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将来不变成固执刻板,听不进话的某些家长群体——
说一个自己偶然注意到的还挺有意思的方法,就是去接触陌生的东西,甚至是找那些和自己意见完全不同的人交流。(咱们说这里的人是指有基本的礼貌和沟通能力的人,其余不在此次讨论范围内。以下默认“人”都是这个意思
这里的意见不同指的是除了原则问题共识以外的不同。比如法律里的那些东西,默认双方都是守法的好公民,这是前提。
1)偶尔去看一些与自己意见相左的想法,文章。
可以想想为什么他是这样说的她是这样认为的,这是居于什么样的认知,什么样的生活习惯下得出来的,哪些思想哪些道理。
如果假设你要为对方的话找论点论据,你会怎么陈述。
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思辨能力的小技巧。
其实就是老话,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发言,那样你会更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真相,或者说是全貌。
正方反方,都试着自己当一当。你才能明白有些事情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
这世界上没有不曾犯过错误的人,但是你是否觉得自己一直都是对的呢?
人无完人,但大脑却认为你做的都是对的,因为你就是遵照这样的指令实施的的行为和言语。
你认为你认为的都是对的。
可怕吧。
2)看一些自己平时不太了解的风格的影视书籍等内容。
互联网世界,海量大片,N多剧情,我们在挑选的时候难免会花了眼。有的是看广告了解,有的是朋友安利等。但当你有时心血来潮突然想看的时候,你自己在影视库选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看自己之前看过的喜欢的一些风格的电影。
不妨在心血来潮那刻,或者某一个下午,“浪费”一点时间去看一些自己平时第一眼靠封面和名称pass掉的书籍电影等,我觉得这像是一个挖宝行动。
人的性格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固定具体。习惯的累积和经验加成,我们往往倾向于看一些自己喜欢的已经养成习惯某几位作家或某些特定风格的书等,不仅指书籍,这个范围包含很多方面,新闻、影视、人际关系等。
(注:这里的人际关系并非是建议你在面对那种某人多次坑害你,品行不端,为人不忠厚,但却那天突发奇想还要跟他走近打交道的。这不是尝新,这是自找麻烦。shit永远是shit,不要好奇它为什么热乎乎了
当你有一天手头没有什么书时,也许看看不那么排斥的、不是那种自己肯定不会看的类型的东西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一定会有那么几个真香时刻的。
举个栗子,比如恐怖片,我确定自己绝对不会看,我很明确自己不喜欢的那种,就不在此尝新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