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变得很懒散。应该说自从开始玩游戏后就变得懒散。
《风雨哈佛路》这部电影已经在我手机里存放了好几个月,终于在某个无聊的时刻打开了看。断断续续,分两次,我今天终于看完了。
故事主要讲一个从小生活在贫民窟,父母吸毒,八岁开始乞讨,十七岁开始决定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用毛遂自荐的方式进入了一所高中,用两年的时间学完了四年的课程,最后通过一场面试获得1996年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进入哈佛学习的发生在女孩丽兹身上的真实的故事。
十几年的光阴浓缩成一部一个多小时的电影,其中某些细节必定会比较耐人寻味。但是女孩从厌恶学校到奋力读书的思想转变依旧值得我学习。
电影里有一个情节让我记忆深刻。
课堂上,老师叫丽兹翻开教科书并告诉大家看到了什么?丽兹回答,看到的是单词,是作者的话。老师接着询问,那我们为什么还拿着手上这些其他人的话?丽兹回答,因为一种观点给你一个片面的世界。
这个情节不仅让讨厌读书的我对读书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也让丽兹在一群茫茫然的学生中脱颖而出。
她虽然讨厌学校,甚至一度厌弃上学,但是她却从来没有停止过阅读和学习的步伐。
小时候,她从隔壁邻居手里收到一本从垃圾堆里翻出来的百科全书,她爱不释手,熟读整本书。虽然后来因为搬家而丢掉了,但是她读过的东西都变成了她迈向成功的阶梯。同意她进入高中校读书的老师,不仅是感动于她的声泪俱下,更多的还是因为她的才华啊。
于是我不得不感慨,机会总留给有准备的人,机会也总选择勇敢的人。
她尽其所能地工作,以此无需救济粮票和家里资助;她不分白昼地学习,争分夺秒地刻苦学习;她的住所是在来回乘坐四次的B号线地铁上;她每天最早到学校,最晚离开。
她的每一份坚持最后都给予她丰厚的回报。
所以,当她的好友克瑞斯对她说:"你以为你会成功么?不,那个地方不属于我们,更不会接纳我们"时,她却有足够的自信和勇敢去面试纽约时报的全额奖学金。
丽兹是勇敢的。她有一颗不服输、不安于现状的敢挑战拼搏和反抗的心。她不像她的姐姐,即使喜欢读书,但是因为没有学费就彻底放弃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她也不像克瑞斯,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个贫民窟的小孩,就把自己的自卑锁在角落里慢慢发酵和自暴自弃。
同时,她也是温柔的。虽然她因为父母吸毒而不得不在八岁的时候上街乞讨,但她却未有埋怨和厌恶,一直存留着对母亲的爱和感激。她记得母亲美好的微笑,也记得母亲给过的欢乐时光,即使后来母亲失明,并且精神分裂,最后病死。她依旧只记得母亲给过她的所有的好,并且深深地怀念她。
于是我认为,她在众多申请纽约时报全额奖学金的人群中脱颖而出,不仅仅是因为第一名的成绩,还因为她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结尾,她自信打开大学教室的大门,并坐在里边认真听课。突然想起给予她迈向更高层生活第一步的机会的老师,在带领他们参观哈佛校园时对她说的话:"他们(哈佛校园中来来往往的学生)都是普通人。"
放在生活中,努力不一定会百分百成功,但是越努力就一定会得到一个更好的自己。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