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符号漫谈]
今天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现代化的环境中,我们按照日历计算年龄,按照星期工作和娱乐,按照时钟安排作息,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历法,没有星期,没有时间会怎样?那一定是一团混乱!几千年前的古人们就是在混乱中生存的。
没有时间,最大的问题可能是农作物种植,误了种植期,直接导致减产或绝收,那可是会影响到部族生存的!于是,先人们通过长期观察,依照月亮圆缺规律制定出月亮历法(阴历),再通过长期观察与实践,依照太阳与气候的规律制定出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炼出来的农事历法。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秦汉年间才完整提出二十四节气。从此,生活在中华大地特别是中原地区的人们依照二十四节气安排生产与生活,一直延续到近代。
关于农历的闰月,很多年轻人都弄不清楚,简单说来就是“太阳历”和“月亮历”的差别。阳历的一年约是365天,农历的一年约是354天,如果不在农历中加上闰月,那么,农历纪年与实际的物候气象就越差越远。先人们为什么依照月亮而不是太阳来制定历法呢?答案很简单,观察月亮比观察太阳容易得多!
当现代人审视二十四节气时发现,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不固定的,但在阳历中反而相对固定,这让我们悟到,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反倒不是依照月亮而是依照物候气象规律制定的,因而它更加合乎实际,也就对实际生活生产更具有指导性。
千百年来,我们这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的百姓们依照二十四节气生活,并根据当地的物候状况,创造了许多童谣。
立春:东风解冻鱼上冰:雨水:草木萌动鸿雁来
惊蛰:轻雷隐隐桃始华:春分:芽茶播种燕飞舞
清明:细雨放飞柳飘絮:谷雨:雨生百谷春盎然
立夏:桑枣灌溉遍地谷:小满:蚕丝畜养麦起身
芒种:收割播种鹭助兴;夏至:棉花现蕾照眼明
小暑:知了风轻汗如雨;大暑:骤雨孕育赏红莲……
节气是节与气的合称,每月两个节气,月首的叫“节”,月中叫“气”。相对于公历,上半年的“节”在6日,“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在8日,气在23日(误差在一两天之间)。
二十四节气分为四类。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象征温度变化的: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反映降水量的:
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
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这种分类有的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有的是反映了四季的开始,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现象,实质上反映出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节气命名的用词也很讲究,如用“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用“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极致;用“分”表示平分了春秋和昼夜长短相等。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等方面变化规律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时代已经进入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有了网络和移动通讯的便利,早已不需要再用二十四节气来指导生活。但它做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我们仍为古代先人的智慧与创造力深感骄傲!
惠灵顿雅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