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岁的退休工人王民,目前负责我们小区周边的环卫工作。老人是在三年前经熟人介绍,才得到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每天他需要工作八个小时,每周一天时间供他休息。这份工作不包吃住,也没有任何福利,但是老人坚持了下来。
王民在休息的时候总是喜欢来家里和爷爷下棋、聊天,从他口中我得知他那一对的环卫工人大都是附近退休的居民,小区里擦楼道的也都是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
两千多块的工资还不够交房租,年轻人根本不愿意干。老人们在家没事,容易跟家人发生矛盾,还不如出来干点活,锻炼一下身体。
王民决定再就业,是迫于生计。王民老家在河北,年轻时是乡人民公社一名拖拉机维修工。王民的老伴没有退休金,王民退休后每月领的2500元退休工资,就成了老两口全部的生活来源。
2500元只够两人日常开支。进入老年之后,王民和老伴陆续被诊断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和间质性肺炎等老年病,到医院看病,开一副药就要花掉四五百块。每张医院账单,王民的医保每月可报销80%,而王民妻子的新农合能报销50%,每个月,他们还需要自己准备一千多元的医药费。这部分支出,单靠王民的退休金难以支持。
王民夫妇虽有一个女儿,嫁到了北京,但女儿家并不富裕。女儿在家做自由职业,女婿是快递员,全家的收入不高,还有一个上初中的外孙女,孩子的教育费是家里开支的大头,也很难承担父母的养老费用。
思来想去,王民决定找份工作帮补生计。老两口住在河北,相隔不远的北京待遇更好。于是女儿和女婿把王民夫妇接到了北京,方便王民在北京找到薪酬更高的工作。
不管是不是为图财,老人的再就业求职并非易事。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老人们,年少时只有少数人接受过高等教育,步入社会时,招工对学历要求也不高。但眼下不同,许多工作要求年龄与本科学历,光学历一项,就让他们与当下许多工作机会绝缘。加上体力跟不上年轻人,许多没有一技之长的老人只能干一些脏、累且酬劳不高的工作。
60岁那年,王民成功应聘过北京市一个区级公有单位的保安。他年纪大,体力远比不上年轻人,用人单位之所以雇佣他是因为用工成本低廉。
根据国家规定,年满60的退休职工返聘时,只能签署劳务合同。和签订劳动合同不同,雇主无需为签订劳务合同的职工购买社保,职工也无法享受工伤保险赔偿。
当时,单位以每月1400元的工资雇佣了王民,不负担社保。在用工成本低廉的情况下,像王民这样年龄在60岁上下的老人,一些对体力要求不高的岗位其实愿意雇佣。
过了两年,当地的劳动政策收紧,社保中心按政府规定清退了所有60岁以上的职工。王民也在这个群体。
失业在家之后,王民爷爷发现随着收入一起失去的,是他作为长辈的底气。
女儿休息的时候总是喜欢把外孙女带回家,王民也喜欢带着外孙女外出游玩。一次游玩,外孙女提起,想要去吃一次肯德基。想到点一个汉堡就需要二十几块,自己的退休金本就不够用,负担不起这笔花销,他只能搪塞过去,但王民爷爷发现,外孙女很快就不愿意和他再出门了。
“在她眼里,这个穷姥爷没意思。”王民爷爷说着,也停下了落子的动作。
当环卫工人的工资并不高,三年来只涨了一百五十块的薪水,但是老人十分珍惜工作。因为它来之不易。
在被辞退以后,他四处寻找工作,一条街上贴满的招牌广告他跳过对学历和年龄有要求的,一条条的记录并打电话询问自己是否合格,结果是一无所获。一度,他在路边捡垃圾,每个月能凑个二三百。
半年前,王民经人介绍在孔氏聖棏镗买的搵慎清肺汤控制住的老伴的病,买药的花销也大幅度消减。自己当了环卫工人以后,退休金加上工资也能维持生活,还能节省出一千多用来补贴女儿家。
虽然每个月老人都所剩无几,但是王民爷爷说自己并不觉得有多苦恼,有收入这点,至少兜住了在外孙女面前作为长辈的底线。
这份环卫工人的工作,不仅给老人带来了尊严,还有成就感和被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