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背景
1月20日,「止观心理」特别联合SEC社界、WorkFace、羲辰公益基金会、书里有品四方机构联合发起「止观跨界」第2期。
这次,我有幸与李永辉老师和跨界人Maggie共同就“未成年犯罪预防”的议题分享案例治疗和心理建设咨询经验,进行跨界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我们还多次提及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李永辉老师,是广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医院院长,警察中的医生,医生中的心理治疗师,有29年监狱系统从业经验,是2008年援川抗震救灾小组长,以及2020年援鄂抗疫全国医疗队的医务总负责人。
现场对话跨界人Maggie,是一位青春期男孩的母亲。她更多以诸多家长关心的未成年犯罪现象及预防措施的视角,同李永辉和我进行跨界交流。
根据现场对话实录,我进行了重新编辑整理。以下是这次跨界对话的精华内容以及我在编辑整理过程中的一些延伸思考。
02 未成年人犯罪和心理问题的特点
首先,我们来看看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大致特点。
粗略估计 ,青少年犯罪中,暴力犯罪占比较大。其中,抢劫、抢夺、盗窃这三类占比可能超过总量的一半。网络犯罪、吸毒、贩毒的少年犯很少。青少年犯罪中,还有相当比例是一过性的问题。过失犯罪,就是情绪的问题。
此外,近年来,各地陆续报道出未满 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恶性刑事案件,如多起14岁以下少年弑父、弑母、弑师案。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呼声下,我国已将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12岁。
2020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作出调整。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等犯罪,不再是刑事“免责人群”。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问题孩子”,经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同意,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对其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对刑事责任年龄的现实主义的看法是,法律无力改造人性,它只能约束人性的幽暗,让其不至泛滥成灾。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
从数据上讲,青少年犯罪率在近二十年来大大下降,这其中,有现实层面的原因,比如监控很多,违法犯罪的成本很高。但与此同时,心理问题却大大增加了。以下是引用公众号“壹心理”的数据:
2018年中国健康委表示,有接近3千万的儿童和青少年有抑郁情况,2012年,研究发现中国大陆25个地区10-15岁的青少年中抑郁倾向比例为20.3%,也就是每5个孩子中就有1个有抑郁倾向。
从整体来看,二者可能是平衡的。或许,我们可以把未成年人的犯罪和心理问题看成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那这枚硬币是什么呢?这就需要我们去深入思索导致青少年犯罪和心理问题的因素。
如果从情绪表达的角度,暴力犯罪,是在通过行为释放和处理自己的愤怒。但现在犯罪成本增加,青少年的愤怒无处释放,很多愤怒可能就转化为向内攻击,比如让自己生病、自伤、自杀等。
03 未成年人犯罪和心理问题的原因探讨
对话人主要聚焦于从家庭角度来剖析。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所有的未成年犯罪都是童年创伤造成的。创伤包括很多:忽略、忽视、言语、身体、情感,这些虐待或不满足。甚至用更心理学的语言来讲,是父母不恰当的回应。
在犯罪的青少年中,有不少是人们常说的“缺爱”造成的,甚至是严重缺爱。比如孩子出生后不在父母身边,被放在别的家里寄养。比如从小到大在父母打骂的环境中成长。
父母的语言暴力,也会为未成年人犯罪埋下隐患。
一个正在被拘押的男孩从小就在父母的指责中长大,甚至父亲曾经对他说:“你以后迟早要坐牢!”在家属会见时,他对父亲说:“你不是说我以后要坐牢吗?现在,我实现了你伟大的诺言!”可见,父母的语言对孩子的杀伤力有多么大。
很多青少年罪犯的家庭都有很大的问题。
很多少年犯的父母关系不和。从战略角度,父母联合统一战线,孩子犯罪的可能性很小。只有当父母一方或双方对孩子冷漠,(父母双方对孩子冷漠,意味着父母之间肯定也冷漠,还有一些父母互相埋怨、指责对方),孩子犯罪的可能性才高。
犯罪是自体发育不良的体现。而上述是造成自体发育不良好的原因。
从系统式家庭治疗的观点,孩子的行为和症状,也维持了家庭的平衡和稳定。
在影响青少年罪犯将来再犯的因素中,家庭因素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如果家人能主动联系正在被关押的犯罪子女,说明家人对他有很大的精神支持。这些青少年即使犯罪了,将来重犯的几率也会下降。家人们的探望,对这些未成年罪犯来说,意义非凡。
现在交通已经很便利、会见条件和渠道也很开放,但让人心寒的是,大概不到一半的父母会去看望被拘押的子女。呼吁父母们尽量去看看孩子们。这对孩子们意义很大。
总的来说,爱的缺失,再进一步说是情感的不及时、不恰当回应,更进一步说,是身体的虐待、语言的虐待、父母的忽视等等。这些都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很重要的家庭背景。童年创伤是孩子走向犯罪的很重要的因素。
04 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
首先,从家庭层面来看。
不仅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孩子犯罪之后改变的过程中,家庭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家庭既可以塑造人的过去,也可以改变人的将来。
因此,父母们需要好好思考以下问题:
一是准父母的心理准备。
从准父母开始,要在生孩子之前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有了孩子后,要像入党宣誓一样,对自己承诺,自己会爱这个孩子,会好好养育他。
不要拿生孩子把两个人捆绑在一起。有的人说,“我本来不爱他,可是我怀孕了,所以我就不能和他分开了,只能将就着过日子了。” 孩子出生后,他可能会带着负罪感、内疚感等去成长。本应无压力快乐成长的孩子,却背负了几座大山。
二是如何向孩子表达爱。
很多家长说:“孩子我爱你“。但是孩子能否感受到家长的爱,又是另外一回事。有很多孩子病不缺爱,而是感受不到爱。我们如何去表达爱?
