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意就好。
既然不知道未来怎样是最好的,那至少先把现在这一刻过好。都不要纠结,不要拧巴,不要想太多,这一刻能踏踏实实地过下去,就已经是莫大的福分了。
——这句话的主语,既包括家长,也包括孩子。当然,听得懂这句话的,主要还是大人。
所以这个理念首先是要家长身体力行:做父母的,没必要迁就孩子,也没必要委屈孩子。
心理学工作者的育儿观学心理学的人养小孩会有什么不同吗?
心理学有很多不同的分支,我是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学到过很多童年经历和教养方面的理论,说说我的看法。学习其他门类心理学的人,看法可能又有所不同:
首先,关于必须和不能做的:我认为得是一些久经检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才配得上「必须」和「不能」这么严重的字眼。
我现在有个习惯,第一堂课讲心理咨询时,就正告学生:在心理学的领域,到目前为止,叫定律(law)的,我只知道韦伯-费希纳定律一个,并且跟心理咨询毫不相干。别的,包括你们教材上的一段段黑体字的考点,都只能说是理论,甚至是假说。理论和假说是什么呢?就是听上去有理,但其实不够硬气,搞不好哪天就推翻的东西。
理所当然的推论就是:允许有不同的,甚至对立的理论同时存在。
落实到育儿这件事上,最有把握的教条其实早已深入人心:必须保障孩子的生理需求,不能虐待(注意是虐待而不是惩罚),不能抛弃,这些都与常识无异。
其次,有的儿童心理学家大量观察儿童的行为特点,总结出一套规律。这些规律总体上经验性的成分居多,例如发现蹲下对孩子说话比站着说效果更好,近距离比远距离更好,有肢体接触比无肢体接触更好,等等。
行为学家将它进一步总结成理论,开发出具有操作性的「方案」。
这些方案的推广过程,通常会有商业因素的参与,有时不免会有夸大和过度解释(起码在国内是这样)。
但就它们的设计初衷,和经过实证检验的部分而言,都只能聚焦于短期行为的改变和优化,比如减少养育过程中的冲突,提高家庭沟通的效率,等等,但我从来没听说过有方案可以预测「十年二十年后,这个孩子能否成功或幸福」。
为什么不可能?因为方法论远远没发展到那一步。二十年的纵向数据很难积累不说,就算积累了也没法得出因果性的结论,因为混淆变量实在是……
这个稍微受过科研训练的人都明白,一个孩子的成长要受到多少变量的影响?他小时候被骂,长大以后自卑。你就能说一定是被骂导致的自卑?
而现在很多父母的担心,恰恰是「十年二十年后」。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焦虑,我觉得一方面是来自于对自身成长经历的反思,发现如今的问题都来自于早年,说白了就是父母的错(请看豆瓣的父母皆祸害小组)。
很多心理治疗学派也从早年着眼,最突出的当属精神分析和家庭治疗,但还远不止这两家。
说起来,这种思路从逻辑本身并没有错,毕竟说到底,现在的问题肯定和过去的经历有关——但我要强调的是另一方面。
很多人据此引申出一个推论,在我看来,这才是育儿经在今天大行其道的根源:既然我今天的问题源于当年父母的错,那么我作为父母只要不犯或少犯错,就能培养出一个没有或少有「问题」的——或者说,成功或幸福的——孩子来!
