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学习的,依旧是崔永漷教授的《有效教学》。我刚毕业参加工作,并没有多少教学教学经验,不敢对所获新知识进行过于大胆的谈论,只能通过浅层地阅读来学习前辈的一些观点,尽可能加以吸收内化,整理成笔记。
在往深里“吃”书的时候,我跟着其思路一步步深入思考着,什么是教学?崔教授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为避免枯燥,我想用“聊”的方式跟各位做一点浅陋的分享。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和学在理性思维中是可以分开的,教学应该由这两个活动构成。实践中的教学活动必须从这两个方面来认识和研究,否则无法深入的分析。自然地,“教”的研究就落在了我们的身上,我想了很久,觉得其实针对“教”无外乎两个问题:一是怎么教的有效,二是怎么教的好。
我刚刚毕业就进入教研室,并没有多少教学的经验不敢对这两个问题做自己的看法,只能通过读书来学习别的前辈的一些观点,加以吸收内化,崔教授在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我觉得这种东西其实真的看起来挺枯燥的,所以我想用一种“聊”的方式给各位老师们分享分享崔教授的理论。
试问,咱们在做事的时候习惯怎么样?无非是先找个目标,定个计划,实施的过程再随机应变,最终达到目的。教学呢?其实以我不成熟的看法,教学和我们做事是一模一样的,崔教授也提出,要想教的有效,第一步就是确定个“学生的学习目标”。定目标要考虑到课标,还要在三维目标框架下确定侧重点。崔教授提出“目标具体化”这个概念,也就是根据课标、教材、学生、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学习目标。这都是理论性的东西,到底该怎么实施?一、找课标中的关键词,也就是名词,别去看那些华丽的修饰词,就看核心的概念!!二、剖析关键词。三、为了方便之后的研究,将其画成一个图。
拿我曾经参与过的一个物理教学来举个例子,“质子”一词含金量之高是其他名词不能比的,而质子这一概念又在高中第一节就出现,我就针对“质子”进行剖析,分解出如下几个词,质子的含义;学生为什么要掌握质子;其真正考察的能力。可以说质子的学习将给学生打下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因为它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抽象模型。可以说非常难以理解,这是我们更应该根据理论上确定出来的步骤具体操作:将分出的词逐一考虑备课,设计相应的教学计划,严格执行,同时考虑到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突发问题,避免计划和实施“两张皮”,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为确保教学的完整性,在确定了目标后,要设计与之相匹配的评价。还要设计学习活动,比如考试、测验。我这里简单的说说我对于命题的看法。我觉得,一个老师如果真的很厉害的话,他一定会是个命题高手。一个命题高手,需要深入探究学习目标,根据目标去编写题目,常言道:“万变不离其宗”、“材料在书外,知识在书内”。题目创作的知识源泉不能脱离课本。情境再新,试题再怪,都不能将考查的知识目标游离于课本之外,否则,即为超纲。因此试题创作不能一味求新、求怪、求偏、求难,最好让学生似曾相识而又感陌生,考查的知识点与材料应结合自然而不能太牵强。不过参与的命题设计多了,就会发现一般命题并不是很困难,只需要将平时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收集起来,和课标要求知识点相结合,再给以修饰加工成形即可。
我还会继续深入,仔细阅读崔教授的理论,望各位老师多为我解惑,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