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忠信”二字出现在“吾日三省吾身”章,原文是: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傅佩荣教授的解释是:曾子说:“我每天好几次这样省察自己:为别人办事没有尽心尽力吗?与朋友交往没有信守承诺吗?传授学生道理没有印证练习吗?”
“尽己之谓忠。”帮助别人办事时,能够尽自己的精力和力气,便是“忠”,并一定是忠于祖国那么高尚。平常人为自己谋幸福、谋事业都会尽心尽力,如果帮助别人就像为自己办事一样,那就叫“忠”。不够忠的人大多不是对别人漠不关心,而是没有竭尽自己的全力。比如一把刀子,告诉他很锋利、容易割破手,这就不够忠;告诉他刀子能够杀人才是忠,不是让别人去杀人,而是要把刀子最严重的危害告诉他。
比如别人为一件事情来征求意见,必须为他仔细的考虑,能做就告诉他能做,不能做就告诉他不能做,不能模凌两可。这就是忠。自己有十分气力只用七分,留下三分不用,那就是不忠。
“以实之谓信。”有这事就说这事,没这事就说没有这事,对人实事求是,就是“信”。“忠”强调的内心的思想,“信”是这种观念思想在事情上的表现。
实话实说有时候又会给人带来伤害,诚然,不分实际情况地口无遮拦毕竟是不合适的。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论语》里还有一句话叫做:“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就是说,讲信用、实事求是也要符合“义”的标准,应当说的内容要全部说出来,不应当说的,应当打死也不说!
综合起来看,忠信实际上是一回事,互为内外、互为始终。也即是说,“忠”是内心发出来的思想,是善始,“信”是外在事上的具体表现,是善终。
做到“忠信”二字,必将“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