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更加科学地读经呢?一直是我们探究的问题。
不少读经爱好者基于实践,有人总结出了137累积式读经,我们不妨有所借鉴:
“1” 就是每天至少读一遍,最多7遍;一样约十分钟,不超过十分钟;
“3” 就是一天可以选择读三样,最多读7样;如同时读《论语》、《易经》、《老子》;
“7” 就是指连续7天重复相同的内容。如从星期一到星期日重复读《论语》、《易经》、《老子》里相同的内容。不管孩子熟记不熟记,背诵不背诵,读完7天就进入下周学习。如此,孩子两年左右就可以熟记甚至背诵《论语》,《大学》,《易经》,《中庸》,《道德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笠翁对韵》等将近十多部经典。
学习的量呢,累积法主张一天的学习量为400字左右。不过学习量是一个参考值,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学习阶段,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可以灵活掌握。
学习时间:采用离散教学的原则,一次学习时间约十分钟,一天二、三次,每天学习时间约为半小时。
具体说这种方式具有三个原则:
1、简易性原则,
2、周期性原则(即累积性原则)
3、类比性原则(重点掌握多样性原则)
第一条原则:简易性原则。
理论根据是出自《易经-系辞传》的两段话:“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和“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只有容易的,才能亲近,才能长久,才成就成功业,才能实现自己的生命理想,才能成就功业,大道至简。简易性原则是判别各种事物优劣的终极原则,我们的教育方法,累积式教育方法,提倡的就是简单。让孩子读经典,每天读一段,不作解释,不求理解,读过就行,就像吃饭,我们从来不要求背诵,吃饭如何消化,也不需要我们自己去管,吃饭,多简单的事,读经也如此,不背,不理解,会有用吗?相信经典就可以了,我们人脑自然有消化功能,会把学习到的知识,转化成智慧,我们读经,是不容易的,为什么要去掉这么多复杂的东西,目的就是让大家没有压力,能够坚持,有功则可久,可久则贤从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圣人也从不做大事,都是做简单,容易的事,所以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善于利用简易性原则,去判断各种事物,体现在教育学上,现在各种教育方法层出不穷,此说如此好,彼说那样行,家长很辛苦,很难选择听谁的,应用一下简易性原则,就容易做出自己的判断。不管说得再好,如果你根本就做不到,复杂,昂贵,那一定不是科学的正确的教育方法。
遵守简易性原则,不追求复杂,重在简单地坚持,因此才能够到现在,还在一以贯之,持之不懈地读经,录音,包括推广经典教育,我们把我们对简易性原则的理解,编写进我们的读经教材之中,相信已经有很多家长,喜欢上了我们这种简约的风格。
生活也如此,当我们与孩子过着简单的生活,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是不能言喻的.尤其在当今丰足安逸的生活条件下.衣服是否简单了?饮食是否简单了?出行的带的食品是否简单了?喝的是否是最简单的白开水?如此等等……都值得我们深思。唯其简易,方成久远。
简易,是真正的科学,是事物的本来面目,是成就一切功业的基础,唯其简易,方成久远。
第二条原则,周期性原则,或称累积法原则。
每天读10遍,每次读100-200字左右孩子一个星期就熟读了。周期性原则,根据是易经-复卦“彖辞: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教育上,很多家长没有适应,不是孩子的问题,是家长的问题。
简易,坚持,目的就是累积,量变而质变,累积性原则,同样是万事万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在医学里,我们知道有一句话,叫医易同源,因此,统观每个领域,只有中医,应用了,七日来复的原理,中医治病,就是七日一疗程,七的重要性,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以观察到,一周也7日,周,这个字,本意是反复,周而复始,但是,周本身,就是七日,其中难道没有天意?自然界的光,由七色组成,地球上水的面积,是70%,人身上的水重量,也是70%,就连我们最重要的器官,头上,我们数一数,有几窍?孩子自受孕之日起,在娘胎里,是七日一变化,经38周,完成十月怀胎,始而为人,现代记忆学经过研究,也证明,七就是最佳记忆基数,六是不足,八是过之,从此我们也应该感叹,古人的传大,几千年前就提出这样的论断。而我们到现在对七的认识也依然不足,我们去学校了解一下,有几个老师是明白用七之道的呢,可以说百分之一百不了解,所有的教育专家,也从来没有人提出过,重视用七。
所以大家只要遵守七日来复的周期,能够灵活掌握,就会体会到其威力,七日来复,是体现累积效应的最佳方式,而累积效应,也是自然规律,万事万物,哪个不是累积生变。
《易经-系辞下传》“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易经-坤卦第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
