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他人&自己的互动中治愈
(一)集体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也是时代的产物。
农村在消失,城市里没有家族和部落的概念。农耕社会的基础单元是村庄,这样的集体部落有天然的安全感,而城市却没有 。对这种集体生活的模拟,在学校、教堂、俱乐部中还能找到。这些地方的氛围轻松、平等、互相尊重,有最原始的安全感。在这样的集体中,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能收获最自然的快感。所以,学校、教堂里的生活可以重塑一次人格。
计划生育也是原因之一。没有提倡计划生育前,每个家庭都有好几个孩子,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的,可以从兄弟姐妹和小伙伴那里得到。那时候的重要他人很多,从每一个人那里获取一点点,就能满足个体精神连接的需要。所以,那时的孩子都是有安全感的。而现在的家庭里普遍只有1—2个孩子,小伙伴也严重缺乏,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也就成为必然了。
最后,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交流更便捷,但这也造成了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的割裂。和重要他人相互陪伴的时间越来越少,这远远不能满足情感维系的需要。
(二)玩耍疗法
自我觉知、清醒催眠有诸多局限。修复断裂的连接,效果是根本性的,但重要他人可不是轻易能遇到的。相较而言,玩耍疗法不仅容易操作,而且治愈率高,见效快。
对儿童来说,嬉戏是本能的冲动。和嬉戏具有同等地位的还有饮水、呼吸。本能是客观存在且不可遏制的,且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消失。所以,不仅儿童需要嬉戏,成年人也需要。
玩耍会让肌肉充血、饱满、发热,整个人变得兴奋。但玩耍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肢体练习,玩耍和嬉戏是以过程为主的,不带有任何目的。如果运动需要强调“坚持”,那就已经不是玩耍了。嬉戏必须要有小伙伴一起才行,只有同伴之间的交往,才能引起对自我的探索,并提高对外在世界的感受能力。
抽空约上小伙伴一起去玩吧!玩啥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玩耍的过程中释放本能,放开玩,尽兴玩。
(三)生理能量池
体质会决定精神品质。有些不安全感的案例是治不好的,因为案主本身就是焦虑体质——天生血糖偏低,心率过速,肌肉乏力,自主神经紊乱或容易心慌。体质可以影响人的精神,甚至人种的精神。MMPI(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中的抑郁量表和精神分裂症量表的测试结果表明,东方国家的测试得分会明显高于西方的。
心理学家借用物理学概念来解释这一现象,认为人有精神方面的能量场,能量场强的人会感受到安全,能量场弱的人会恐慌、焦虑、抑郁。
身体能量会影响心理能量场。当身体能量池溢满,人就会有冒险精神,能坚忍不拔,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血气旺”,这就是青少年喜欢冒险且固执的原因。与之相对的就是“精血不足”,没有充足的身体能量,人就无法坚持和努力,缺乏勇气和安全感,害怕改变,恐惧未来。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运动来提高精神品质。深呼吸就有调整机体节奏、改变身体能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