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伟大的中华传统文化里有一句话:“棍棒之下出孝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人传统的教育理念是:以父母为权威,严厉管教。
前几天在一个群里面看到大家讨论自己父母的教育。
有人说:“我从小到大都必须听我妈的话,这个不可以做,那个不允许碰。稍不留神就一顿臭骂,挨打这事我也经历了不少。后来我变成了‘乖乖女’,不敢有自己的梦想,不敢有自己的主见。所以,三十多岁的今天,一事无成,觉得自己好失败。”
瞬间群里一片哗然,立刻有好几个人都表示经历雷同。
“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我觉得还应该加一句:还有你父母的影子。
2
前段时间好评如潮的电影:《摔跤吧,爸爸!》大家看到了一个为了改变女儿命运而付出极大的可敬父亲。可我看到的另一面是:在爸爸的严厉管教之下,在人生大事面前面露怯意的女儿。
著名钢琴家郎朗,在全职父亲的严厉管教之下,完全没有童年不说,甚至连与妈妈见面都被制止,认为那样会让他分心。虽然他如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是,他的内心残缺的童真和爱永远也补不回来了。
那些被父母严管下长大的孩子,有多少个能成为世界冠军?又多少个能最后像郎朗拿童年换取得了大成就呢?
3
这种父母的爱太沉重,压得孩子无法自由地呼吸。其实,现实中很多案例告诉我们:“棍棒之下出逆子”的概率更高。
用打骂方式养育的孩子,也许会快速屈服。但不入心的管教是解决不了根源问题的。
长期使用打骂的高压管教,孩子要么被打压得性格懦弱,没有主见,行动力差;要么反道而行,与父母的压力对抗,变得暴躁反叛。
用父母权威压制孩子的做法,其实是快速消耗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只剩下“威”,没有了“信”。
明知道这招不好,可为什么很多家长会不由自主的首选这种管教方式?
因为孩子不听话,不受自己控制。拿孩子没办法,又不懂得有效的管教办法,甚至连自己的情绪都不会控制,选择这种方式简单粗暴,立竿见影。
直白一点就是:拿孩子没办法的父母,只能拿自身优势来强势镇压。听起来,跟强权恶霸还真有点类似。
4
给孩子温和而坚定地管教,不进行强权镇压,会有怎样的效果?
你会看到一个温和而积极正面的孩子逐步蜕变。
因为这种管教是一个积极正面的力量,它能够将正能量有效地传递到孩子身上,使得孩子朝我们希望的样子成长。
如果你在孩子犯错或者不受控制的情况下,心平气和地把孩子带到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用温和而坚定的目光和语气,要求他讲述事情的因果,及自己的想法。
待充分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之后,再表达父母对事件采取的态度,并在整个过程不吼不叫,不急不燥,态度明确。孩子才能在父母平和态度的感染下,放下戒备,袒露心声,从而更容易接纳意见。
这种温和的力量能够塑造出一个阳光自信、积极乐观、谦和懂事的孩子。
因为温和而坚定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一定是互相信任,亲密无间的。
而因为信任,更容易进行有效沟通;
因为充分沟通,更容易进行正面引导;
因为有效管教,更能够让父母对管教充满信心;
因为父母的信心管教,才能带来孩子的积极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