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6-2020.04.12
问学篇-学问不可求速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 致澄弟沅弟季弟
此事(学问)断不可求速效。求速效必助长,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只要日积月累,如愚公之移山,终久必有豁然贯通之候。愈欲速,则愈锢蔽矣。
评: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这是成语欲速则不达的出处。
曾国藩对学问上的“欲速则不达”进行了深刻的阐释。要慢慢下来,行日积月累之功,才能有豁然贯通之效。想要快速掌握一门学问和技术的,最后往往都没有学到。
愚公移山在于用长期的战略眼光看待事情。我这一辈子搬不完这座山,没关系,我的孩子,我的孙子会继续去做这件事情,直到把这座山彻底移开。学问也是这样,用
长期发展的眼光看待,每天做扎实那么一点点,长期来看,就是巨大的工程量。
现在读书是越来越方便了。很多大V号召说带着你每天读一本书,或者把一本书压缩成半小时的精华用音频讲给你听。
会有帮助么?应该会有,但只能起到一个导读的作用,把你引入到这本书中。你需要去做的,就是静下心来,一点一点地慢慢读。
想用省时间的方法去学习的,最后往往需要再用大量的时间进行补习。
做短期没有效果但长期效果巨大的事情才是对自己最有益的事情,但这需要的是耐心和踏实的性格。
一步一个脚印,走得踏实,才能走得更远。
问学篇-家庭日用中间有绝大学问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 致澄弟沅弟季弟
今人都将“学”字看错了。若细读“贤贤易色”一章,则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于“孝”“弟”两字上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今人读书,皆为科名起见,于孝弟、伦纪之大,反似与书不相关。殊不知书上所载的、作文时所代圣贤说的,无非要明白这个道理。若果事事做得,即笔下说不出,何妨?若事事不能做,并有亏于伦纪之大,即文章说得好,亦只算个名教中之罪人。
评: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
这是这段话中“贤贤易色”的出处。意思是指遇到学问和道德修养较高的贤者,就会肃然起敬,认真的待他;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服侍君上,能豁出性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种人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这个翻译是我觉得非常好的翻译,也有其他的版本。
曾国藩想要表达的重点是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不要觉得学问是什么高大上的,它应该是接地气的。只要能在家庭日用之生活间把做好自己的本分,那何尝不是大学问呢。在曾国藩的认识里,学是无处不在的,无时不刻的。并不是只有寻章摘句、笔墨文章才是学。只要想学,随手拈来的生活点滴就能让自己学到绝大学问。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谈起文章言论来头头是道,天花乱坠。但与生活脱离了实际,飘在天上,那也不是真正的学。
修己篇-凡事皆贵专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六日 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
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
评:
做一件事情就全身心地去做,专注在这件事情上心无旁骛。
专是一种态度,是自己对这个环境展示的精神面貌。求学的时候,跟着一位导师认真学习;交友的时候能够全心全意对待人家。这都是专的表现。
专,是自己心的一个铆钉点,一个把手,是在一个方面进行纵向发展的指向灯。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博观他途增长见识。
不专,则很容易迷路,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中失去自我,沉沦下去。
找到一门自己喜欢的事情,专注在里面,让它成为我们生活中可以牢牢依靠的把手。
修己篇-看史书长见识
道光二十四年二月十四日 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
须每日看史书十叶,无论能得科名与否,总可以稍长见识。
评:
曾氏对于看历史是非常重视的,圈点了众多历史文本,哪怕在作战期间也经常是手不释卷。他爱读历史,也常常会用历史。比如在攻打捻军的时候,就是借鉴明末官军攻打李自成部队的战法(河防之策),经过曾氏、李鸿章等人的彻底坚决执行剿灭了捻军。
读历史无关于功利性目的,这是增长个人见识比较好的办法。从历史事件、人物中去学习,总结一些对自己成长有益的经验让自己少走一些弯路。
