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便意识到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存在着和谐共生的关系。
在《黄帝宅经》中写道:“宅者,人之本,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宅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严雅,及为上吉。”
意思是说:房子,乃人之根本,人与建筑之间若能和谐共生,则可感通天地。而“大门”则是建筑物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若立好了大门,便可诸事大吉。
在这一点上,中西方竟然惊人的相似,无论是古罗马还是古埃及,都会将重金花在装点“门面”上。
如今,无论去到哪里旅游,都能够欣赏到许多形形色色的大门,每一扇大门之上,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
只是,人们往往急匆匆地穿越而过,对大门视而不见,一心想着赶紧去看看这座建筑物里面有什么,而忽略了大门上的“玄机”。
西班牙艺术家奥斯卡·马丁内斯认为,一扇门就如同一本书的第一句话一样,我们必须读懂它,才能读懂这座建筑以及这座建筑的主人。
他用轻松诙谐的笔触,完成了《通往历史的门——跨越西方建筑和艺术》一书。
阅读本书,我们如同跟着一个经验丰富的导游,通过一扇扇大门,去参观西方最著名的几处建筑古迹,通过这些门去感受史前文明,去感受建筑艺术中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01 庞贝古城——探秘历史的大门
公元79年8月24日,一声巨响忽然打破了夏日的宁静,太阳瞬间被浓密的黑烟遮盖,空气中弥漫着硫黄的气味,随之,维苏威火山开始像一只发怒的巨龙一样不断喷火。
一座繁华的城市——庞贝古城便被无情地埋在了厚约5.6米的火山灰之下。
当庞贝古城慢慢被考古学家挖掘出来后,人们看到了惊心动魄的一幕:有的人高举手臂似乎想喊些什么;有的人正在烤面包,身旁的狗还拴在门边……。
奥斯卡说,正因为庞贝古城是在一瞬间被彻底摧毁的,所以相较于其他古代城市,人们可以更好地研究和了解它。
所以,自18世纪中叶庞贝古城被发现以来,一直是一扇通往古代世界及探究其奥秘与历史的大门。
跟随着奥斯卡的脚步,我们走进了庞贝古城中最豪华最著名的住宅之一——维蒂之家。
作者将这座住宅称为一座极好的“多姆斯”住宅。何为“多姆斯”住宅呢?
古罗马时期,多姆斯是社会精英的住宅,类似于我们中国古代的“府邸”、“豪宅”,规模特别大的“多姆斯”,就像一座小城池,大多装饰华丽精美。
维蒂之家正好具备了那个时期的宏大古罗马住宅的所有特征,极尽奢华的巴洛克风格。而这座建筑的门厅壁画上,却有着整个庞贝古城中最引人注目的绘画。
画面中的普里阿普斯神裸露着下体,毫不顾及地将硕大的生殖器放在了天秤之上,而天秤另一端则是一袋满满的金币。
从庞贝古城挖掘的文物中,不乏一些淫乱污秽的图形,所以研究人员曾经一度认为,正是因为庞贝人民邪恶而淫荡的行为,方才遭来了神的惩罚。
但是,奥斯卡却并不这么认为,他发现生殖崇拜并非古罗马独有,在世界各地的历史遗迹中,咱们都可以看到这类的图腾,它代表着生育、财富和丰足。
这和咱们中国在门上贴钟馗有些类似,主要用于驱邪镇宅,只是实在有些辣眼睛。不过,这就是当时的文化,只要我们自己别想多了就行。
02 左塞尔金字塔——另一个世界的入口
埃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金字塔,并非我们熟知的胡夫金字塔,而是左塞尔金字塔,它高约62米,拥有近4700年的历史,与咱们国家最近出土的三星堆古文明处于同一时期。
据一些历史资料介绍,左塞尔是古埃及第三王朝的第一位法老,他命令伊姆霍特普设计并且建造了这样一座“墓穴”。
伊姆霍特普并非一位普通的建筑师,他在当时的影响力仅次于法老,他既是财政大臣,又是雕塑家、大祭司、巫师、医生,他几乎通晓一切,其智慧水平达到了神一般的高度。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在伊姆霍特普辅佐左塞尔统治之前,国家事务大多是由皇室自己来处理。
