做心理咨询的,接触过很多出现问题的孩子和家长,所以,今天来你这里,是希望你能结合孩子们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可能会带来的影响,帮着出出主意,看看怎么样能更好地把孩子班里的班主任给换了。”
“同样作为一个高中生的妈妈,我非常理解你对孩子的担忧,更能感受到你对孩子那份浓浓的爱和关心。既然今天我们坐在这里一起来探讨有关你说的那些困惑,你看,我们要不要尝试一下从更多的角度来展开我们之间的对话,看看我们究竟能做些什么可以真正有效的帮助到孩子,怎么样?”
“好吧。”
“我看到你在说‘好吧’的时候,你的身体向后移动了一下,你的背部靠在了后面,你的双脚也都让脚底接触到了地面。此时此刻,可不可以告诉我,你身体的感觉是什么?心里有什么感受?”
“我好像忽然觉得身体有些放松了,好像不再像刚才那么着急了。”
“好像身体有些放松了,好像不再像刚才那么着急了,非常好的觉察。现在回到刚才你说到的那些情况,这种情形持续多长时间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得有一段时间了,从高二上个学期就发现有这些情况,我们家长也想过很多办法,但都没有效果,所以我们这些家长就想着,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要不就把孩子们给耽误了,我们想联合班里的家长一起,向学校申请换掉这个班主任。”
“哦...刚才你是说,从高二上个学期开始,家长就发现有这些情况,现在下学期已经开始了,而你说的那些情况好像还是没有得到改善,所以,你们很着急、也很担心,是吧?我知道,作为家长的你们,其实也不想跟学校的老师之间产生正面、激烈的矛盾冲突,也希望孩子们能够早日回归到一种积极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是不是啊?刚才你说家长们为了解决班级的不理想状态也想过很多办法,但好像都不理想,现在能不能跟我说说,你们都想了哪些办法?同时,我也想了解一下,今天你能来到这儿,是因为班里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还是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前些天孩子班里出现了......”
“......”
(省略号处~详情略)。
可能有些家长朋友看到上面的对话,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共鸣。从学校的角度而言,学校给班级配备的各科任课老师们,以班主任为核心,组成了一支专业为孩子们“传道、授业、解惑”的必备支持团,支持孩子们能够最大可能地实现人生的初始跨越。从孩子们的角度而言,高中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能够进入理想的大学是每个孩子和父母们最大的愿望。所以,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孩子,其实大家奋斗的方向和目标都是一致的。
既然大家奋斗的方向和目标一致,那么我们就可以回看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的那些家校互动的具体策略和过程,看看那些具体的策略中,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需要调整的。高中阶段,是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的第一轮筛选。孩子们来自于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家庭,而且每所学校的培养宗旨和每个家庭的不同环境,对每个孩子人格的塑造也会呈现很大的个体差异性。
从家长和孩子的角度而言,内心都非常希望能够尽可能的满足“教与学”的最佳匹配需求。如果孩子对所在班级的某一个老师或几个老师感觉不满意,一般情况下都会回家跟父母“吐槽”一下心中的不满。然而,也正是这种“吐槽”式的不满,往往会让本就因极度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家长们变得更加焦虑、更加担心,于是就会出现前面那位家长想要联合班里所有的家长一起向学校施压,要么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各种指点或干涉,要么状告老师的“不作为”,要么要求更换老师,要么托关系给孩子调换班级……
从“效果取向”的角度而言,以上这些做法,既不利于良好班级氛围的有效建设,也不利于培养孩子们自主、自律、自我负责的人格品质,同时,这些行为方式也会对学校正常的管理工作和当事的任课老师产生不良的影响。从应用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上述行为也可以说是破坏了“三赢”的状态(关注自己、关注对方、关注情境)。
创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是学生、老师和家长们共同的期待和责任。如果班级氛围不好,通常情况下,家长会把矛头或板子落在班主任身上,而且家长的不满也会无形当中再次回传给孩子,从而引发孩子们更多的消极情绪。很显然,这是一种无效的恶性循环模式:家长不满、孩子消极、老师伤心…这种情形下,即便老师有心推动改变,也极有可能是事倍功半。
其实,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上来看,可以说:“孩子们自我管理能力的缺失,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责任,也有家庭教育缺失的责任”。所以,家长们还真不能直接把矛头或板子直接落在老师身上。此时,家长们不妨做一个反向思考:
“我家孩子是否具备自律的品质?”
