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奇特的一生》
作者:格拉宁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6-05-01
印刷版次:2次
作者简介:
格拉宁,俄罗斯著名作家,一生著作等身。2012年获俄罗斯“巨著奖”——俄罗斯zui重大的文学奖,其奖金额度仅次于诺贝尔文学奖。
全书简介:
这是一本绝版近15年的书,豆瓣上评分8.5,2600+的人评价,7000+的人想读,真令人惊讶。这也说明,这么一本几乎遗失的明珠般的书,自己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人们通过口碑不断传递着好内容。
本书对我们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时间管理,而在于引发人们去思考自己的人生究竟该如何规划,就像作者格拉宁结尾时说:“看来应当由每个人自己来制订自己的时间使用法,但不管怎样都应当深思一下自己的生活在怎样度过。”
带着以下问题阅读:
1、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如何依次发展这个主题,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来?
3、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5、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我以后怎么用?
如果你无法清楚的回答上述问题,说明你并没有理解吸收这本书的知识,这样去读书,读再多的书也没有用,知识没有吸收消化,还是别人的。所以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求量不求质的读书是浪费你的时间。
以下是本人阅读这本书所做的框架和核心内容笔记,目的有两个。
第一、加强阅读的时候理解与吸收;第二、方便复习的时候回忆;
你想通过看笔记而不读书,是不行的。这个笔记只是在你没有读本书之前,给你一些信息帮你判断你是否需要分析阅读本书。
1、我眼中的柳比歇夫
我要谈的是一位当代的杰出人物,是大家没有听说过的。我要描绘一位精神上的英雄,他的道德信条是如此崇高,以致如今看来似乎是不合时宜了。他的一生,表面上再平凡不过,从某几点上说,竟是“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以小市民的眼光看,他是个典型的不走运的人。然而就生活的内涵而论,这个人心灵和谐,很幸福,而且他的幸福是一种最高级的幸福。老实说,我原来以为这种气质的人已经绝种了。他简直是恐龙……
2、崇拜者眼中的柳比歇夫
柳比歇夫有他的崇拜者,有拥护者,有景仰者,也有读者。他没有学生,只有私淑弟子。也就是说,他并没有教他们,是他们向他学习。向他求教的,有教师、囚犯、科学院院士、艺术理论家、新闻记者、农学家以及各种不知其身份的人。
柳比歇夫没有这样大的名气。他平日的样子,头上没有任何光环:衣着寒伧的一个老头儿,体态臃肿,其貌不扬,对文坛形形色色的奇闻轶事怀着小地方人的那种兴趣。他的魅力又在于什么地方呢?
乍看起来,吸引人的,是他在观点上标新立异。他所说的一切,似乎都是离经叛道的。最最不可动摇的原理,他都能提出怀疑。他不怕冒犯任何权威。
3、柳比歇夫令人惊叹的一生
(1)柳比歇夫的遗产
他生前发表了70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在国外被广为翻译出版。
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500多印张。500印张,相当于12500页打字稿。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这也是个庞大的数字。
柳比歇夫的遗产包括几个部分:有著作,探讨地蚤的分类、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此外,他还写过回忆录,追忆许多科学家,谈到他一生的各个阶段以及彼尔姆大学……
20世界30年代他跑遍了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去过许多集体农庄,实地研究果树害虫、玉米害虫、黄鼠。
(2)他的工作方法
柳比歇夫的治学,博大精深,既是一个狭隘领域的专家,又是个杂家。
他的工作方法是一个创举,不问他其余的工作和研究如何,这种工作方法是独立存在的。从表面上看,这是纯技术性的工作方法,一点也不起眼。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但几十年来它取得了精神上的力量。它成为柳比歇夫生活的骨架,不仅保证了最高的效率,并且保证了最旺盛的生命力。
