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三年级,慢慢开始过渡到用钢笔写字
因为钢笔和铅笔都是硬笔,以为铅笔字写得好,钢笔字也一定没问题!
那么先给自己更新了认知:
钢笔和铅笔是2种不同的书写工具,不要觉得铅笔字写得好,钢笔字就不用练。
更别说,铅笔字也没有好到那个程度啊!
必要的练习,一定要有,忽视了量,给孩子的标准无形中就降低了。
从认知,到实践,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从头再来。
然后再教孩子。
让孩子知道要让他练字,让他意识到钢笔字和铅笔字的不同
然后开始学笔画。
重新给孩子示范了基本笔画:
点、横、竖、撇、捺的书写,怎么起笔,怎么收笔,怎么用力,还拿着他的手写,让他感受力量的轻重。
接着让他重新开始写生字(巩固一下生字)
要求也要变,每天写1课的字词,每个字描1个,写2个,每个词抄1遍(书后有词语表)。
写字用字帖,写词就用带点的田格本。
孩子一般运笔不熟练,笔画中的顿笔做不好,同时字形也很随意,所以写得不好看。
所以写好字注意以下3点
一、态度
二、结构
三、笔画
态度认真,是做好一切事的必要条件,写字也不例外,自不必多言。
结构,比笔画更重要。一个字的结构合适,该大的大,该小的小,该高的高,该矮的矮,该宽的宽,该窄的窄,就算是立住了。哪怕笔画差一点,不会控制力道,没有顿笔,也是个工工整整、一笔一画的字。反之,笔画再好,字也难看。
就好像一个人,体形匀称,感觉就是俊男靓女。反过来,身高不合格,身体比例不和谐,即使五官精致,也不能被称为美。
给孩子讲讲,从他写的字中,挑了几个,细细地讲讲。
结构怎么把握?需要认真地读帖。读帖的方法和能力,是一年级就培养的。
那时候的语文课,重点就是学生字,每个生字,老师都会一笔一画地指导:
这个笔画从哪里起笔,那个笔画写多长多短,到哪里收笔,笔画和笔画之间的空隙留多大,(合体字)每个部分的大小比例……
这么看一个字,分析下来,认真的态度肯定就有了。
笔画再练得好一点儿,字自然就写得好看了。
给孩子提了要求,细致分析了几个字之后,孩子写好字的意识更明确了。
孩子写好字有一个重要的助力环节。
当孩子认真地写字,自己写美了,就得意地拿给家长看的时候。需要知道他的意思,是想得到家长的夸奖
比如:
“哇哦,太漂亮了!这些字真的是你写的吗?”孩子特别得意,再顺势引导他:你怎么能写得这么好呢?
他说:我看这个字的这一笔……,那一笔……,滔滔不绝。实际上,是把写好字的方法又总结了一下
在他的字上面圈上红圈,有的字写的不错,就在下面标个小星星,最后再写一个“优”,“优上加星”
孩子就更加开心了!
也有时候,孩子一个字写得差了点儿,就仔细给他分析:哪里不好,是大小不合适,还是笔画位置不对。
这样,他就对怎么写好字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了,写字也会越来越认真。短短几天,写的字就可以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但还有一个重要问题:
写生字词语的时候更认真,集中注意力去写好字,写作业做练习的时候,就回到了老路上。
这样就失去了练字的意义,真正的练字,应该是“提笔即是练字时”。
需要加强孩子这方面的意识
比如:如果这一天写了日记,就不再写练字的作业。
比如:如果这一天的作业书写认真美观,就多得一颗星。
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俗话说:字如其人。
即使如今的电子设备使用广泛普及,但是用手写字,写一手好字,还是很给个人形象加分的一件事。
书法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人,写好中国字,不是应该的吗?
退一万步,用逆向思维来思考,大家都不重视写字了,你写的一手好字,不是更有优势吗?
锋格练字,专注学生考试字体,持续更新,一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