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好正确的思维,明白了可以让自己事半功倍的核心原则后,就是开始行动了,本书的第三部分便是我们在行动中所需要做的内容,即如何做。
一共有七个行为:
行为一:多听——快速长好“外语DNA”
行为二:先认识含义,后明白词
行为三:大胆组合,大量去用
行为四:从核心高频内容开始学起
行为五:找一个好的外语家长
行为六:掌握发音的绝招
行为七:一个盒子两条路(Same Box-Different Path)
虽然有七个行为,但将其解构成四个字就清楚了——听说读写。
这四个字我们应该是听了十几年了吧,但我们却从来没有按照这个思维去完成,从没有去思考过为什么是听说读写,而不是其它的,我们在学校一直等着老师教,而不是主动去学,因为难所以我们安逸现状。
不管是什么语言,听永远是第一关,第一关没过,后面的关卡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我们的大脑要首先熟悉外语的声音规律,才有机会听懂。在熟悉声音的基础上,积累词汇变成一个比较容易完成的任务。
进行大量的听训练,是解决我们耳朵外语过滤问题的解决办法。“泡脑子”和听音乐是两种重要的训练活动。
“泡脑子”的训练可以帮助我们通过外语听力的六个阶段:
1)听得模糊
2)开始听得清楚(外语过滤建立好了)
3)准确预测
4)直接听懂外语的意思(学习外语的目的,首先是要能够直接知道外语是什么意思,不需要翻译,翻译是后续的功夫,你把外语用的完全舒服以后,再开始考虑翻译也不迟。)、
5)跟着唱(意思是你的外语已经熟练到,在听外语内容时,你的大脑自然能提供每一段内容的词组,而这些词组就是你要学习的核心内容。)
6)开口说话
刚开始几星期,我们需要注意力放在外语的节奏和旋律上,好好留意经常出现的轻重声、停顿、快速阶段、慢速阶段。
“获取”自己母语的基本逻辑与核心原理,就是根据一系列不同的信息,先认识到含义,在已经懂含义的基础上,联结声音的标签,因此学会“某某声音代表某某含义”。
我们需要记住:为了学会外语,要先懂得意思,不是为了懂意思要先学会外语。我们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整体环境、已知“获取”未知等途径认识含义。
到这里,我们需要重申并明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在外语沟通的环境里,你的目标不是随时都能记住所有听到的陌生单词或句子。你的目标是利用你所有已经拥有的知识、信息、生活体验等来明白人家与你沟通什么,所有的注意力应该放在明白含义,然后有合适的反应,这也包括点头、挥手等动作沟通你想表达的含义。
明确这些目标概念,必须贯穿我们的外语习得的整个过程。
行为三的内容时,我们要做到的是在,自然“获取”母语的过程,不是先积累很多单词,然后规规矩矩地说话。正确的方法是,用自己会的单词,使其拼凑在一起表达意思。
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具体的方法来解决我们寻找单词的含义,在此,具体不表,不过其中有一个方法需要提到,就是利用括号法找含义。如:(the bicycle track is)between(the road)and (the river).
行为四的核心内容是:先把注意力放在杠杆性的知识,就像考试的时候,先解决容易回答的问题,然后钻入更难的问题一样。需要明白的是,任何领域都有很多细节可以学习,每个领域都有很多细节可以学习,每个领域各有深奥之处,如果要全都学会,需要一定的时间,绝对不可能一下子全会。但是其中只有一部分是核心且关键的内容,当掌握这些之后,就可以说,你已经掌握那个领域的一大半了。
故此,只需要做两件事:首先,要找到使用外语高频词这个理念创造的学习课程资料。其次,从日常场景对话开始学习。
遵守一个原则。外语学习内容贵精不贵多,学习的过程一定要遵守质量第一,数量第二的原则的。一定要先把外语高频词的单词和词组运用自如,这样做要比大量储存单词更有价值。
至于行为五,只需要明白找一个好的外语家长的原则,选择语言家长的时候,不要找想教你的人,一定要找喜欢和你沟通的人,这样才能让你拥有一个有可理解输入和没有批评的良好学习环境。
并且在交流或者我们自己学习时,尽量找同一类鲸鱼或作者的资料进行学习。这个概念在书中称为“狭窄输入”。
行为六是一个重中之重,书中给出了四个小节内容:
1、发音问题来自于面部肌肉和耳朵
2、错误学习方法把发音搞得更糟糕
3、最准确的外语发音练法
4、发音准确后,再练拼写规律
发音不准确的问题,不只是面部肌肉造成的,大脑的听力系统也有份儿。因为你的大脑不习惯外语的一部分声音,所以早期学习的时候,这些声音会听得很模糊。因为听得模糊,所以很难搞清如何把这些声音发得清楚。简单来说,听不见就没法模仿。
这也就是我们需要建立外语过滤系统的原因。
书中提到一个关于外语发音的练习方法,就是看脸说话,意思是模仿外语母语者的面部和口型来练习发音。
至于拼写规律,以英语为例,各种词根词缀已经单词音节拆分,如look的音节——l、oo、k。
最后,我们再次明确目标,我们的学外语的最终是交流,不管是看书还是聊天,本质上都是交流。
我们要完成的程度是,根本不需要经过中文翻译,像我们的母语一样给出一个词或句子,可以直接在我们的大脑联结和形成对应的图片和画面。
所谓的“外语思维”就是这个意思——听到外语,在头脑中看到画面,同时注意到自己的感觉,说话时也是直接从画面和感觉联结到外语。
人对世界的认识和记忆,最主要来源不是文字或语言,更基层的是神经层面的5种感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
人脑主要依赖非语言的信息认识世界,要记住东西,五官的系统要比语言系统强很多倍。
基于这个概念,书中给出了两种练习途径。
1)故意创造和运用画面,第一,要故意把外语的声音和文字,直接联结到你大脑中的基层含义,这些基层含义就是你心中的感觉、听觉、画面等。
2)用比喻找到含义的本质。比喻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常用比喻、新创比喻、冻结比喻。常用比喻用的时间久了,就会导致人们忘记这句话或这个词是比喻的现象,即冻结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