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没回老家,上周末抽时间回去了一趟,一个普通的地级市。
虽说自从我去了上海,出了国以后,每次回家都感觉到家乡确实还不够发达和方便,人们普遍的素质还没办法和大城市相比,但是这次回家不知道为什么,感触特别明显。
我来到上海之后,最初也觉得在上海办事规矩太多,各种限制条件严苛,可慢慢就发现:一开始就讲清楚规则、玩儿法,其实对所有人都好,会避免很多后期有可能出现的纠纷。现在的我,就特别喜欢上海的“按规矩办事”,但一回到小城市,这些我已经习以为常的“规矩”,在当地人的眼里就显得特别“矫情”,甚至是“不近人情”。
说说这次回家的两件小事儿:
打车
“到哪儿的?”的哥摇下车窗,探出头问窗外招手打车的人,然后头也没回地跟我说了句:“她顺路的话,就带她一个哦!”
Excuse me???
我立刻大声回答:“我不愿意。”
司机“啧”了一声:“不就先问她顺不顺路吗,又没说一定要带她。”
“不好意思,顺不顺路我都不同意。请你尊重客人的意愿。”我有点生气。
“带个人怎么啦?坐你旁边又不碍你事儿!”说完司机翻了我一眼,然后没好气地点了一根烟抽了起来。
当时已经很晚了,我又是一个人,即使我很想制止他抽烟,但如此痞气的司机,为了安全考虑,我还是没有再多说什么。
租房
帮妈妈签租房合同那天,我向房东提出查验房产证。房东呵了一声,然后露出了极其惊讶的表情:“房子就是我的呀!要什么房产证啊?我还能骗你吗?”一旁的中介阿姨也帮腔道:“妹妹,我们这儿不像上海,大家都信得过的,不用拿什么房产证!我给你作证,房子就是他的!”
再问房东有没有带身份证,房东说:“我没带,我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都留给你就是了!带啥身份证,我就住对面小区,你还怕我跑了吗?”
由于房子性价比确实很不错,也对老家租房“道上的规矩”不甚了解,加上我第二天就要回上海,就想着趁我在家,帮妈妈把租房的问题赶快搞定收拾好。想想算了,有个身份证号也就罢了吧。这要是在上海,简直不可思议!房东和中介阿姨一前一后地劝说我:“咱们小地方,不像大上海那么多规矩!”这么一说我好像也只能“入乡随俗”,否则倒似乎显得有点“不近人情”了。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特别是服务业:足疗店前台不知道不同价位的按摩内容区别啦;请的家政会遗漏擦拭相框或者抽油烟机啦;电影院影片还在放片尾演职人员字幕,工作人员就提着清洁工具在一旁对着还不离场的观众叹气啦……
整个服务业态的问题其实不仅仅是我家乡这样的小城市,在全国都还算是普遍的。每次提出改进的意见,当地人都会以“我们不像你们大城市”这样的理由来搪塞(确实大城市情况会好一些),我听出了他们的无奈,也听出了他们的不思进取。每到这时,我都觉得自己“鲁迅附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有时候不太愿意回家乡,并不是不爱家乡嫌弃家乡,而是当你在全力狂奔,拼命学习新知提升自我,想要实现更大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回头看到自己的家乡人民都还在“沉睡”,自己却又无能为力的时候那种揪心,好像也只能选择“视而不见”。我能做的,就是每次回到家乡,遇到我有可能使其想法产生哪怕一点点改变的人,都会去和他分享我的看法,希望对他们有所帮助。
给大家分享两张我发给家政大姐的微信,这位大姐态度很好,打扫得也还算干净,只是工作上的细节有点问题,可能是当老师的职业病吧,苦口婆心惯了……
你回到家乡的小城市有没有和索菲老师一样的困惑呢?你都是怎么做的呢?欢迎留言给我,大家一起讨论讨论,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从网上搜了几张家乡的照片,希望我的家乡也可以像当年上海世博会的宣传口号一样:Better City, Better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