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来说柏拉图。柏拉图受到了除荷马以外许多诗人与思想家的影响,如巴门尼德,柏拉图认为通过感官得出的不能称作是知识,只是必须是一个概念。为此,罗素举了一个例子,“2+2=4”是知识,而“雪是白的”是通过感官得出来的,则不能被称作知识(为什么罗素不举一个前几年网上很火的1+1=2呢,或许这一问题在当时也有争议吧)。以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知识来自于知觉,但那时候的人们并不这么认为。如上所述的才是当时人们的普遍认为的。其实巴门尼德也持有这个观点,但真正讲这一观点用形式表现出来的则是柏拉图。
在《泰阿泰德篇》中就提到了柏拉图的这一思想。这篇谈话原本是想给知识下一个定义,但最后却并没有做到。
泰阿泰德首先提出,他认为感知了事物,便拥有了关于这个事物的知识,知觉就是知识。苏格拉底引用普罗泰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按照这种说法,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物的感知都会不一样,那么得到的知识就不一样。随后就下来的一大段对话都是在讨论只觉得特点,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直觉给人带来的是信息而不是知识。
苏格拉底运用赫拉克利特的观点,认为万物是变化的。苏格拉底举例说,他身体好的时候觉得酒是甜的,身体不好的时候觉得酒是酸的。那么按照赫拉克利特的说法,由感官带来的知识也就是不断的在变化的,这样知识就不是一个概念而是实物了。实际上知识应该是不变的。
不过有一些人质疑普罗泰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但都被苏格拉底通通反驳回去了但同时也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最后他与泰阿泰德得出了一个结论:睿智的人更准确地衡量万物。
赫拉克利特的观点让我想起了《周易》中的一句话:“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思是当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之后就不会受阻了,事物就不断的发展。乍一看,两句话说的其实是一种意思。但较真的话,变便会发现这两句的意思其实天差地别。
事物的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事物运动,一是性质变化。首先要从八卦说起……,好吧,我也偷一下懒,前面的文章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来看看。简单的来说,六十四卦系统中每一卦都不同,哪怕相邻的两卦的卦辞也会天差地别。而赫拉克利特和其弟子却认为事物在以上所说的两个方面永远在变,全部都在变,这与”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意思不一样,这句话是在强调事物性质的变化而非地理位置的改变。
举个例子吧,我的手中拿着一个崭新的诺基亚,当我说出:“我的手上拿着手机”的过程中,我手上拿着的诺基亚就不是手机了,也不是崭新的了。那么按照这种逻辑推理下去,知觉随时在变,难怪柏拉图会得出知觉不是知识这一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