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新区各级领导干部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相关内容,积极掀起学习热潮,并结合实际工作推进落实。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广大居民群众生活在基层,居民群众诉求产生在基层,社会矛盾问题主要发生在基层,基层是社会治理的重心所在。更好地联系服务群众,及时了解掌握居民群众的诉求呼声,组织带领居民群众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问题,是新时代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工作。基层在国家治理总体格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作为治国安邦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
与群众直接打交道的基层既是党的执政基础所在,又是社会治理的重心,更是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前沿阵地。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要求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目标和方向已经明确,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需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协同努力,发挥智慧。首先,要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区域统筹、条块协同、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格局。其次,要高度重视居民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创新组织动员居民群众的形式路径,切实做到社会治理为了群众,社会治理依靠群众,社会治理的成果由群众共享。最后,坚持良法善治、价值引领和科技支撑,在推进基层工作中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积极有效运用新“枫桥经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切实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积极有效防范、化解各类影响群众利益和社会安定的矛盾和问题。
由此,抓住推进基层工作的关键要领,夯实基层治理基石,构建基层社会发展新格局,努力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更好满足基层群
党的基层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必须持续不断地改进和优化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引导群众的路径方式,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党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领导。居民群众是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主体,必须把居民群众摆在基层社会治理最重要的位置,切实解决好为谁治理、靠谁治理的问题。良法善治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保障,要根据居民群众的诉求、呼声、意愿,确保基层社会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进行。文明共识是基层社会治理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只有坚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提升人的素质,进一步丰富基层社会治理的共识,最终形成基层社会治理的共同行动。现代科技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支撑,基层社会治理要积极主动广泛应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云存储等现代科学技术,推进整体性政府的建设,降低信息流通和社会治理成本,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率,确保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沿着正确轨道前行。
(新疆阿勒泰第地区富蕴县委组织部 冶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