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下午接到河南一热心朋友的咨询朋友孩子的事情,听完她的求助,我心里堵的难受。当一个孩子说:“你们再逼我住宿,我就…………”,爸爸却只是关注了自己的感受:你怎么可以这样说!愤怒控制了他。
我想起之前见过一位心理咨询的朋友做个案时说过,你跟孩子沟通,关注点在孩子的感受。
周煊老师在改变四部曲也强调了理解接纳,表达感受。当你表达理解接纳所有存在时,孩子才会觉得你是安全的,可以信任的,才会打开心门。否则你只有在门外咆哮,点燃火药,于事情的改善无一点正向作用。
昨晚的微课也让我自己有个梳理,有时只是一句话,一句得当的话,就让平时爱调皮捣蛋的,爱吵闹的孩子,变身为一个小大人。
“为什么”带有责问,不允许孩子犯错,带有评判,觉得这些事情不应该发生。
怎么做?自然而然地让孩子开始思考,把焦点放在下一步的行动上。
“不行”用这种直接的方式拒绝,容易引起激烈的冲突;
“原来如此”,暂时接纳了他此刻的想法,孩子感觉有人愿意倾听他的心声,他是被关注的,心里的抗拒就会放下。
借别人来恐吓孩子,对于行为习惯的改变没有任何的益处。改变一定是从爱出发,而不是从恐惧出发。对方感受到你的爱,他才愿意去改变。
正确地指出孩子的错误行为,这可以让孩子找到他可以改变的方向。如果你给孩子贴上了负面的标签,孩子自然而然就成为你所期待的那样。
每次这样的分享也都是在检视我自己,自己过去也犯过很多的错误,所以每一回谈到教育主题,心里总是战战兢兢,因为不经意间就有可能给孩子贴上了负面标签,让孩子得到了一种负面的感受。
深刻感受到爸妈好好学习成长,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