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翻到第五册的《资治通鉴》的最后一页,然后一笔一划地把里面的文言文全部抄完,此时,距离我刚刚开始抄第一页,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半的时间了。
在2016年的2月,我兴致勃勃地买来一套《资治通鉴》精装版。这套书一共有六册,当时我便立志,要在两年之内把这套书抄完!
于是,在那之后,我就开始了我漫长的抄书之旅。有时候每天抄一页,有时候两三天抄一页,速度快的时候,一个多月可以抄完一册,速度慢可能要用到两三个月。
总之,我就这样,抄抄写写,累了就慢慢来,有了兴致就越变越快。
今年暑假,我对自己的时间把握很到位了,于是定下了抄完第五册的目标。截止今天,刚好抄完了。
这一年半以来,不少的人会好奇地问我:
你为什么要这么执着于抄《资治通鉴》?
你抄书这么多,又得到了什么呢?
我多是会保持微笑,耐心地解释。
这个时代,能够静下心来读几本书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多数人都在想着怎么样获得财富,获得了财富的人想着怎么样更快地获得更多的财富。
《资治通鉴》这样的文言文更是不会变得特别热门,因为它难懂,也因为它不实用。可是,我却是想到要逆流而上,明明知道自己很难读懂,却也要尝试一番。
在高中,我便饱受了文言文的短板给我带来的困扰,于是更加坚定了我对征服文言文的决心。在这样的情况下,找到一个突破口是我的一个迫切的任务。
后来,我偶然的一个机会,看到了我十分欣赏的一位歌手,他在创作之余,竟也花了大半年的时间,一边游历山河一边读《资治通鉴》。因此,《资治通鉴》对于我的吸引力却是越来越大了。
有了这样的想法,要付诸实践也是不容易的。如何才能最有效地达到吸收消化的目标呢?我想这就是每个读书之人都会思考的问题。
在五花八门的阅读方法中,我毅然决然选择了抄读。不是因为我有什么诀窍,反而是因为它根本不是什么诀窍,这是有史以来最笨的办法,可我觉得,这也是最有用的一个办法。
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要想提高写作能力,抄书和模仿就是最好的选择。
在那之后,我就坚持抄书,从《文化苦旅》到《野草》到《人生》,最后选择了《资治通鉴》。随着抄的书越来越多,我的写作视野越来越开阔,把抄书的自己当成是作者本人,吸收各个名家的写作手法。
《资治通鉴》抄到现在,也已经抄了五册了。我从三家分晋抄到安史之乱,期间横跨了春秋战国、秦汉相争、汉室光复、三国鼎立、两晋南北朝、隋唐风云…
我抄的很慢,因为别人用十分钟就能看完的书,我却需要花半个小时才能抄完。同时,我在抄完的时候,甚至还不知道原文的翻译。因为我根本不去看翻译,仅仅凭着自己对文章有个大致的理解,用五柳先生的话来说:那就是“读书,不求甚解。”
说是如此,也并非全然不看翻译,我只是不会选择在一边抄书一边看翻译。这就像是在吃着野味喝着酒,突然你给我一杯加工过的可乐和米饭,我怎么能够保证我的原汁原味呢?
抄书亦然,我不看翻译不是因为我有多厉害,而是为了让自己保持对文章的感性认识。用纯粹的感性接触,代替任何加工了的修饰语,是对一篇古文的绝好学习方式。
这种方法不一定受用很多人,但是我是觉得每抄完一册《资治通鉴》,对于运笔的自信也会提升几分。那种感觉十分奇妙,但是我又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它就像一直存在于我的身体一样。
仔细想想,司马光用了十九年、查阅史籍数百本,倾其一生著成的《资治通鉴》,我花了两年的时间把它抄完,其实也不算个事儿。整一套书,我也把内容忘的差不多了。可内心那种充实的感觉,却不是简单的阅读能够比拟的。
我想,这大概就是张三丰教给张无忌太极剑的内涵所在了。无招胜有招,无剑胜有剑。忘其招式,得其精髓。
《资治通鉴》还有最后的一册,对于我而言已经不算是什么难事了。只要还能坚定的走下去,就算是再来几套又有何妨呢?
抄书这条长路,我会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