他,我们同时代的人,一生干了那么多事,产生了那么多思想,这是用什么方法达成的?最后几十年(他是82岁时去世的),他的工作精力和思维效率有增无减。关键不是在数量上,而在他是怎么样,用什么方法做到的。柳比歇夫对我最有吸引力的精粹、核心正是这个方法。
4、一生的奋斗目标
1918年,柳比歇夫从部队复员回来,提出了他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
这样到底好不好?——给自己的生活定了框框,定得那么死。捆住了自己的手脚,戴上了笼头,错过了其他的机会,人变得干巴巴的……
然而在事实上(这个事实很值得注意),柳比歇夫的命运并非如此。他的一生是生气勃勃、和谐协调的一生。他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的既定目标,在他生活中是起了重大作用的。他一生始终忠于他青年时代的选择,忠于自己的爱好和理想。
他自己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而且在旁人的眼里,他的生活由于目标明确,也是令人羡慕的。
5、井井有条的生活
(1)分门别类的爱好
凡是他所碰到的东西,他都想加以分门别类,把它们相同和相异的程度确定下来。事务性的,甚至技术性的工作,通常被人们误认为是毫不相干的古怪行径和毫无价值的浪费时间,实际上却有助于创造性的工作。
(2)整理和组织材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他用各种各样的体系把日常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他有保管资料的体系、通信的体系、保存照片的体系等等。
无数的日期、姓名、事件,柳比歇夫应用起来简直得心应手,这是因为他把这些材料都按一种巧妙的体系分别铭刻在头脑之中。至少可以这么认为,当需要的时候,即使不能“记忆如泉涌”,他也能像从书架上抽出一本需要的手册一样,在脑中找到这些材料。
(3)热爱自己的事业
柳比歇夫深信,由于自己从事的是一项无比美好的事业,因此才有他如此良好的健康状况和旺盛的工作能力。
6、了解一个人,就要看到他的矛盾
(1)年度总结:向实践做自我剖析
他的时间统计法不是一个节俭的计划工作者的预算,把他的时间统计法比作想向时间做自我剖析更为恰当。
在柳比歇夫身上有着自己的特色,这是对时间的崇敬。他的时间统计法充满了对时间的崇高责任感,这里包含了对人、对全体人民和对历史的理解……
对柳比歇夫来说,预先安排好的不是命运,不是行动,不是心情,而是他的工作。至少,他的时间统计法必然导致这样的结论。为了达到目的,一切都分配和计算停当。为此,他计划、计算,并按收入和支出两条渠道分别做好分配。这样,他当然要汇报,他要汇报已向目标前进了多少。
(2)自我批评
有这么一句古老的谚语:一个医生,如果他仅仅是一个好医生,那他就不可能是一个好医生。
无缘无故,他忽然毫无计划起来,长时间驰心旁骛,忘掉了自己主要的任务。驰心旁骛后来在他工作中占据越来越多的地位。他自己也抱怨自己无法抗拒周围环境的诱惑。
他漫长的一生中,这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他的一生是无休止争执的一生。内心的争执使他对生活中的一切邪恶更加敏感,更加无法容忍。这无休止的争执培育了他的道德。
柳比歇夫创造并不断修订自己的时间统计法,他节约时间,都不是为了以后把时间浪费在自己入迷的事情上。在某种程度上,他破坏了自己的时间统计法。时间统计法没有能控制住他,没有进行抵制。他的时间统计法像过去为他的长处服务一样,开始驯服地为他的弱点服务。
7、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
他能够叫时间服从他,但不能左右环境。他无非是个凡人,激情、爱、挫折都能叫他分心,连幸福也会影响他的专心致志。
柳比歇夫自我评价拥有的品质:
乐天基因、争论基因、流浪基因、捞基因、好心肠基因。
他属于为生物学准备新观点的那种人,他播种,明知看不到发芽。
他否定、驳斥我原来认为显而易见的一些事物,这就促使我去思考。这里重要之点在于他激起人们的思维,他促使长期不动脑筋的人去思索
1、如何对待你的时间
对柳比歇夫来说,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急流之中,觉得出来光阴在冷冰冰的流逝。
(1)如何与时间相处
只有时间是我们自己的财产。人人心里都有一座闹钟滴滴答答走着。但是时间并没有因此而增加。
我们一生的时间,大部分用于错误及种种恶行;很大一部分虚抛浪掷,无所事事。我们整个一生,几乎都没有用来干应当干的事。
