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做过太大的管理,大学做过班长、搭建过老乡会、组织一帮大学生搞过活动;工作后也只做过一段时间的小组长,经历不多,但还是想写下来。
大学和工作后做负责人是完全不一样的,主要就在于一个是不需要你来安排他人全部的时间,他人只是作为参加者参与到其中即可;另一个是全职在做工作,需要去定义工作内容,安排他人时间。大学中做负责人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更多的是协调大家的时间配合你去完成一件事情,你对小伙伴是没有约束力的,这种情况下用做项目的方式来驱动是比较OK的;工作后带队的团队小伙伴全部的时间都由你来定义,如何更好地利用好大家的时间来完成既定的目标,并且去尽可能做的够好,干的开心是考虑的事情,这种情况下使用目标的方式驱动会比较有效。
我想谈谈对于工作中做小组长时候对于安排工作的一点感悟。
首先,定义工作的内容、边界和规范
定义清楚团队成员工作的内容有助于他们理解自己的工作,并对工作的整体有全局观。定义清楚边界以便成员在工作时候知道什么是自己该做的,什么是不在自己范围内的,还有什么是需要。制定一些规范,便于成员熟悉工作流程和统一产出。
其次,定义工作的输入
定义工作的输入是让大家知道你要解决的问题来源是哪些?你需要什么外部的资源来帮助你完成你的工作内容?不在你职责范围内的输入需要做怎样的处理?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工作内容。
再次,定义工作的产出
定义工作的产出会让你的小伙伴明确交付的东西,在一天或者一段时间内明确自己最终的产出。产出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结果,明确产出会促使成员将目标落地成最终可交付的东西。
做过程序开发的同学会发现,你说的这三点不就是函数的东西么,入参、返回值、方法体。的确有点像,而且很适合。
有了以上三个东西,之后我们便可以使用目标的方式来驱动工作,紧紧围绕着你的目标来进行拆解,将可以量化的东西尽可能量化,不可以量化的东西整理出一些基本的评判标准。把目标拆解为指标,根据指标来进行工作管理,定义输入、输出、规范和边界,使得工作内容跟着目标Run起来。不停地检视、修正,以提高效率。
在提高效率这块,一些工具和方法也应该被好好的利用起来。时间管理的方法、项目管理的工具、好用的任务管理软件、笔记类软件会大大的提高效率。
上海·建德花园
2015.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