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是年末了,这对于已经出来工作的小伙子和大姑娘似乎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阶段。
因为每逢这个时候,催婚似乎是个永远也逃不掉的话题。
家里的三叔公六姑婆八大姨你老爹老母会整日在你耳边絮絮叨叨,更有损友带着“王子不急太监急”的心态聊天的时候三句不离“赶紧结婚吧,希望你幸福。”
家长们呢,就像买了一台收割机,今年秋收机器突然瘫痪了,心里惴惴不安的他们整日连环夺命call:“儿子啊 ,有没有女朋友啊,有的话别藏着掖着啊,过年带回家给爸妈看看。”
这个时候的儿子们想必是抓破了脑袋,也想不出个应对的招式,用我朋友的话来形容此刻的心情就是“恨不得立马上街高价收购母性未婚女士用车拉回家给他们慢慢挑”。
他用了“母性"和"拉”这几个字眼,我顿时笑出了声音。
不知道为什么听到那话,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位粗胳膊壮臂的汉子正驾驶着一辆残破不堪的大卡车,上面载满了正前往屠宰场的嗷嗷叫嚣的母猪。
笑完后,站在女性的立场,避免把自己陷于不仁不义,我立马狠狠地给了他一个大白眼。
近日啊,就有同学跟我说有一个同事对她颇有好感并发起了追求,而她也是发自内心觉得那男人是一个体贴的男人,认为值得依靠。
但是她无意间听到别人说他是一个十足的花花公子,货真价实的中央空调。
于是她迟疑了。
她说害怕在日后的相处中发现他真的会如别人所说的那样:自己的男人脚踏两条船。那该怎么办。
当时我的脑海里立刻闪过一个想法“傻呀,当然是头也不回的开走自己的船,让他失足淹死海里啊。”
纠结的她问我,要不要继续去深入了解这位男孩,给彼此一次机会,给自己一个机会,给父母一个交代。
我跟她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这道理很多人都懂。
如果不想在日后相处中看清某个人的真实面孔后,对他各种评头论足各种不满意,那就不要在你还没真正与他长时间相处前,就选择深信他,就选择肯定他。
我也只好建议她还是得相处久一点再考虑进一步发展关系。
其实,很多时候,你觉得一个人好,这只是肤浅的感性认识 ,要知道女人的第六感也有不听话的时候,又或是青春荷尔蒙作怪让你蒙蔽了双眼看不清虚实。
人,就是一个深藏不露的高级动物,令人难以琢磨。
对于交朋友又或是寻找恋人,我建议一开始就应该选择合得来的人。
所谓的合得来,对于我来说就是三观相近。
在相处的过程中谈论什么能够不谋而合,在相处的过程中就事论事能够不言而明,在相处的过程中能够彼此心照不宣。
简单来说就是,三观合,即可在一起,三观不合,即不可在一起。
就比如说,我们外出吃饭,跟倒水斟茶的服务员说声“谢谢”,这本是理所当然的事,几岁孩子都懂的事,而你却觉得所谓的“谢谢”不过是矫情罢了。
又比如说我外出选择坐公交而没有打车,是因为我觉得没必要不值得,而你却觉得我很抠门,一分一毫都得记着。
再比如说,我们外出旅行,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我选择住五星酒店那是因为生而为人,我也想享受一下高级服务,满足一下自我需求,而你觉得这不过是装逼罢了。
其实我也可以选择住几十块的青年旅馆,那是因为我觉得我只是需要一个住宿的地方。
直白的说,就是我俩三观不同。
好吧,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
这个时候,你的名牌已经被我撕掉,上面是大写的“朋友”又或是“情人”,三观不同再也不见,你已经彻底在我的交友圈“out"了。
其实,真正的装逼不是矫情,也不是抠门,而是逼格,逼格才是发自内心最高境界的装逼。
这些年来,我从不相信什么狗屁性格互补原则或是三观互补,一静一动,就是好。
我觉得所谓的互补性格往往是日后相处矛盾冲突的起源。
当然这是鄙人肤浅的自我认识,我不能强求你接受我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我说话的权利啊,哈哈。
记得马克思老师说过,两个人的相处,它就是一个自愿的,自动淘汰的过程,朋友的聚会, 你没有什么地位你想知道你的价值,看看你身边的朋友,选出五个你最好的朋友,他们的平均价值就是你的价值。
我的好朋友大多数都是老师,所以我的价值是老师,这也是为什么医生的朋友是医生,老师的朋友是老师,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道理也不过如此。
其实回过头来看,一个人选择另一个人作为自己心爱的人,或是作为自己的至交好友,和彼此灵魂的契合度真的没有多大关系,和你们的生辰八字也没有任何线性关系。
更多时候只是“刚好遇到一个差不多的人”罢了,而这个差不多的人,他刚好和你有着相似的三观。
无论在什么时候你们都能get到对方说话的点在哪,你们一个眼神的交流就能洞察对方的内心世界,你们心中的哈姆雷特不会大相径庭。
生活在这个群居社会我们总免不了认识陌生人,社会是一个整体,你也不可能孤独终老,我们终将要去爱人和被爱,所以我们更要学会与人相处。
人与人的相处,无论是朋友还是恋人,我想最要紧的就是处的来吧,如果两个人处不来,你们根本无法愉快的玩耍,更无法成为亲密无间的恋人,你们最终都会背向而驰,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生而为人,结婚是常事。
要不要结婚是一回事,要不要响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二十出头的你,万万不要迫于家长的催婚压力就将就你的对象,将就你的下半生,更不要受那帮被贴上“2015第一损友”标签的家伙捣鼓:“快点结婚吧,希望你幸福。”的影响,说得好像结婚了就可以幸福一样,结婚和幸福一直都是两码子事。OK?
更不要受前些日子微博很热门的那个“一个月后2016温馨提示”表格影响,这无疑是给人生添堵,是毫无根据的瞎掰,对此我是嗤之以鼻的,只能够把它当作饭后闲谈话题。如果真按照这个标准,我想周围人都在家里专心造人了,还上什么学,谈什么恋爱,上什么班。
当你一个人也可以很好的照顾自己,生活的多姿多彩,没有社交障碍并且事业平步青云,有领导的赏识,那你的父母也会一样的安心,这也是一种交代也是对父母的孝顺,而不是你委曲求全结了婚生了一大堆猴子,过着自己不想过的生活。
有句话说,不该在一起的人总会走散,该在一起的人怎么也拆不散,这是真理。
所以,世界那么大,你才二十出头,谈恋爱固然必须,但别急着结婚生猴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