“我家孩子是否拥有积极的心态?”
“我家孩子是否愿意拥护集体荣誉感?”
“我家孩子是否愿意为班级的建设担负一分责任?”
“......”
我在家长课堂中,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无论对方是我们的爱人、还是我们的孩子,或是我们的其他什么人,我们都“控制”不了他们是否改变。也就是说,我们能做到的,不是“控制别人必须改变”,而是“影响别人发生改变”,因为每个人能够“控制”的人,只有自己”。所以,站在家长的角度上,我们既“控制”不了学校和老师,也“控制”不了孩子,我们只能“控制”自己做些有效的行为去影响整个情境,从而推动整个情境发生改变。
既然如此,针对上述来访家长提出的问题,在此分享几个我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心理学中有个工具叫“价值探索”,包括“个人价值探索”和“共同价值探索”。就个人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价值观”体系,就班级而言,探索班级的共同价值观(包括同学、老师和家长),在求大同存小异的基础上,建立共同的目标和规范,无疑是创造良好班级氛围的先决条件。班级是一个群体,同学、老师和家长都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都在其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各自的职责。
2.从心理学中“重要他人”的角度来看,高中孩子的重要他人已经从最初的“父母、老师”变成了“同伴、偶像”,孩子们会很在意同伴或者偶像对自己是否认同。如果在班级里能感受到更多的被认同,就会使得孩子们获得越来越多的自我肯定和自我安全感,同时也会增强孩子的班级归属感,这是一种情感上的支持和满足,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向好向善的重要能量。
3.从“家校共建”的角度来看,家长和老师之间是“彼此合作、共育英才、荣辱与共”的关系。孩子们在同一个班级里朝夕相处,难免会发生各种或明显或潜在的交互作用,这些交互作用发酵到一定的时间都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家长们不妨先从充分收集各种观点和信息开始,然后再进行充分讨论、综合分析、理性判断,同时从整体和长远的角度上,配合老师一起积极培育孩子们的班级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协助老师带动并提升孩子们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的水平,逐渐创建良好的班级氛围。
4.从年龄特点的角度来看,高中时期的孩子更需要获得来自于外界的尊重、认同和欣赏。关联到班级管理而言,可以说:孩子是成长的主体,老师是班级建设的领导核心(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这时,家长的参与需要尊重家校多边关系中的“边界感”,在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且在孩子力所能及范围内,把事情的选择权和决定权适度地交付给孩子是尊重孩子的体现,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自主性和自尊心,从而实现挖掘和激发孩子的智慧和创造力。
5.重视自身优秀品质在亲子关系中“身教言传、上行下效”的能量,比如:自律、宽容、勇敢、真诚、主动、认真、负责等优秀的品格,都会成为孩子一生的资本和财富,使孩子更有能力去面对未来路途中未知的一切。
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行动。前面所述中,妈妈和家长们初始的共同愿望是联合起来更换班主任,从“效果取向”来看,换班主任不一定是最佳的行动方向,因为还有其他的不确定因素存在,比如:
~“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能力上一定会优于现在的老师吗?”
~“新班主任的教学能力一定是高于现在的老师吗?”
~“新班主任一定能让所有的孩子都喜欢TA、或者都听命于TA吗?”
~“......”
当家长们考虑清楚这些不确定的因素时,也许就会转变行动的方向和策略,比如和老师一起探讨以下的问题:
~如何探索班级的共同价值观?
~如何清晰明确大家共同的目标?
~如何制定和执行班级纪律公约?
~如何发挥高中孩子的自主性和自律性?
~如何有效地鼓励孩子已经做出的好的转变?
~如何激发班委成员在班级中的带头引领作用?
~如何确定能够起到逐步转变作用的班会主题?
~如何增强班级成员的集体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
最后,为了孩子的现在和未来,也衷心地祝福所有的家长、孩子和老师们,都能一起共建一种智慧同盟的良好关系,一起共建“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凝聚力, 一起实现一种“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智慧众筹”的突破力,一起带动并激发孩子们“自主、自律、自强、自信”的优秀品质,为实现“家校共建、共育英才”的共同目标,一起齐心协力,共创美好未来。
晶智馥宁~润心分享。
(注:文中来访者的私人信息已做处理,请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