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书?这是一个很宽泛的问题,取决于许多因素:个人需要、场地、时间、难易程度等等。今年暑期的“啃读”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一个特殊的生命历程,明白很多读书的意义,将会永久地影响着我以后的读书路径。
从拿着一本不知所云的生书,走进共读,是有期待的,期待着自己的认知重组,能洞悉其中奥妙;又是不安的,恐怕自己的思维难以与同伴同频行进。就这样,带着复杂的心情开始了共读之旅。七天的共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我的理解有以下几个关键词:
领读、聆听、导读、批注、整理、环境、意义
领读,让我明白了听读的意义。突然想到一本书《朗读者》,理解听读对人的深刻含义。就如郝老师说的那样,聆听比演说更重要。领读是需要技巧和高度的,轮到自己领读的时候,我总是不能专注于文本,而是担心着字音、声调、语调的问题,越是想要读出感觉,越是反复,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其实,这个过程有一个是反向的自我“暗示”,我朗读水平差,可能会出现错误,既而就会分散集中力,不是关注读,而是一个读之外的评价(担心读的是否有误)。
聆听,学会聆听,将是人生一项了不起的技能。有人说人有两只耳朵,一张嘴巴,就是为了让我们多听少说。实际上也的确是这样的,这次共读,真正体会其中含义。当他人领读时,我们一定要心无旁骛,跟着朗读者的节奏,置身于文本情景之中,则会领悟字里行间的意义。必要时,还可以写上自己的困惑或者理解。这样可以有助于文本的理解。遗憾的是,有时候一旦节奏不对,就会思维断片,游离于文本之外。在大家研讨中,我们学会辨析什么是核心观点,什么是片面理解,无论是哪种观点,都能对自己的理解产生作用。但是,别人的发言,一定要与自己的理解联结,否则听则无效。
导读,让人豁然开朗,但是导读者一定俱备更高一层次的理解和积淀,也就是根基要厚。导读者既能深入浅出解释疑难点,又能提出启发心智的问题。郝老师就是这样,聆听着他的剖析,我在想:需要读多少书才能俱备如此大的能量?经由他的导读和提问,我们会顿悟杜威,领会杜威的话。导读者的整体框架意识,知识融会贯通能力,提问的技巧,启发倾听者思考动机的智慧,都是有要求的,否则就不能让倾听者有更深刻的理解。
批注,阅读中的批注非常重要。当我们初读时,听读中,聆听导读中,都要做批注,但是批注的内容不一样。为了给再读时一些帮助理解的依据,批注的形式也有区别。对于一般的问题,我会在旁边画一个“?”,若是觉得比较重要的问题,则会画两个甚至三个“?” ;比较重要的观点,我会用下划线、曲线、小括号、中括号标注;对于有联系的的段落,我会用大括号、剪头等标识;郝老师的解释,我会记在相应的段落,用双箭头作指示;必要时,用便利贴做补充;为了显示主次,突出重点,则使用双色笔。总之,好的批注对我们后期的梳理提供脚手架。
整理,读书一定要反思整理。只读不写,收获减半。读写融合,也是经验改造的最佳途径。在这次共读中,马增信老师建议我们写反思,我坚持每天写,结合着自己的工作实践写。其实这也是读书的消化吸收,知识迁移的过程。我们在整理过程中,一定结合工作实际,与我们当下的教学工作打通,这样的整理才能产生意义。否则,如果是云如作者,只是信息的堆积或是知识的重现,这些,都不是智慧。真正的书写,定会促进心智的发展。
环境,若是以前,我还不觉得“环境”的重要性,是因为自己没有体会到什么是读书的环境。这次共读,有新网师执行院长郝老师主持引领,他是我们建构如何读书的环境;有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文本,它是我们 “啃” 读的环境;有来自新网师优秀的讲师、专家代表,他们是我们沉浸读书、学会思考的环境;有汝阳实小温暖的校园,是我们心静如水别无牵挂的环境;当然还有自己读书的执念,是我们坚持读下去的环境。无论做什么,环境的重要性,都不容忽视。
意义,任何事物,都有它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杜威说教育无目的,因为教育就是目的。同理,读书无目的,因为读书就是目的。但是,如何把读书的价值与意义扩大化,则是本次共读后的思考。杜威的思辨方式,《民主主义与教育》的理论观点,共读时的认知重构等等,都是我们思考的原点。共读的活动结束则是其意义的开始,不做心动者,做一个行动者,因为行动就是意义!
感恩遇见,遇见新网师,遇见郝老师,遇见尺码相同的伙伴,遇见共读,遇见杜威,遇见思考路上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