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谈及一个人奋斗与否,比较常见的对比标准是“去不去大城市工作”。在很多人的眼里,能够一直待在大城市工作就是一种光荣的奋斗。的确,大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楼大厦和豪车名驾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足以引起一场观念改革。那里还有无数比自己厉害的人不断崛起,为我们上演逆袭的案例。这是奋斗需要的环境,大城市有足够的理由留下我们。
大城市的传说早在读书年代就深入我们的脑海,成为一种时尚的向往。当毕业以后,我们更是将大城市定为自己以后奋斗的地方。我们坚决地拒绝了故乡的温柔,毅然决然远赴异地,只想要体会大城市那种独特的奋斗感觉。至于什么是奋斗的感觉,我们一无所知,也满不在乎。因为我们常说,年轻,就要去拼。
于是我们毫无畏惧地单枪匹马杀到大城市,路途遥远又如何,君不见满腔热血在沸腾。当我们踏上大城市的土地,顿时笑逐颜开,仰望天空时都有一种深深的快意。我们心中在想,终于来到奋斗的地方了。即便我们倚仗的优势早已被我们的故乡无情拒绝,来到大城市全凭想象中那个未来以及可能奋斗的自己。
现实非常残酷的事实永远不会改变,大城市更是这条定律的忠实拥趸和首席执行官。可是大城市是梦想的延伸承载,我们不可思议地被赋予无畏的勇敢和莫名的执拗,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是老板们不会看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但不甘心。我们从学校的“三好学生”沦落为社会的“三无人员”,没有经验,没有能力,没有人脉。我们的信心难免动摇,焦急地目睹着钱包里的积蓄一天天减少,好像看到残酷现实冷漠的警告,却无能为力。
终于,我们找到一份工作。哪怕专业不对口,哪怕和兴趣无关,哪怕标准跌底线,但我们还是答应了,因为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奋斗的感觉。我们以为的“奋斗”,其实就是在大城市找到一份工作。只要不违法,就会欣然接受,并且引以为奋斗。
我们每天都要匆匆吃过难咽的早餐,跑着去挤一两个小时的地铁,还要再走很长一段路,才终于来到相隔宿舍两个区距离的公司。不过我们却很享受这个过程,因为这有种奋斗的感觉,完全不像故乡那种枯燥乏味的工厂住宿生活。大城市中心区域的繁华让我们十分欢乐,车水马龙或者华灯璀璨,满足着我们内心的小世界。我们连走起路来都是神采奕奕,有说不出的兴奋。就算天降BOSS级巨寒,我们也能靠一身正气来保暖。
“奋斗”的感觉的确很鼓舞人心,但是奋斗的根本并非如此。我们自以为在大城市找到工作就是奋斗的结束,其实那只是奋斗的一个假象,甚至连开始都算不上,结果很大可能还会南辕北辙。工作只是我们奋斗的一种载体,并不是奋斗的过程。真正的奋斗,是自始至终都能把现在和未来联系在一起。即使是关联度比较低的工作,也能联系前途。
让我们好好想想我们的工作究竟是在干什么?不需要转动脑筋只是简单运用以前保留下来的知识就算完成任务?胡乱在网络海搜一些别人的文章不加修改复制粘贴重复每一天?空闲的时候逛逛淘宝看看视频刷刷新闻发发消息来琢磨自己的无聊?虽然并非一切看不到前途的工作都不是奋斗,但我们的表现实在无法将这个理论实践在自己身上。我们一边渴望在大城市活出个模样,一边却没有做出半点和奋斗相关的努力。
说到底,我们还是不敢变化,就想赖在一份用时间和劳力换取金钱的工作上混日子,然后按照别人的生活轨迹结婚生子,默认碌碌无为走人生。只有当看到朋友圈里谁谁谁实现了某个当年被嘲笑的梦想,或者走在路上被一辆做梦都想要的豪车惊吓时,我们才会记起自己来到大城市的目的:总有一天,我也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不一会儿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的时候,我们却若无其事地打开下载软件,用一部刚刚上映的电影,来继续昨天的生活。
既然待在大城市,又为什么要去干那些在故乡就能够轻松做到的事情呢?
现实是不会告诉我们:每一个奋斗的人生应该干什么,吃多少苦,要受怎么残酷的磨难。可是我们却相信自己早已饱经沧桑,深知成功的奥秘,因为网络上流传的心灵鸡汤就是这样写的。我们说自己每天都会阅读,但知识全来源于别人的道听途说。我们对未来很乐观,一条段子可以横扫饥饿,做回自己。我们时常因为身在大城市而感到自豪,总是期待公司的聚会,来一次潇洒的醉生梦死。我们喜欢这种“在大城市奋斗”的感觉,哪怕那只是一个悲凉的谎言。
我们等待下班。
我们渴望放假。
我们忘记吃饭是为了再玩一局游戏。
我们推迟完成目标就是想睡多一个小时。
我们下班后赶回宿舍,打开电灯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跳到电脑前刷微博。
我们在KTV里声嘶力竭地吼着耳熟能详的励志歌曲,只是为了吸引新来的美女同事。
我们告诉自己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然后把这句话发到朋友圈中,然后继续看肥皂剧。
我们在接到任务以后只想把它尽快完成,从来没有想过事情究竟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帮助。
没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奋斗生活”的真实写照,好像一张没有经过加工的素颜照片。虽然我们没有发现也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但生活已经给出该有的答案——我们一无所有。真正的奋斗,可远不止简单去做一份工作那么简单。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到大城市工作就是在奋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