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社会流行一种心理——中国文化焦虑症。不少人担心,在外来文化影响下,中国文化似乎面临挑战,要全力应对。人们认为,要捍卫传统文化尊严,保护文化基因,以应对外来文化冲击。其实这种担忧和焦虑大可不必,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很难自圆其说。
一,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融合是常见的历史现象。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已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纯种的文化,好像从出生就一直关在高墙内,独立生长,与世隔绝。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文化是有机体,像人的生命一样,需要不断地与外界进行能量、信息交换,才能生存下去。
想想看,如果一个人长期关在屋子里,不呼吸外面空气,不吃食物,能够坚持多久?从人的精神、情感层面说,如果个人长期独处,不与外界交流,其思想、情感恐怕会出现退化,估计最后连和别人正常说话的能力都衰退了。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结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生命体。文化是属人的,有人性的温度和情感,需要和外部文化环境,不断交换能量,才能维持下去。
尤其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像道德、宗教、科技、艺术、法律等,同样需要借鉴、吸收其他文化元素,不断提升、完善自己。这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需求和表现。
如中国汉民族文化,从来也不是在真空里生长发育,而是不断与外部文明进行各种各样的联系、交流、融合,如印度佛教、日本文化,欧美文化、伊斯兰文化等。
如就儒家思想而论,如果没有印度佛教的影响,就不会产生宋明理学。比如程颢、程颐的居“敬”思想,王阳明的心学顿悟,都和佛教有关。
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佛教源自古印度,如果没有古印度文化影响,中国的禅宗、华严宗、净土宗、法华宗从何而来?
很多人都去过少林寺、白马寺、五台山、普陀山等文化景点,如果没有佛教文化蕴含,这些景点岂能声名远扬?
再如中国近代教育。
辛亥革命后,中国教育制度发生变革,废除古代科举制,学习、借鉴日本、欧美教育理念、模式。
如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首先向日本学习教育模式,如学校建制、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等,皆学习日本经验。关于这一问题,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进行过探讨。
杜威认为,中国要结合自己的国情,发展自身的教育模式,不应完全模仿日本。这是中肯、肺腑之言。
另外,中华民国准备参加一战的中国军队,也是由日本教导团负责指导、训练。这也是历史事实,不应否定。毕竟,自鸦片战争后,日本国力快速提升,已取代晚清成为亚洲军事、科技强国。
从源头上说,日本近代教育直接借鉴于欧洲,中国近代教育则是首先学习日本,间接取之于欧洲。如果不借鉴外来教育模式,像近代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建制从何产生?
从政治、科技、工业层面说,晚清、民国的戊戌变法、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诸多历史事件,都和中西方文化遭遇有关。
晚清洋务运动目的是发展工业、科技、军事,富国强兵,抵抗外国侵略,这叫师夷长技以制夷。
辛亥革命的目标是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西方式立宪、共和制。这种政治理念来自日本及欧美。1921年以前,民国主要倾向于学欧美、特别是美国,后来逐渐转向俄国,即十月革命后的社会主义。
胡适、陈独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打倒孔家店,同样来自于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推动。后来的五四运动以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都是和外来文明相互交流、互动的结果。
如马克思主义本产生于19世纪的德国,后来经过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等人的译介,借道俄国、日本传入中国,最后建立了新中国。
再如法律。近现代中国的法律建制同样源自欧洲,具体说是欧洲的罗马法典。
罗马法典规模庞大,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是古代世界法律文化的典范,像我们平时所说的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诉讼法、物权法等法律概念,皆源自罗马法典。
结合中国古代、近现代史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不是生长在真空里的花朵,不是与世隔绝,而是不断和外来文化展开互动、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国现在的文化——中国的现代化。
二,人类文化的发展有其规律性和趋势,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有没有规律性,有没有大方向和内在趋势?答案是肯定的:有。
关于这一点,马克思主义已经指明了答案。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有规律性: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一直到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之前的社会有一共同点:阶级剥削、阶级压迫,人和人之间不平等(政治、经济、法律之不平等);社会个体没有自由、独立权利。用马克思的话说,阶级社会是反人道的异化社会,束缚人的创造力,迟早退出历史舞台。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理想,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自由,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按需分配。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是人类社会的最终目标。
即使有人怀疑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如卡尔.波普尔,但有一点无法否认,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有一种追求向“善”的大方向和趋势,这一点无容置疑,如平等、独立、自由、和谐、友善、慈爱等现代价值。这叫现代社会文明。
反之,某些落后、腐朽、反人道的文化已被历史淘汰,如古代奴隶制、殉葬制、男尊女卑、封建专制主义等等。这些文化元素与善相对立,已推出历史舞台。这叫文化进步的规律性和趋势,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关于人类文化未来有没有大方向和趋势,中国大思想家孟子同样分析的很透彻。
孟子说,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向善的种子,人人皆可为尧舜。
即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所谓仁义礼智“四端”之说。
孟子认为,人和人的区别不在于心性,而在于觉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善),关键在于,有些人先知先觉,如圣人;有些人后知后觉,如凡人。
先知先觉的圣人把发现的普遍真理——人性善,推广、普及开来,启发越来越多的人;如此积微成著,积少成多,社会自然进步,文化自然昌明。这叫社会文化进化论,又叫文化演进的大方向和大趋势,不以个人意志为变易。
孟子的人性善论意义深刻,指向深远,蕴含重要、丰富的社会、文化价值。
孟子的看法是,人性本善是普遍性,是客观真理,由此决定着人类社会及其文化的演变方向——人类文化必然朝向“善”的方先前进,而不可能倒退。这叫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类似于达尔文主义社会进化论。
孟子举例说,人性向善就像流水一样,只有被外界力量(孟子叫“势”)暂时阻碍时,才不得不改变方向,但一旦外界阻力消失,必然向符合本性的方向流动。
就水而言,这叫水的本性或规律;就社会文化而言,这叫文化演进的大方向和必然趋势。
据此,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不是偶然、任意的,而是蕴含内在趋势和大方向。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话说,叫历史规律;用孟子的话说,叫自然而然。
换言之,由全体人类组成的人类社会及其文化,有其普遍共性,有趋于向“善”的规律和方向,人类社会、文化将越来越和谐,越来越进步、文明。
如果这样看,我们大可不必过分焦虑中国文化的前景。就像孟子说的一样,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工作、生活做起,努力修身向善,发掘人性潜能,积微成著,积少成多,中国文化自然会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