什么叫爱?孩子需要你的时候,你在身边,这叫爱。孩子不需要你的时候,你离开一会儿,这也是爱。这涉及到能不能恰当回应的问题。
母亲对孩子的回应,是孩子获得安全感的最重要的来源。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老师提出,在孩子6岁以前要“心理抚养”。
孩子读初一之前,父母要想尽办法多陪孩子。很多孩子的父母为了做生意,没时间陪孩子,孩子的理解是,只要父母不在身边、自己就被父母抛弃了。父母应当尽量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
随着孩子长大,父母要意识到,适当离开特别重要。特别是对青春期孩子的爱和对幼年时期孩子的爱是不同的。父母应该给他们一定的空间和距离。不一定要整天在一起。
有的父母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矛盾的。比如一个讯息是“你要成长”,另一个讯息是“继续做我的小宝贝,不要长大”、或者“我不信任你能成长”。孩子收到很多矛盾信息,怎么做都不对。
此外,父母要多欣赏和鼓励子女。
不管什么年龄,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被别人认同的需求。对成年人来说如此,对孩子来说就更是这样了。而希望被别人认同的原始的表现或雏形,就是小时候被妈妈看到。
三是父母要有弹性。
有弹性是人格健康的表现之一。当一个人没有弹性的时候,就一条路可选,这样就可能产生自杀等极端问题。
对孩子的养育,应该是灵活有弹性的。不要说“一定不能怎么做”。当父母强调不能做什么的时候,也要给孩子的“做“或者”做错“留出一点空间。
有些父母用完美主义的标准要求孩子。孩子好像所有的时间都只能用来学习或参加各种校外辅导班。但事实上,孩子想要健康成长,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父母们需要在如何对待孩子学业的问题上重新加以考量。
最后,父母要不断自我成长。
很多父母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学到正确的抚养和爱孩子的方式,也在后来的家庭中重复这些方式。因此,父母要有意识地反思和改变,给孩子正确的抚养方式。
另外,在此次对话中,除了探讨有关青少年犯罪预防的议题,还简要探讨了有关网瘾的话题。
网瘾本身可能不再是问题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网瘾问题其实是关系的问题 。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商场、餐厅 ,有些家长常常 塞给孩子一个手机,就好像孩子不存在似的。但是家长是在用这种方式“阻挡”和孩子的连结。因此,家长需要重新反思给太小的孩子使用手机这件事。
其次,从学校层面来看。
父母们需要密切注意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比如孩子在学校是否有合适的朋友圈、是否受到霸凌。
有时,不被同伴接纳比家庭带来的抑郁风险更大。
引起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校园霸凌,在我国的学校里非常常见。长期的、重复的肢体冲突和孤立,都算校园霸凌。有数据表明,
66.1%的男生和488%的女生同时遭受1种以上的霸凌。8.1%的男生和2.9%的女生同时遭受4种以上的霸凌。
霸凌者将来可能成为犯罪者,而受到霸凌的学生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对校园霸凌的防范和处理工作、加强法制教育。
实际上,学校应该同时加强法制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性教育等。不仅要结合不通过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多管齐下地全方位一起进行,而且要保证这些教学内容的时间和质量,要保证开展这些教育工作者,比如学校老师、义工、志愿者、警察、社工等,具备相应的教学技能。
最后,从社会层面来看。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现在人们有很多方式可以学习到相关的知识,但是对于缺乏学习意识的父母来说,从社会角度,还有很多文章可做。就像阳光照进缝隙一样,社会方面也需要从宣传、公益等多角度来渗透到缺乏资源的父母和青少年的家庭中。
现在有很多公益项目,但是支持准父母和父母用健康的方式抚养孩子的公益项目却寥寥无几。
从认识层面,很多人还没关注到对孩子心理抚养的重要性,这方面的公益组织相当少、这是个很大的缺失,而成立各种公益组织,成立类似于父母学校的机构,加大社会宣传……都将会是很好的开始。毕竟,这个社会如果能够更多地支持到父母特别是母亲,也就是间接支持了未成年人。
此外,当代社会的留守儿童非常多,现在虽然也有不少公益组织是针对留守儿童的,但主要聚焦在物质关怀上。我希望除了给他们切实的物质关怀,也能为他们带去精神营养。比如,向留守儿童赠送绘本等图书。但是做公益绝对不是施舍,不仅仅是废旧的、不需要的书籍可以捐赠,更主要的是要通过公益捐赠大批适合留守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的绘本和图书,这些书籍要能真正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增强他们的与父母的情感链接,树立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等。
社会公益组织也能够在校外教育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希望将来有更多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进入学校开展上文提到的如法制教育、生命教育、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
(无戒学堂,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