在我学习心理治疗之初,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我也希望为将来的孩子创造更完善的成长环境。后来我慢慢就不再思考这些问题,觉得很无所谓。
前面说过了,理论方面存在争议,包括对同样的结果存在不同的解读,在心理学领域里都是很正常的事(我们苦逼地看一辈子文献就是在看这个)。
如果这时候有年轻的父母追着我,问我要一句确定的建议,我多半会很不耐烦。但是直到我自己有了孩子,我才能更好地理解那些家长的焦虑。
第一次带孩子的过程,无比迷惑。我会遇到各种搞不定的问题,也经常反思自己的做法。有时觉得哪里做得不对,懊恼内疚和担心,也是难免的情况。一句话,就是患得患失。人在脆弱的时候,确实会忍不住期盼一劳永逸的解脱。
有一天,看到一位师兄在微博上宣传某种育儿理念,效果如何神奇,带出了特别乖巧听话的宝宝,一家人都特别欣慰云云。那时我的脑子里也会闪出念头:如果我也那样做,会不会也能避免许多现有的麻烦?这个念头,一闪而逝,我当然知道它是虚妄的。但我也要承认,那一瞬间它带有巨大的诱惑力,几乎让我心神动摇。这种诱惑,有点接近于某种信仰上的皈依,用动情的,坚实的许诺引动我们内心深处的不安:看啊,你们这些心力交瘁的可怜人,在育儿路上走得多么彷徨。赶快承认自己的无知,匍匐在心理学理论的脚下吧,现代科学可以应许你一个最完善的孩子……
抛开这些理论的对错不谈,这种寄希望于某种确定方式回避焦虑的冲动,是值得注意的。注意的意思是说,这种冲动可以理解,但不见得合适。它也许将我们带向福地,但也可能会将我们置身于未经确证的风险。
我现在经常收到别人求助的信。每次有父母问我,小孩子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那种情况怎么办,我都只能含糊其辞地回答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时候提问者会不满:这跟没说有什么区别?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啊。
问题就在于:生活中事事都存在完美的解决之道么?一条定律,一套准则,照章执行就足以避免一切麻烦?你相信这样轻巧的人生?恐怕每个人都不得不承认,总有些麻烦是不好解决,甚至无法解决的,这让我们焦虑,悔恨,手足无措,满心不安。但这,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当然,这是很难接受的,谁都不愿和这些情绪相处。有时候,深信不疑地跟从一派理念,大概可以活得更笃定。
只是对我来说,因为知道这些理论都不靠谱,似乎已经不存在皈依的可能。所以到后来,我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想法,这个想法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适意就好。意思是说,既然不知道未来怎样是最好的,那至少先把现在这一刻过好。都不要纠结,不要拧巴,不要想太多,这一刻能踏踏实实地过下去,就已经是莫大的福分了——这句话的主语,既包括家长,也包括孩子。当然,听得懂这句话的,主要还是大人。所以这个理念首先是要家长身体力行:做父母的,没必要迁就孩子,也没必要委屈孩子。
当然,这需要淡定。刚觉得这句话有道理,三分钟后又被别的念头给带跑了,这就是不够淡定——比如,发现孩子没有照着育儿经上的规律成长,忍不住忧心如焚:这样下去,以后考不上清华北大的呀!
我想,心理学工作者在这方面最大的优势,可能就在于「不会被任何育儿经唬住」了。
这份淡定让我能把握住适意的分寸,这在我看来特别宝贵。而且这份淡定是学不来的。即便看了这篇答案的你们,也不见得愿意或者能够做到这么淡定。
说说我的孩子吧。我家闺女现在一岁半(最初写答案的时候),目前看来性格相当顽劣,黏人又怕生,又任性,稍不顺意就咔咔大闹,人送外号「咔咔公主」,从来没有对任何除了吃以外的事物表现出特别的专注和兴趣……但是我和孩子妈妈都很淡定。我们有时会宠着她,只是因为我们发自内心地不想看到她失望,而不是因为育儿经说「无条件积极关注」,有时会拒绝她,只是因为我们能力有限,没法满足她的需要,而不是因为育儿经说要「设置合理的边界」。我们带她去过婴儿游泳,去过早教班,也只是为了尝试一些新活动,而不是因为育儿经说「有助于智力开发」,她不感兴趣,然后我们就退出了。我们也会累也会烦,也会让她受委屈受惊吓。当然,气消了我们心疼她的感受,所以我们会道歉。我们不觉得这家伙会表现出什么不一样……前面也说了,她性格不怎么好,也丝毫没有早慧的征兆,学会说话走路都偏晚。同月龄的小孩都会背唐诗了,这位姑娘还停留在叠音词的地步,估计将来学习也就那样吧。反正清华北大我都见识过了,也不需要她再考一次……她跟我俩的关系很好,这倒是比别的小孩稍明显些,有什么好吃的都记得先给我俩吃(没人教她),常对我们搞一些恶作剧也不害怕,如果是我们跟她商量事情她也会比较合作。但这也没什么,因为迟早也是要叛逆,要分开的。总体上就是没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小不点一个,优点和缺点都不少,肯定会有很多她自己的问题,免不了要吃苦也免不了要难过,很可能也会在豆瓣上哭诉,是父母祸害了她……但这些都是以后的事了,现在也愁不来。
硬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话,在大部分的年轻父母都孜孜以求孩子变得「不一样」的今天,这种平凡的小姑娘反倒是真的「不一样」吧。不过这其实都无所谓。因为,我们跟她在一起的日子,虽然吵吵闹闹乱七八糟,但真的是很适意。我要说的就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