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变老虎
1月23日,孩子考完最后一门数学,进入假期,晚上回到家,老婆说话的声音难得的平和,一个学期终于熬下来了,简直要留下几滴老泪,老婆终于不是老虎,找回温柔。
晚上十点,楼上传来一个女人的咆哮:“什么关系?啊?说,到底是什么关系?”,那颗八卦的心马上跳跃起来,窜到阳台,支起耳朵听下文,过了一会儿,传来女人气急败坏的声音:“互为相反数啊”......, 这个场景在其他人来看,是个段子,对我而言,是每天要面对的生活。 老婆其实天性温柔,虽说已近不惑,但说话仍然保持着童音,每次吵架,撂几句狠话,什么“你给老子滚”之类,配上那娃娃音,总是让我觉得是在过家家,心里也起不了什么火。唯独面对辅导孩子,她马上变成老虎,河东之声不断,有几次电梯里碰到楼下楼上的邻居,好奇地打听我们夫妻关系如何如何,让人哭笑不得。
试过各种角度开解,佛家、道家、心理学、生物学,架不住一句, "you can you up ! ",一是工作确实忙,每天回家都是晚上近十点,二是确实亲自上阵试过几回,结果也是不可收拾。这一切,到底是谁的错?
这到底是谁的错?不是我们的错!
从孩子的角度讲,现在孩子真可怜,IT民工号称最累,无非也就是611工作制,一周6天,每天11个小时,一个小学生,每天早上七点钟起床,学校、补习班、家庭作业三大块,搞到晚上10点、11点非常常见,平均绝对超过11个小时,IT民工周日一般是可以保证休息的,小学生不行,奥数、作文、英语、艺体各类补习班根本排不过来,孩子在为家长的焦虑买单。
从家长的角度讲,现在就一个孩子,和我们小时候不一样,以前孩子多,家长们没精力管,好一点的家长到期末问一下成绩,差一点的家长,老师到毕业也没见过家长一面。成人在社会中闯荡,本就焦虑感十足,今天谁又发财了,明天谁又升官了,儒家社会,强调要吃苦中苦,做人上人,加上社会转型期,变化日新月异,剧烈的变化彻底打破了人的安全感,自己可能限于各种条件,啥也做不了,又只有一个孩子,可不就把所有焦虑都往孩子身上招呼吗?而且这种焦虑传递,有一个合理的外衣——“这都是为了你好”,心安理得之下,变本加厉,中国社会在孩子身上的竞争早就达到了“变态”的程度,现在的孩子,哪有童年?哪有玩耍?哪有时间好奇和探索?唯有放假,家长和孩子能有一点喘息的机会,那部分开明的家长,能过几天正常的生活。
这到底是谁的错?首先不是家长的错,因为谁也无法改变游戏规则,也不是老师的错,他们只是想把自己工作完成好,更不是孩子的错,他们是错误的承担者。文化背景+社会巨变期+独生子女化+教育就业资源配置不合理,多种因素因缘和合,形成的社会氛围,才是错误的根源,而且这个问题是无解的,只有等时间的推移,社会的演变才可能改变,我们家长能做什么?
陪孩子的正确姿势,我们和孩子是一边的
既然大环境谁都无法改变,家长到底该怎么办?我想,家长的正确姿势就是和孩子站在一边,而不是对立面,共同面对无法改变的游戏规则。不把自己摆在监工的位置,大部分的家长不由自主的承担起监工的角色,举个例子,家里一个亲戚,不准孩子碰任何手机、Pad之类的电子产品,本意是怕孩子耽误学习,但是经过不断地和孩子斗争,反复地强化自己的监工心理,现在已经达到了孩子一碰电子产品,自己就不能控制自己愤怒情绪的地步,责骂孩子,甚至动手,自己每次到最后也是痛哭流涕,本来是一个不大的事情,现在已经放大异化,成为一个斗争的符号了,何其荒谬? 让我不由想起那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大学心理学教授津巴多做了个实验。实验中,随机把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演狱警,一组扮演犯人,本来是人品良好的“狱警”扮演者,在短短几天时间里,迅速代入角色,变得毫无人性,对“囚犯”扮演者实施了疯狂的虐待。而且这一切是在不知不觉在演化的。家长要极其警惕这种心理,首先要转变姿态,我们不是监工。
我们和孩子是一边的,共同面对这个给我们压力的世界,孩子玩耍是正当的权利,面对无法改变的社会氛围和游戏规则,家长要做的是首先是转变心态,不是一看到孩子玩耍,就着急的说:“怎么还在玩? 为什么又在玩?” 而是从心底里觉得非常的开心,觉得孩子的玩耍是正当的。好幸福,但是没办法,我们还得一起应付功课,应付考试,那么自然,以这个角度和孩子一起商量个办法,怎么能快速的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找到更多的玩耍时间,我想观念的转变,会体现在很多细节中,例如一句,“看你玩得很开心,妈妈很高兴”,就会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和我是一边的。
当然,凡事都是说时容易,做起来难,在实际操作中会面对各种情况,导致情绪失控,没关系,冷静下来,不忘初心,和孩子一起幸福的生活才是我们的初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转变心态,尽量给孩子更多的空间,让孩子自由的玩耍,和孩子站在一边,共同面对这个充满压力的社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