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苏菲的世界》
动机:模仿作者以小说方式传授哲学知识历程的写作方式。
问题:如何才能让枯燥的哲学史在纸上妙趣横生?
“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到哪去?”
曾被我们当做网络用语的哲学三连问在《苏菲的世界》有了不同的解读。
本书《苏菲的世界》作者乔斯坦•贾德构思布局精巧,用新奇浪漫的笔触生动形象地将晦涩难懂的哲学知识分解成一个个趣味丛生的小故事。其扎实严密的哲学史基础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人叹为观止,不失为让读者享受了一番哲学盛宴。当看到那面“魔镜”时,还以为会出现与《看不见的客人》类似的情节,没想到竟然是更夸张更科幻的内容设置,实在绝妙。
“我是谁?”
苏菲是书中的主人公,但真实的主人公却不是苏菲。她因一封“错寄”的信,意外收到了哲学老师艾伯特对她提出哲学问题,从此开启了哲学的学习。v随着落款为“爸爸”艾勃特,收件人为席德的信件频繁出现,苏菲和艾伯特经过数月的调查,终于发现彼此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席德和艾勃特在镜子里的“影子”。“我”不过是思维空间的一个假象——即便“我”有独立思考和关联学习的能力。
“我在哪?”
“没有一件事物可以来自虚无。”万物皆有源,不论是自然派哲学家泰利斯认为的水是万物之源,到经验主义者从感官的经验获取一切关于世界的认知,再到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进化论,以及后来的“原始原子”爆炸…我们试图找寻回到自我的路,找到自己在所处的历史洪流中的位置 ,找到“我在哪?”的答案。
“我要到哪里去?”
苏菲对哲学有着浓烈的兴趣。一方面是因为启蒙老师艾伯特的教导有方,将几千年的哲学史按代表人物划分出一桩桩一件件的趣事,甚至有时随便指着商店橱柜陈列的手机都能以通讯为名引出一位位哲学家的小故事。另一方面是哲学在学习过程中本就引人深思,如苏菲在感知到人们对大自然的法则日益了解,她不安道:一旦哲学与科学这张拼图板上的最后一片放好时,历史还会一直继续下去吗?观念、科学的发展与温室效应、森林消失这两者之间不是有某种关联吗?也许,将人类对于知识的饥渴称为“远离上帝的恩典”,并不是一种很荒谬的说法。“我怕没有一件事是真的。”这种感觉叫做“存在的焦虑”。对接受到的知识、自己的存在都有着相当的疑虑,更何况的我们要去往的归属了。饶了一大圈又回到我是谁我来自哪里。
苏格拉底说过:“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他和柏拉图、圣奥古斯丁与笛卡尔都是典型的理性主义者,相信理性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途径,相信理性与存在之间有所关联。依理性看来愈是明显的事情,它的存在也就愈加可以肯定。因此在他们认识到各家观点不一定正确的时候,理想主义者指出一套从基础开始创立,企图为所有重要的哲学性问题寻求解释的哲学体系的必要性。或许通过系统性的思考指引,我们才能真正找到哲学三连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