但也常常有一句话:
人类从历史中所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记取历史教训。黑格尔
这次和上次不一样?!其实没什么不一样的,在历史演绎的万千事件中,最后抽丝剥茧后往往也并没有多少是新鲜的。这些历史事件经过自己的阅历处理,会形成自己的思想案例,放在自己的脑子里,随用随取。
历史看多了,现在和未来也会看得更清晰。
治家篇-恐盈极生亏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 禀祖父母
孙所以汲汲馈赠者,盖有二故:一则我家气运太盛,不可不格外小心,以为持盈保泰之道。旧债尽清,则好处太全,恐盈极生亏。留债不清,则好中不足,亦处乐之法也。二则各亲戚家皆贫而年老者,今不略为佽(cì,帮助)助,则他日不知何如。自孙入都后,如彭满舅曾祖、彭王姑母、欧阳岳祖母、江通十舅,已死数人矣。再过数年,则意中所欲馈赠之人,正不保何若矣。家中之债,今虽不还,后尚可还。赠人之举,今若不为,后必悔之。此二者,孙之愚见如此。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曾国藩任乡试(四川)正考官,发了一个小财。在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正月二十五的家信中,曾国藩这样写道:
男前次信回,言付银千两至家,以六百为家中完债及零用之费,以四百为馈赠戚族之用。昨由受恬处寄归四百,即分送各戚族可也……
曾氏要家里从中拿出四百两银子分给各亲戚族人。在这封信里解释了一些原因。咱们重点看第一条原因。
曾国藩这里谈到了“盈极生亏”。目前自己仕途上比较顺利还发了财,这个时候整个家族目前处于“盈”的状态,家运比较好。但这个时候,整个家族要格外小心些。因为福祸相依。现在如果不惜福,那么家族后面的日子就不好受了。
这种盈极生亏、满则招损、盛则人衰的人生哲学其实贯穿着曾国藩为人事处的里里外外。在一些事情上做到不过分圆满,不能好处都得了,让别人没拿到一点的好处。曾氏希望通过平衡自己和家族的盈亏来让整个家族保持兴盛。
曾国藩这种心态,如果放在当时来看,其实是非常了不起的。当时家族因为他进京读书欠了一屁股债,家里急缺钱用。得了一笔钱了,还能想到接济族人。作为从农家走出来的人,曾国藩的心态真的是升级了很多。
面对好处能控制住自己全部独占的诱惑,学会去分享,让跟着自己一起奋斗的人共享成果。这是做大事情的人必须要有的素质。那种好事是自己的,坏事是别人的的领导注定是无法获得大成功,甚至路会越走越窄。
治家篇-凡盛衰在气象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 致温弟沅弟
诸弟生我十年以后,见诸戚族家皆穷,而我家尚好,以为本分如此耳,而不知其初皆与我家同盛者也。兄悉见其盛时气象,而今日零落如此,则大难为情矣。凡盛衰在气象:气象盛,则虽饥亦乐;气象衰,则虽饱亦忧。今我家方全盛之时,而贤弟以区区数百金为极少,不足比数。设以贤弟处楚善、宽五之地,或处葛、熊二家之地,贤弟能一日以安乎?
评:
这里曾氏提到家道盛衰在气象。
什么是气象?中国社会科学网上上的一篇文章《好家风贵在“俭、勤、谦”》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一股生气勃勃之象。
说得更直白些,就是家族的精气神和精神面貌。如果整个家族的精气神是昂扬向上,持续奋斗的,那么现在困难点也是高兴的事情。但如果家族的精气神是颓丧的,毫无进取心的,那及时是家族丰腴也是需要去担忧的。
曾家因为老大的努力而走上兴盛。这个时候,弟弟们觉得区区几百金为极少,可见傲气已出。这个时候曾氏就必须对弟弟进行严肃的批评与教育。让他们换位想想,假如有有一天家道不行了,到时候还能安心么?
一个家族若想绵延持续,就需要有一套内在的精神内核去支撑这个家族。在曾氏看来,这个精神内核就是家族的气象,其家族的精气神。
因此曾氏对于治家,也主要是在气象上对弟弟和后辈们的谆谆教导和鞭策。
现在不也这样么?好的家风,就是好的气象对于孩子的成长太重要了。如果孩子的教育没有最好,那问题很可能出现在家风上。
修己篇-境地须看不如我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 致温弟沅弟
凡遇之丰啬顺舛,有数存焉,虽圣人不能自为主张。天可使吾今日处丰亨之境,即可使吾明日处楚善、宽五之境。君子之处顺境,兢兢焉常觉天之过厚于我,我当以所馀补人之不足。君子之处啬境,亦兢兢焉常觉天之厚于我;非果厚也,以为较之尤啬者,而我固已厚矣。古人所谓境地须看不如我者,此之谓也。
评:
贫穷富贵都是有定数的,即使是圣人也不能自己做主张,改命运。这是曾氏对天命的看法。
人力是有限的,能改变的是非常少的。大部分改变不了的,就只能信命了。人的贫穷富贵就在不能改变之列(至少这个时候曾氏是这么认为的)。
自己处于顺境了,比较下不如自己的人,这是上天太恩厚自己了。因此要小心谨慎,自己取得的,并不都是自己的努力。要有谦卑之心,要帮助一下别人。
自己处于逆境了,也比较下更不如自己的人,看来上天还是恩厚自己的,还是待自己不薄的。因此要能宽慰自己,不能自怨自艾。
这段话的论述,和网上流行的一句话非常像:
在人之上时,要看得起别人,在人之下时,要看得起自己。
能看得起别人,看得起自己。不自傲也不自艾,这也是做事需要具备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