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在单位,又有两位同事关心地问起孩子的近况,我把孩子的表现描述了一下。描述时也知道自己的聚焦点不对,可是不由自主地还是对孩子在家的情况很担忧。一位同事学过心理学的,年龄也不大,把她的初中经历说了一下,认为我这样把孩子放在家里不行,应该回家陪着,监管着。孩子听不进任何人的建议,一意孤行,这事很严重。另一年纪较大的同事一听把问题想得更严重,说以前有个同事孩子也是这样,后来带孩子去杭州专门的精神医院看了,劝我也带去看看!被他们一说,想想也是,孩子呆在家里三个多星期了,按理说自己复习也该做个检测了,但是就是不做学校作业和试卷,问题他都回答得很好,会做得的,一步一步增加练习量的,但是行动上没看出来,计划执行也不到位,作息时间也没固定执行。这一下子也越发担忧和焦虑了,于是决定今天回家一定要找孩子好好谈谈。
早上孩子说要吃外面的炒年糕,于是去买了带回家。进了家门,赶紧叫孩子吃饭。推开房门,孩子在被窝里,叫他起来吃饭,他说还饱。一下子火气就上来了,说:你不是说要吃外面的吗?嫌我烧的不好吃,买来了又不吃!不吃拉倒!语气不耐烦,声音也有点重。孩子马上感觉到了,索性拉着被子蒙上头。爸爸进去再叫,怎么都不理。爸爸也就开展了说理环节:我们都一直在改变,你说的事我们都尽量办到,你还对吃这样挑三拣四的……一通说教,我在外面听了也感觉他爸爸也犯老毛病了,但是自己心里也确实不爽,想要进去再说几句,话到嘴边又忍住了。想想孩子在气头上,我再说的话有什么效果,只会使事情更糟,于是进房间舒缓自己的情绪!
下午去上班时孩子还蒙着头大睡,我没打招呼直接走了。回家时孩子坐在客厅的沙发里,餐厅的桌子上中午打包的食物动过了,一看厨房食物自己加热过了,但是没吃多少,说是不好吃。看看孩子的情绪也不高,想着群里今天姐妹的困惑,本来的担忧也舒缓了许多,暂时也不提中午的事,更不提学习的计划,先调整孩子情绪再说。于是把刚买的本来当晚饭菜的牛血羹递给他,让他先垫垫肚子。担心他爸爸回来得晚,晚饭可能要很迟,早上到现在肚子饿着也不是个办法,还是身体重要。之后去房间读阿拉丁神灯,调整自己!
晚饭时孩子一叫就出来吃了,没有过多的言语,沉默是金。饭桌上和他爸爸说起他自己加热饭菜的事,爸爸趁机表扬,他也不做回应。我心里反思着,确实早上胃口一直不太好的孩子,今天早上吃了自己特意做的五个生煎包,中午难免肚子还有点饱,这也不是第一次。以前几次都是平稳化解,这次因为受到上午同事谈论的影响,情绪没调整好,于是就发生了“踢猫效应”:自己心情焦虑,回家对孩子脾气不好,孩子一生气,情绪不高,下午的学习也受到影响,导致本来要谈的学习计划的事又搁浅了,之后老公一埋怨我把车钥匙又没放在固定地方,我又一声吼:别惹我,今天心情不好!
自己是在逃避问题还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还真的疑惑!离期末考试还有二十多天,孩子已经在家呆了二十多天了,接下去会怎样?如何引导他走出自我,回归集体?如何引导他将计划落地,更加脚踏实地地学习?
昨天还想着慢就是快的道理,还劝慰别人,今天被同事一引导,不禁又发生了能量对撞。读读书,泡泡群,写写简书,多自省,多自许,调整能量,闭合频差,找到对的孩子和对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