但是,因为修建左塞尔金字塔,伊姆霍特普开始面向社会招募工人、管理者和公务员,这就使得皇室出现了一个“更结构化的官僚体系”。
于是《古埃及兴亡史》一书的作者托比·威尔金森这样评价道:“在埃及开始着手建造金字塔的同时,金字塔也在塑造着埃及。”
我们跟随着奥斯卡的脚步进入到左塞尔金字塔的内部,穿过狭窄的门洞,进入一条逼仄的、墙壁光滑的走廊。
这是另一世界,一个被古埃及人用来安放灵魂的世界。
埃及人的灵魂并非只有一个单位,而是由不同的部分组成的,其中有两个部分是最重要的:“巴”和“卡”。
“巴”的概念和我们所理解的“灵魂”极为相似,而“卡”则是一种生命力,是由神发散给国王,再由国王分给他的子民们。
而石头则是用来保存“卡”的必需品,它代表着永恒、不灭之物的实体象征。
于是,埃及人民就为自己的法老建造了一座真正的石头城,让他的灵魂永远居住在里面,不必担心“魂飞魄散”。
在这些金字塔中,专门为灵魂设置了许多假门,让灵魂可以自由地游荡,既可以在门廊下休息,也可以穿过任何一扇假门,进入他的“宫殿”。
这种想法在今天看起来近乎天真,可在当时却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意念,不仅撑起了整个恢宏的建筑,并且还支撑着古埃及走向繁荣。
03 提图斯凯旋门——通往不朽的大门
古罗马帝国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他们横扫欧亚非大陆,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回顾整个罗马帝国的发展史,一共经历了三个时代,分别是王政时代、共和时代和帝国时代。无论哪个时代,都是在一边打仗、一边扩张、一边改革的过程中推进着。
他们比任何一个民族,都渴望着胜利。
对于一个罗马军人来说,“凯旋”是他能够获得的最高赞誉,当他取得卓越的胜利后,便会被授予最高奖赏的凯旋仪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凯旋者的人格魅力以及其家族在罗马社会中的地位的赞颂越来越明显,这项荣誉渐渐转变成为皇室家族成员的专属仪式,其排场之豪华达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
奥斯卡第一次参观古罗马广场遗址时,还是一个美术专业的学生,对当时的罗马建筑和规划了解得并不深刻,所以,当他看到广场上零零散散的柱子和所剩不多的墙壁时,内心有些小失望。
其废墟荒凉的场景和想象中的古罗马繁盛和壮观,实在是差太远了。
但是,当奥斯卡忽然看到提图斯凯旋门出现在面前,在瓦蓝的天空下形成了一道逆光剪影时,他被惊艳到了。
作者将自己置身于拱门下方时,地平线的每一道曙光正好照亮了拱门内壁其中一幅浮雕,将浮雕中马匹坚实的肌肉以及骑马人的长衫、斗蓬上起伏不平的褶皱都映照在眼前。
那明澈、清晰的画面,让人难以想象的细致纹理,以及矿石般的质地让奥斯卡记忆深刻,他仿佛看到了古罗马几十万居民放下了手头的工作,出门迎接帝国的军队凯旋而归的盛况。
但是,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哪怕曾经不可一世,哪怕强大如罗马帝国,都难逃陷落的命运。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覆灭。
04 写在最后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建起了成千上万座建筑,在这些建筑之中,一定会设立一扇大门,为我们打开一个未知的世界。
奥斯卡用优美动人的笔触,通过一个艺术家的视角,向我们娓娓讲述了一段段藏于门背后的历史故事,带我们品鉴这些建筑背后的艺术内涵。
这本书中,虽然只是列举了几个著名的西方建筑中与门有关的历史和文化,但却足以让读者对这样一种建筑艺术产生深厚的兴趣。
好奇心满满的我就特意去查阅了“门”在中国建筑史中的艺术价值,发现呀,“门道”还真不少。
相信作者的初衷,就是希望读者通过阅读了这本书之后,开始想要去探索更多的人类文明吧!
说明: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