时间的令人烦恼之处正在于它不能不用。结果,人们兴之所至,乱花滥用,用来干五花八门的荒唐事。有些人,时间对他们是个累赘,他们不知道把它怎么办,怎样打发。
(2)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
大家知道,幸福的人是不看表的;反过来说也对,不看表的人是幸福的。但是,柳比歇夫不是由于工作上的关系,不是出于不得已,而是自愿地担当起“看表”的苦差使。
他无休止的进行自我工时标定。任何活动:休息、看报、散步,他都记下时间,多少小时多少分钟。这是从1916年1月1日开始的。当时他26岁。1916年到1972年他去世的那一天,56年如一日,柳比歇夫一丝不苟地记下了他的时间支出。
柳比歇夫每天都要结算他度过的时间,算出这个那个都用了多少小时多少分钟。他忠于自己的方法,这本身便是一个独特的现象。
柳比歇夫的每篇论文,都有“成本”核算。这个核算是怎么做的?原来根本没有专门做过什么核算。他的时间统计法仿佛是一台计算机,自动提供了数据:写一篇文章,看一本书,写一封信,不管干什么,每道工序的时间都算得一清二楚。
他非但自己动手每天统计,还亲自做结算,详细到了无情的地步,什么也不隐瞒,什么也不缩小。不仅如此,他还拟订计划,预先安排好下一个月的时间,安排好每一个小时。
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而生命,最宝贵的是时间,生命由时间构成。
2、时间开销
(1)人生的编号文档
他的文件都编了号,装订成册,好几十、好几百本。学术通信,事务信函,生物学、数学、社会学的教案,日记,论文,手稿,他的回忆录,笔记本,札记,学术报告,照片,书评……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文档记录了他事业与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
柳比歇夫从1916年开始记日记,一天也没有间断过。他的生活历史可以一小时一小时的回顾。他的一切空间和时间坐标都可以复制,某一天他在什么地方,都干了些什么,看了什么书,见到谁了,到哪了。
(2)时间的账本日记
所有的日记都千篇一律,每一天都是一篇短短的明细账,急着当天干过的事,注明用了几个钟头几分钟。没有记叙,没有细节,没有思考。
拿他的日记来看,什么事情也不能打乱这个人规定的工作节拍。
每个月到月底他都要做小结,画一些图,列一些表。到年终,又根据每月小结,做一份年度总结,列出一览表。
3、如何做时间统计
(1)随时随地利用“时间下脚料”
他只是想方设法利用每一分钟,利用任何所谓的“时间下脚料”:乘电车、坐火车、开会、排队……
应当不断挖掘一切时间潜力。明摆着,人不能老是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应当正确利用工作时间。从时间中去找时间。
(2)时间统计法的本质:针对过程的“事件·时间日志”
计划的复杂性在于如何安排一天的时间。计划就是挑选时间、规定节律,使一切都各得其所。头脑清醒的时候应当钻研数学,累了便看书。
应当学会不受周围环境的干扰,用在工作上的3个小时应当是真正做工作的3个小时,不想不相干的事,不听同事的谈话,不听铃声和笑声,也不听收音机……
这个方法之所以能够存在,是依靠经常的计算和检查。没有计算的计划是盲目的计划,就像某些研究所那样,光会做计划,却不去操心这计划能不能完成。
应当学会计算一切时间。
要采用柳比歇夫的这种方法,必须知道一切有效时间,洞察时间中一切曲里拐弯的地方和空白点。这个方法不承认有什么不能利用的时间。所有的时间一视同仁,一样的宝贵。对于人,不应当有什么坏的、无用的、多余的时间。也没有休息的时间。所谓休息,是两种工作的交替,就像是正确的田间轮作制。
他的时间好像是物质,不会无影无踪地消逝不见,不会消亡;它变成了什么,总能查得出来。由于做了统计,他获得了时间。这是最实在的收获。
(3)总结的价值和意义
他的总结看起来挺枯燥,研究起来却很有味儿。
人在一年内能干多少事,能见识多少东西啊!太多了!每一份总结都显示了人有多大的潜力,每一份总结都使我们为了人有那么充沛的精力而感到骄傲。人的精力,如果明智地利用它,能创造多少成果啊!此外,我头一次发现,一年原来有那么大的容量。
除了年度计划,柳比歇夫还把他一生的时间制订成一个个五年计划。每过五年,他就把度过的时间和干过的事分析一通,可以说是做个总的鉴定。
不管怎么说,心灵并没有把做这些总结简单地看成一项自愿的、从实用出发的工作,所以总在探究某种秘密的原因和动机。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有想到是关心自我——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关心和兴趣。是研究自我?真奇怪。他反正是怪人。我们要做到心安理得,最好把他看成怪人:人世间怪人还少吗?
