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我很羡慕那些回忆起学生时代的时光,就一脸向往的朋友,因为我经常使劲儿地想,也想不出什么印象深刻的画面。
这可能跟我从小是「转校生」有关,小学我转过3次学校,在我适应了第三个学校的生活后,中学却去了一个与大家志愿都不一样的学校,高中学校的选择亦是如此。转过学的人都知道,转校生是最容易被孤立、被欺负的一拨,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我在选择性地遗忘,遗忘那些回忆中痛苦的部分,而我的学生时代并没有什么快乐可言,所以才导致的我没什么记忆的?
#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把我沉寂的记忆伤口一下子剌开,在鲜血汩汩流的同时,连着带给我造成阴影的回忆一起涌上来——
小时候瘦小且黑,身体很不好,冬天经常要穿特别厚还会手脚冰凉,我还不喜欢那些笨重的羽绒服,所以给我买衣服特别不好买,一次雨过天晴,还有些泥泞,我穿着新买的羽绒服格外高兴去学校,被同班的男生揪小辫,在我反抗之后,他跑到泥泞的地方使劲用脚踩泥巴,然后一脚飞出去,那一瞬间我看到了满天的泥巴,紧接着我的脸上、头发上、新买的羽绒服上全部落满了泥巴点,我嚎啕大哭,只得回家重新换上旧羽绒服,赶去上课,迟到又被训。
刚转过去学校第二周,我发现抽屉里被塞满了纸屑,书本全部不见了,最后在操场的垃圾桶里我找回了自己的书。
跟我一起放学回家的女生,要走了我爸给我新买的连环画、故事书、文具盒等她喜欢的东西,还得听她指导我应该怎样做人,但我都不反抗,因为我害怕失去这个难得的朋友。
……
一直到现在,我认同孩子是天使这个说法,但我从不认同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暂且不论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还尚未学会掩饰自己的恶意。
在孩子的世界里,由于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他们所做的事情是没有依据的,所以很多霸凌的行为都是无缘无故的。并且他们霸凌的目标很容易对准与他们不一样的同伴。我曾经为了不让自己显得不一样,试图去学习当地的口音,穿与他们一样的衣服,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慢慢地才开始融入他们。
后来我有了解到那几个欺负我的同学的情况,跟他们所在的家庭环境也有关系,比如:父母的棍棒教育、父母之间的暴力行为等,这些就牵扯到了被欺负的对象,对于你们,我站在曾经的受害人角度想要说几句:
首先,在被欺负时,一定要打回去。不要以为:你若忍着,便是晴天。其实你不忍,也是晴天。你一直忍,也并没有快乐起来,还不如痛快与其干一场,即使你打不过,也要打。打不过十下,打一下也要打,这是一个态度,你要让他们知道你不是那么好欺负的,这会让他们下次欺负你时,有个三思的过程。
其次,一定要向你信任的人寻求帮助,比如:家人、老师等。那些欺负你的人如果是受家庭影响的话,那么在Ta的认知里,暴力行为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Ta并不会意识到这些行为有哪些不对。当有另一个成年人告诉Ta这么做是不对的,给别人造成了哪些伤害,并且会受到惩罚时,才会让Ta意识到自己行为的欠妥之处,你也会避免被再次欺负。
最后,承认「自己被欺负了」这个事实,承认过去发生的事情,认清它带给你的影响,你才能尝试去解决这些负面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很多校园暴力事件开始在网络上曝光,不仅让我们意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意识到了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犯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常态,这是一个他们不断地试错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家长和老师的良性引导显得尤为重要;曾经受欺负而留下阴影的你们,也要勇敢说出自己受到的伤害。伤害不是礼物,主动去解决伤害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让伤害成为你人生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