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立冬· 特辑丨
今日立冬。《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
关于冬,
人们总是有着太多的期许与想象。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
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似乎冬的脚步一到,
人也变得柔软起来,
冬日的晨光来得晚,
我们与被窝的依恋似乎也格外缠绵。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诗仙李白同我们一样,
在立冬时节也是如此慵懒而闲适,
温壶好酒,躲在被窝,
看看书籍,做做冬日阳光下的白日梦!
1、万物收藏,为四时打个结
同立秋一样,
在古代,立冬也是个重要的时空节点。
《说文解字》中写到:「冬,四时尽也。」
冬的本义便是终结,
它其实是先民结绳记事的绳结,
人们在线的两端都打上结,就是冬的形象。
天子在这一天也要穿上冬衣,
同他的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
此时,
真是不可贪享寒凉、追求瘦之美,
是时候添衣护敛阳气了。
「冬者,天地闭藏,水冰地坼。」
自然界阴盛阳衰,
万物都潜藏阳气,
以待来春。
农谚的三候
便是自然对我们的美好告知——
一候水始冰:
《周易》「履霜坚冰,阴始凝也。
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
在黄河流域,
水面上开始出现很薄且不坚实的冰。
二候地始冻:
立冬之后五日,地始冻。
冰壮曰「冻」,地冻为凝结,
「霭霭野浮阳,晖晖水披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土气凝寒,未至于坼。」
快来天寒地冻的说法不假。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再五日雉入大水为蜃,
这其实是与「雀入大水为蛤」相对应的。
《本草纲目》中提到:
「车螯,是大蛤,一名蜃,
能吐气为楼台,
又尝闻海旁蜃气成楼垣。」
立冬后,
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
而海边却可以看到与野鸡的线条
及颜色相似的大蛤。
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而这海市蜃楼便是大蛤(即蜃)吐气而成。
万物都开始收藏蓄养,
人在此时,
也应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
正如《素问·四季调神大论》曰:
「冬三月,无扰乎阳,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坚持「见到太阳再出门」是个不错的选择哦。
2、秋冬相交,进补好时节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冬季可谓是进补的好时机。
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说到:
「……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
这个时候,
真是不可贪图一时生冷之快,
应该适时食用一些滋阴潜阳,
热量较高的食物。
/ 又一个饺子节到了! /
在咱中国,
吃饺子的节日真是不少,
但立冬和冬至算是其中最为知名的了。
老北京人说:「立冬补冬,不补嘴空。」
这补冬的规矩便是吃水饺。
饺子两边翘翘,中间圆鼓鼓,
看起来就像是人的耳朵,
所以这饺子也叫「娇耳」。
因此一句「立冬不端饺子碗,
冻掉耳朵没人管」,
便为吃货们吃饺子提供了最好的理由。
关于饺子,
还有「交子之时」之说,
立冬是秋与冬相交的日子,
所以「交子」之时,这饺子不能不吃。
如今,
依旧忘不了每次与家人朋友
一起包饺子的时光,
大家借着饺子之缘,欢聚一堂,
调侃人情,述说心意,皆是乐事。
/ 立冬的鸡鸭鱼肉不可少 /
北方人们沉浸在饺子节的欢乐之中时,
南方小伙伴们,
则开启他们鸡鸭鱼肉的进补之旅。
在台湾,
立冬这一天,
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等
餐厅都是人满为患啊。
许多家自己也会炖麻油鸡、
四物鸡来补充能量抵抗寒冷。
立冬,
还有着「北吃饺子南吃鸭」的说法。
萝卜老鸭煲
便是这天在南方经常现身的滋补佳品。
醇厚香浓的滋味,温暖身心,开胃健脾。
/「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
老南京有句谚语,
「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
葱,味辛、辣,性温,
能发散让人出汗,
使体内郁滞不通的阳气随着汗液排出,
阳气运行便通畅了,
病邪也就随汗被驱除了。
所以一到立冬,
老南京人就特别讲究吃生葱,
这样不仅能抵抗南京冬季湿寒,
还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但南京人吃起生葱,
并远没有那么豪爽潇洒。
立冬时节,
人们一般会把绿白相间、
剁碎的葱末放在小碟子里,
再加点香醋、香油,
拿其他食物伴着吃,
爽口却不至于辛辣,温润身心,
也算冬日美味哇。
风/物/时/刻
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关于这个冬天,你有哪些冬日计划?
来跟风物君说说吧!
文丨林间小住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