4、时间之镜
柳比歇夫的总结公正客观地反映了过去一年的历史。柳比歇夫的方法,以它细密的网眼,抓住了变幻无常的、老想溜掉的日常生活,抓住了我们没有察觉到的、损失掉的、不知去向的时间。
柳比歇夫以他的总结为镜。这面镜子的水银有点儿特别:它照出来的不是人现在的面目,而是他过去的面目,才过去不久的。在一般的镜子面前,人在他自己的目光逼视之下,总要装出一副样子,装成什么样子倒无所谓,主要的是要装。镜子里照出来的,是他希望的那副模样。日记也会歪曲,不能真正反映人的心灵。
柳比歇夫的方法,推翻它要比理解它容易。何况柳比歇夫并没有把它强加给任何人,并没有推荐给大家使用——它无非是他个人的工具,方便而不起眼。
5、柳比歇夫的时间守则
柳比歇夫不是天才;天才永远是那个促成结果的人。一种事业,总有许多先驱者为之献出智慧,最后轮到一个人来完成它,这个人就是天才。
我之所以对柳比歇夫产生兴趣,正由于他不是天才,因为天才是无法分析的,好在天才也不用去研究。天才只适合于让大家来赞美。至于柳比歇夫,吸引人的是他的秘密,他靠这个秘密得以施展身手。尽管他并没有制造任何秘密,他批驳了他有过人的工作能力的说法。
除了时间统计法之外,他还有几条守则:
1.我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
2.我不接受紧急的任务;
3.一累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
4.睡得很多,10小时左右;
5.把累人的工作同愉快的工作结合在一起。
这几条守则不可能要求人人去遵守,这几条守则是他个人的守则,是按自己生活和自己身体的特点拟订的——他好像在研究自己工作能力的心理特点,在研究最适合自己工作能力的日常生活制度。
他几乎从未抱怨过自己没有时间。我早就注意到,善于工作的人,时间总是够用的。不,最好还是用另一种说法:他们的时间要比别人多些。
柳比歇夫对待具体时间的勇敢精神使我大为惊讶。他善于捉摸具体的时间。他学会了如何同跳动着脉搏的、正想溜走的“现在”打交道。他不怕屈指可数的、日益减少着的余年。他小心翼翼地延长时间,紧紧攥住它,尽量做到不无故浪费时间,连点滴时间都不放过。
6、时间统计法的胜利
柳比歇夫是依靠他那最最合理的方法一手造就了自己;他创造了他的方法,他通过他的方法证明,如果把一切才能集中用到一个目标上,可以取得多么多的成就。只要连续多年有系统地、深思熟虑地采用他的方法,可以超过天才。
他的漫长的一生,没有重大的偏差,确认了他的方法的胜利。他在他自己身上做了实验,得到成功。他的一生,是按照理智的法则安排的楷模。他学会了保持稳定的工作精力。他的方法有益于他的身心。
1、一个一生都不断成长的人
他的要求不同——他要求真正的道德,也就是说,要求一个人能独立地提高自我修养以提高道德水准,要求一个人不是把遵守道德准则看成墨守成规,而是把它看成一种克制和提高自我修养的过程。他明白,这样的人永远是很少的,但其人数总是能保证人类在道德方面的进步。
在他紧张的精神生活中,他崇敬的英雄、他喜爱的人、他的表率都在不断变换。仔细去考察这种变化,该是很有意思的事。对于柳比歇夫,任何时候都不能说他已经“成为”怎样一个人,他永远正在“逐步成为”怎样一个人。
他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变化,他总是重新考虑,不断提高对自己和理想的要求。时间统计法帮助了他,或者是迫使他……
2、自我认识的道路
他不期待别人的赞扬,他学会了自己对自己做出公正的评价。时间统计法提供了客观的指标,能说明他的情况。他在1963年骄傲地记下了2006小时30分钟的工作记录,这是他的最高纪录。平均每天5小时29分钟。而战前,每天大约4小时40分钟!他清楚地了解这些数字的真正价值,他给自己规定了定额,他拿着秒表监视着自己,他自己奖励自己,自己惩罚自己。
(1)简朴生活:超过最低必需品限度的东西,他都不要
时间统计法为他创造了高度理智和健康的生活。它——他的时间统计法,使他如此繁忙,以致他很容易忽视很多日常饮食起居方面的不利条件。它使他轻松地、宽宏大度地去忍受人们所做的一些蠢事以及公务中的例行公事和杂乱无章,而不去同人怄气。因此他心神安宁、神经健全。
(2)保持独立的考验
人们把他当作怪物。他也不拒绝这一称呼。苏格拉底也曾被人当作怪物,顺便说说,这完全符合苏格拉底性格的本质。柳比歇夫懂得,一旦独树一帜,就不可能很快得到人们的理解。无怪乎奥斯卡·王尔德说过:“当人们马上同意我的意见时,我就觉得我的意见是不正确的。”
(3)时间统计法的标尺
他写的东西像是为自己写的,他用自己写的东西衡量自己。大部分名目繁多的论文都是为别人而写。从事写作是为了教导别人,而不是为了理解自己和在内心进行自我教育。
