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处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大家的压力以指数形势上升。
学生们备受考学压力,上了一天课之后,还要报考各种补习班。
别人见你补习,生怕落后,也跟着补习,忽略查缺补漏的效能,补课逐渐变为一种常态。
职场亦如此,同事见你加班,怕自己先下班不合适,他也加班。大家都很忙,但工作成果未必尽人意,仅是普遍性效率低下。
资源是有限的,大家都为了过更好的生活,就不断放弃休息、娱乐的时间,参与到内卷的恶性竞争中。越焦虑,竞争越激烈;竞争越激烈,人越焦虑。
多数人无意间被锁死在低水平的状态中,在某个圈层周而复始低效循环。这些习以为常的“症状”,很好解释了最近的热词之一——“内卷化”。
01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内卷化”这个词的起源。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一位名叫利福德·盖尔茨的美国人类文化学家,曾在爪哇岛生活过。
这位长住风景名胜的学者,无心观赏诗画般的景致,潜心研究当地的农耕生活。
他眼中看到的都是犁耙收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原生态农业在维持着田园景色的同时,长期停留在一种简单重复、没有进步的轮回状态。
后来,这位学者把这种现象冠名为“内卷化”。
这里“内卷化”的重要特征,指的是劳动重复、没有进步,没有突变式的发展,而是停留在低水平的简单层次上的自我重复。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人进入一家公司工作,用了一年时间就获得晋升。
而另一个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五年了老员工,看到这一幕,愤愤不平地跑去问老板。
“为什么我在这家公司做了这么久,从来没有升职加薪,这个年轻人过来上班才一年就获得提携呢?”
老板答道:“因为他用一年的时间,就做出了你五年的成绩。至于你,只是把一年的工作经验,重复用了五年而已。”
这就是“内卷化”的一个小例子。
很多人自诩“持之以恒”,但工作成效却始终不尽人意。
这类人一直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不断自我重复,给人感觉向前走,实际上只是不停在原地打转。
格拉德威尔曾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一万小时定律”: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借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如果我们按照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算。那么也就是说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大概需要五年的时间。
但在《贫穷的本质》一书中,我们又看到另一种情况:
这个世界很多人,匆匆忙忙,勤奋工作。别说休息,可能连吃饭上厕所都要挤出时间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
只要企业不辞退他们,他们不会换工作。即使这样,他们的生活依然贫困。
每天忙碌,生活陷入死循环。而这种忙碌,反过来又固化这种死循环。
“一万小时定律”在他们身上,并不起作用。恰恰相反,他们越忙越穷,把自己的技能缩窄在一个跑道上。
“一万小时定律”不仅没让他们成为专家,反而捆住他们,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消耗自己。
02
陷入“内卷化”,难道当事人自己不清楚吗?还真未必。
人性使然,每个人想要对自己形成理性的认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猎豹移动CEO傅盛曾经把人的认知状态分成四种: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知道;
不知道自已知道。
而95%的人都处在第一种状态: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
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对自己的能力、认知程度是不明晰的。
当过度的“自以为是”遇到“坎坷不平”以后,往往易陷入迷茫无助的状态。
渐渐地,他们认知停滞,便倾向于画地为牢,陷入“内卷化”。
美籍华裔作家伍诗琦在《无声告白》中写道“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因此,想要破局,先要找到自己,明确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内在的天赋潜能,进而寻求新出路。
比如,今年有近千万的毕业生,如果他们都想去北上广,去特大城市做白领,必然造成“内卷”。
于是,很多人及时转换思路、更换跑道,回到老家乡创业。
开发创新农产品基地,发挥自身技术潜能开发某种专利,最终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
赛道不一样,竞争的维度不一样,人生之路往往越走越宽。
或许有人会质疑小编:这并不是鼓励“逃避竞争”吗?
并非如此,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假如,小明和同学们基本每天放学花一小时就做完了作业,剩下三小时的游戏时间。
小明班的课代表为了好好表现,做了一小时作业后,还花了一小时预习了一下,剩下两小时游戏时间。
老师得知后,鼓励了课代表,并在班级上表扬了他。
第一次月考,大部分同学们从90分进步到了95分,课代表从90分到了100分,到了第一。
这叫竞争。
第二个月,小明班的班长开始每天努力学习两小时,第二次月考,课代表和班长都拿到了第一。
第三个月,课代表开始花了三小时学习,一小时游戏时间。小明也开始努力,不过比较懒,仅花一小时半的时间来学习,两小时半来游戏。
结果,小明、课代表、班长都考了100分,都是第一。
由于都是第一,所以第一不再有价值。
但仔细计算一下,在这当中,小明仅学习了1.5小时,班长学习了2小时,课代表学习了4小时。
这叫“内卷”。
在超过1.5小时后,三个人就已经“内卷化”了。
明明已经达到了目的,但因为某个原因,大家持续消耗时间,使得竞争越来越激烈。
有那些空闲时间,还不如发展个人爱好,广泛汲取课外知识,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水平。
事实上,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在他究竟做了多少有价值的事。
所以,“假把式”的精细、无成果的考究,不等于高级与优秀。
只有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坐标,改变思路、破旧立新,站在更高层次向外突破,才能告别被动式“内卷化”。
03
我们知道,多数的所谓“内卷”,无非是来源于从众心理——
不知道自己的价值,更不知道如何发挥自身的潜能。
想要真正突破“内卷”,除了提升自我认知外,另外一个关键就是拓展更高的格局,进化思维方式。
之前有个词,叫“降维攻击”,是指以高级生物去打低级世界的生物,一打一个准。
举个例子,我们在打游戏的时候,为了通过关卡,有时再怎么出招,再怎么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
这时候,只要通过升级各种进攻武器,用高级的装备去打装备低级的敌人,就能顺利通关。
戏如人生。游戏,反映出的往往是现实。
当我们用低维度的视角去看某个问题的时候,感觉它无法解决。
但当我们站在更高的一个维度去看它,也许就变成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甚至连问题本身也消失了。
就像马车的时代,大家都在寻找更快的马,但当汽车被发明出来后,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有一句谚语: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大体意思就是:是你烙出的饼再大,它也得受锅的限制。
人生就像这张大饼,是否能烙的满意大小,完全取决于那口“锅”,它就是思维方式和格局。
同行业的门店老板,面对电商的冲击,有的人会想:
“都是万恶的淘宝惹的祸,是马云毁掉了实体经济!”
“房租越来越高,营业额还不够付房租,线下店谁做谁赔钱…...”
也有人会想:
“我要去学习一下新零售、O2O、体验经济、社群经济......听说都是能解决这种困境的方法。”
“是否有同行的资源,我要去交流借鉴一下。”
同一件事,思维方式不同,应对方式就会截然不同,结局必然不同。
很喜欢电影《教父》里的一句台词——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人们常说,态度,决定命运。事实上,思维能级,也同样至关重要。
有的人,面对千变万化的世界,自满自足、浅尝辄止。
有的人,保持独立的人格,强化思考与判断是非的能力,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求精进。
时间一久,人生差距自然而然也就拉开了。
所以,“内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身于其中不自知,困于低效的自我重复中,陷入自以为是的认知状态,虚度时光。
只有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进而用思维引导行动,才有机会跳脱出“内卷化”的生活。打破低效模式,避免无效竞争,完成人生破局。
共勉~
作者简介:小牛君,已出版《生活很苦 但你要甜》,公众号:成长思维笔记,欢迎来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