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看北京青年,一部也算是沉淀了一段时间的剧,没看之前是充满期待的,毕竟那么多好评,看了十集却有点看不下去了,有点......幼稚(没加引号)
这部片子说到80后,用剧里的台词:他们是最尴尬的一代。他们上小学的时候大学不要钱;他们上大学的时候小学不要钱;他们高学历,求个职却比谁都难;他们工作了,房子却也不包分配了......
而我是个90后,不想太多的形容,三个字足矣:傅园慧。
同样的,高学历,生活技能却不够,我想说的生活技能不是自立能力,而是稍微抽象点的概念,举个栗子:
北京青年里的何东放弃公务员的工作,何西放弃骨科医生的工作,去寻找自己想要的不一样的生活,他们这不就是去寻找那个所谓的生活技能。
现在想想,大家为什么喜欢看这部剧——一篇散文受欢迎是因为它用最简单的文字说出了读者想说却难以表达的话,一部剧受欢迎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它用剧情展现了观众想过却无法真正经历的生活。北京青年就是如此,权筝去相亲时问对方对现在的日子满不满意,想不想换种活法,对方的回答可能是大多数人的想法:有些事,想想就够了,没人真正放得下。
而90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比80后更放得下的群体。更坦率、更自由离不开更坚实的家庭经济基础,也离不开更宽松的家庭教育。
有时感觉自己有点像何西,对现状很适应也很满足,因为过着自己选择、家长又满意的生活。
剧还没看完,日子也才刚刚过到20岁,波澜不惊的生活来点小风小雨,这大概就是我想要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