(4)如果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
大多数人不想试着超越自己可能性的极限;他们一辈子也不想试着了解他们能干些什么,不能干些什么。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他们力所不能及的。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有句话:“决定人的精神品质的,不是他的行为本身,而是他的意图。”
柳比歇夫通过他独创的时间统计法做了研究和试验:试验在写、读、听、工作、思索等各方面,他到底能干多少,怎么干?他不让自己负担过重,力不胜任;他总是循着他能力的边缘前进,他对自己能力的掂量愈来愈精确。这是一条永不停顿的自我认识的道路。
3、超越自己的可能
柳比歇夫并没有建树丰功伟绩,可他建树的要比功绩的意义更为重大——那就是过得很好的一生。
(1)他为什么有那么多时间
超越自己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以柳比歇夫为例来判断,不仅在紧急的情况下,而且在所有的情况下,人都可以超越通常的可能性来工作。
我们这部书的主人公不但睡得多,不开夜车,他还经常从事体育活动,至于领略山河景色那就更别提了。他对生活的乐趣,享受得要比我们多得多。
柳比歇夫的方法可以节约原有的时间,但不能增加额外的时间。关键甚至也不在量上:柳比歇夫的时间获得了不同的质,并且可以认为他同时间之神建立了某种私人的关系。
(2)对待时间的态度
时间的奇特早就使作者感兴趣了。例如作者发现,幼小的孩子对时间的流逝感觉很迟钝。人对时间的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强烈、逐步敏锐起来,到了老年——有生之年愈少,时间的脚步声就听得愈真。
大多数人对时间都持有自己的态度,各不相同,而柳比歇夫对时间的态度格外与众不同。他的时间不是取得成就的时间,他摆脱了赶过别人,夺取第一,超越什么,获得什么……的愿望。
他热爱时间,珍惜时间,不是把它当作工具,而是把它看成是进行创造的条件。他对时间十分虔敬,同时又体贴入微,他认为时间对人们如何使用它并不是无所谓的。时间不是个物理概念,不是时针的转动,而像是个道德概念。
在他看来,浪费时间就好比夺走科学研究的时间,就好比滥用和抢走自己的服务对象的时间。他坚信,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不能乱用到怄气上,不能乱用到竞争角逐或满足虚荣心上。在他看来,对待时间的态度是个道德问题。
柳比歇夫的时间如水晶般晶莹、匀称,使人为之惊叹不已。几十年的时间可以一眼看透,在漫长的岁月里,没有丝毫模糊之处,也没有禁区。在我们的时代能这样坦率地度过一生——这是罕见的事。
(3)过得很好的一生
柳比歇夫并没有建树丰功伟绩,可他的建树要比功绩的意义更为重大——那就是过得很好的一生。这一生的奇特性和神秘性就在于,柳比歇夫把一生中的特殊现象看成自然现象,也许这确实是自然的理性生活。
柳比歇夫在这个世界上能活多久,这是他不能决定的,可是他,作为一个人,能有充分价值地生活多少时间,却正是由他决定的。他也做到了最充分地施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身上的宝贵品质,吸引着人们,使人们倾慕他。这也是他的时间统计法的结果,如果你同意这样看的话,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这样。
人们读完这本书以后,感觉到了他们并不是像应该的那样生活,所以竭力为自己辩护,竭力回避正视事实,于是慌忙抵抗,说时间统计法束缚自由了,压制激情了,有把人变成机器的危险了等等。
时间统计法不会扼杀灵感,因为人适应它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一切可能性。每个人能做的,比他所做的要多得多,我们还没有达到一个人能够达到的限度的一半。人的精神潜力在很大程度上还原封未动。
总结
看来应当由每个人自己来制定自己的时间使用法,但不管怎样都应当深思一下自己的生活在怎样度过。
如何能做得更多、更快、更好——如果只用这种观点对待时间统计法,那么得到的好处也只是附带的。这自然也很好,但还不够。关键在于一个人希望从生活中得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