《易经-升卦第四十六》“《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聚沙成塔”。这些都详细介绍了累积的原则,老子中同样有相关的内容,《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认识到累积性原则,就不要担心,自己的努力不会有结果,我们能够在正确的原理指导下,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有效果。不要好高鹜远,小事不做,大事不来,这是没错,现在很多人都是小事不铸,大事又做不成。
第三条原则,类比性原则,
什么叫类比?与什么类比?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第一句话,很多人都会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道不过是阴阳而已;道,不同的人见了,理解完全不同,能够应用的人,乃为善,能够因此成就功业,不过是顺应本性而已。接下来一句,“百姓日用而不知”道在何处?答案就在这里,道就在百姓日用之间,生活中处处是道,但是换一个领域,百姓就不会应用,所以说百姓日用而不知,因此,在教育上,我们遇到问题,就从生活中找答案,这就是类比性。
137累积学习法
“1”就是每天读一遍,一遍约十分钟,不超过十分钟。各位能做到吗?让你的孩子在家里读十分钟书,要求各位陪自己的孩子读十分钟书,大家能做得到吗?都做得到,很好。
“3”是每天读三样,这是我们遵守生活的一个规律,是从生活中悟到的。大家想一下,我们吃饭有哪一餐少了三个菜?一餐可以,假设让你十天都吃一个菜,你吃得下吗?或者十天都吃同一个菜,你吃得下吗?肯定吃不下的。那我们读书如果天天这么读,十天读一本书,而且不读完这本书就不读第二本书,这是不是正确的学习习惯呢?我们大部分人长期就是这么学习的。我们一天最少读三样,很轻松。我们每周的读经示范班也在不断地做实验,到我们这里读经的孩子,每周都有几十人,小孩子有二岁的,也有十岁的。我们是读七样,一样约十分钟,所以七样是读一个多小时,连两岁的孩子都能读下来,没有一个人是读不下来的。一本书快要不想读的时候,结果已经读完了,马上换一本来读,这样小孩的兴趣马上又有了。反过来,如果一个多小时只读一本书,估计很多孩子都适应不了。生活的规律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如果没有这个多样性,想一年学完真的是不太可能的。
另外怎么解决这个记忆的问题?所以我们后面这个“7”起了很大的作用。
“7”就是遵守七日来复的道理。易经复卦第二十四卦:“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告诉我们天地运行的规律,是七天一个反复,所以我们现在上班是七天一个周期,假设你不愿意,偏偏要八天一个周期,大家可以去试一下,看能不能行得通,不能这样的。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一个领域是知道用七的,就是中医。各位看过中医没有?一个慢性病要开很多药,多少天一个疗程?假设一个医生开的是八天,不是七天,告诉你这个药不能吃。开六天同样也不能吃。这说明这个医生不懂中医,医易同源,所以中医知道用七的道理,所以开药一般都是开七天的(具体的情况有经验的中医可能会根据观察进行调整,但基本的原则是七日来复。)七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表现。比如我们头上是有七个孔,叫做七窍。我们的身高是头高的七倍。我们身上水分占70%,我们是小宇宙。地球的水面积也是70%,这个大家也是知道的,对不对?所以七在天地里面有着相当多的表现。包括我们现在看的这个日光灯也是7种颜色组成。
“137学习法”中间是3,所以是有三个线程的学习。
第一个线程就是学这些“经”,《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孝经》,这是经类的。
第二个线程是学“典”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一类,难度也是介于中间。
第三个线程是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成语接龙》+《诗词启蒙》+《文学启蒙》这一类的,装修类的,比较基础的。
遵守这三个线程,用两年时间可以学得非常扎实,如果担心时间不够,可以学三年,第三年巩固,是可以学得非常好的。这是一套系统的教育计划,假设没有这一套计划,可能十年都学不完这么多东西。
使用累积法读易经
第一个原则是只读原文,不要读解释。《易经》原文二万四千字,一般有人领读的话要六个小时,熟悉后,自己读的话要三个小时,我们很多人买过《易经》啊,买了易经的人,99%一辈子读不完一遍,什么原因?就是没有坚持只读原文的原则。
第二个原则是不求理解的原则,暂时别管理解的事,
第三个原则是以正音识字为入门。因为很多字不认识,你要有一套东西帮助你认字,要正音识字,入了门才能往下读。读到什么状态算可以了呢?读到你喜欢为止,什么时候会喜欢我们也给大家一个尺度。第一是要消除陌生感,先拿《易经》读十遍以上,消除陌生感。读到三十遍以上的,没有一个人说不喜欢《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