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茶记

      这几天总是下雨,今天中午好不容易天放晴了,决定去邱城山茶园采茶,那边的茶树是群体种,因产量少,已成半野放状态,对外开放采茶,此地的茶园相对来说已是生态茶园,所产茶叶可归绿色食品。

      邱城山是古代温山茶区之一。陆羽在《茶经》里记载:乌程温山出御荈。史书称:早在晋至南北朝时期,温山一带生产的茶叶就已经作为皇室的御用贡品。“温山御荈”是浙江最早的贡茶,也是全国最早的贡茶之一,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这几年,几乎每年都来采一次,一般在清明后,谷雨前。清明左右不去,那是茶山主人采茶的时机,等第一二波采完,再去,在谷雨时节,茶叶虽持嫩度稍欠,但内含物质更为丰富。做红茶,半开面的都是可以的,这样做出来的茶滋味更醇厚,香气层次感强,发酵到位,可出花香果香甜香。

      上午还有点小雨,中午出太阳放晴了,虽然半雨的天气采的茶叶会影响品质,但气象显示接下来的几天都会有雨,只有今天有半天太阳,拿上篮子,和母亲驾车前去。对于此项工作,母亲比较积极,我是纯粹的兴趣爱好,而母亲从小就是采茶制茶小能手。

      记得小时候,村里几乎家家都有茶叶墩,或竹林边,或塘埂地埂上,或桑树地边上⋯⋯我们家种在屋后隔着小树林和一条水渠的大土墩上,家里大人称之为“秧田墩”,估计以前是用来育菜苗的。我有记忆起上面植满了茶树,中间有两棵桃树,墩边还植了三棵枇杷树。这种茶树与果树间种的方式,和洞庭山碧螺春茶园相似。

      小时候不喜上幼儿园,春季时,母亲就让我跟她去采茶,我有一个专门采茶的小杭州篮子,不采满不让回家。而且回家还得帮忙烧火炒茶,记忆里最挥之不去的是母亲炒茶时的香味,特别是在最后撤火慢烘时,香气慢慢弥漫整个灶房,小时候是陶醉,现在显然是治愈。

      与母亲聊着童年采茶的趣事,听着母亲用草鞋培育茶苗的古老种植方法,不一会儿来到了邱城山脚。停好车,穿过马路就是邱城遗址的广场,晚樱的花瓣如粉雪一般铺洒了石板路,入口处,刻画了距今6000年文化遗存的地面浮雕上也撤了些许,落英缤纷,残花已道尽了春的尾声。


      远处复原的邱城城墙耸立,想像在漫长岁月里,城门出入了无数的足迹,“吴越争霸”在此上演;项羽曾从此率军北上,金戈铁马奋起反秦;亦是古代茶人历经千年的贡茶研制地之一⋯⋯沿着木栈道一路上山,山路平缓,我们这儿无高山,二十分钟左右就到达了山顶。入眼是两片不大的茶园,前后山都有。石阶路隔开两边,一面有个小广场,上面立着赵孟頫与管道升的石像,前面石台刻写了管夫人的《我侬词》。茶园顶上还建了茶亭,上到最高处的吴亭,可以远跳太湖。兴致来时,可以约三两好友布上一席茶,亦是趣雅之事。


      风景甚好,母亲把带来的水和外套放在树下,那里已经放了很多外来采茶人的东西。带上遮阳帽和套袖,进到茶垅里采茶。来这里采茶的人很多,几乎每垅茶叶都有一两个人在采。我观察了一下,茶叶已经很稀少了,被采的稀拉拉一片,芽尖尖更少,很多已半开面或全开面了。不过没关系,不怕扎手,把老枝拉开来,里面有一些别人没发现的可以采。快谷雨的茶叶不讲究,特别做红茶,小开面的滋味更醇厚。

      母亲很有耐心,可惜她老人家出门忘了带眼镜,不太看得清,但她会从垅头到垅尾,一路慢慢采过去。而我还是像小时候那样,挑多的和嫩的采,而且怕晒,沿着竹林边采,时而喝水,时而游荡,又脱衣又穿衣的忙个不停,就是不见篮子的茶叶堆起来。母亲看着我笑骂起来,我一点也不在意,继续霍霍。我这个老阿姨,此刻的快乐无与伦比。

      群体种的茶树比较难采摘,特别这些野放状态的,还好有一片前两年有修剪。群体种茶树是通过有性繁殖自然生长和演化而来的茶树品种,茶树通过自然杂交和种子繁殖的方式繁衍,每株茶树都可能展现出不同的生长特性、茶叶大小和风味特征。原生茶品种对地方生态环境充分适应,多样性的植株产生了独特的茶叶风味。老家的茶树长了100多年,还是可以满足一家人的口粮茶需求,可惜前几年村子征地拆迁,茶树尽毁,本来想移植,但因种种原因没有成行,后来村里人说被大挖机没几下都填埋了,当时我的心情难以言喻。明代许次纾在《茶流考本》中提到:“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只能以古人的观念来安慰自己了。

      太阳慢慢大起来,不想母亲太热,我喊着母亲回家,母亲手速飞快的采了几把,拿着篮子从茶垅间慢慢上来,回头还不舍的揪几下。我默默地笑了,这老太太真可爱。

      我们互相比着谁采的多,听着母亲嫌弃的笑骂,我看着她被太阳晒红的有着岁月痕迹的脸,在她不注意的时候,把她的茶叶倒到我的篮子里,然后我像一个占了大便宜的小女孩,开心的跑到前头去了。老太太把凉帽摘下来丢向我,腿脚不是很好的她,此刻却有种健步如飞的感觉。

        阴凉的小道,山风慢慢吹走了身上的热气,我们带着差不多二斤的茶青急急开车回家。鲜叶在密闭的车里已发出青香味,这个茶叶不错,青气不浓。

      到家后,我和母亲一起拿出大篮子和篇,把茶青薄薄地摊在上面,正好按合适的厚度铺满,接下来是一个数小时到十几小时不等的萎凋过程,在家里进行自然萎凋,让鲜叶得到很好的物理转化,让其水路通畅走水。按照老师的说法过一会轻轻翻动一次,令其可能产生花香。经过一段时间的萎凋,到晩上,整个大厅都是茶青特有的青香,隐隐有花香产生,睡前翻动最后一次,然后让其静放了一夜。气温低应该可以萎凋时间长些,不管了,这样可以睡个好觉。


      其实在傍晚母亲已急不可耐地想要揉捻了,好在我制止的快,及时拯救了这拨青叶,母亲笑着收回她痒痒的大爪爪,又把青叶放回到原处。

      经过一夜,等我下来,我闻到了馥郁的花香,老妈已经在揉捻了。还好经过长时间的摊掠,叶片应该萎凋到位了。红茶的萎凋非常重要,成品红茶的品质,萎凋占百分之五十以上。

      手工揉捻了个把小时后,差不多可以发酵了。我让母亲拿出一个自制小布袋,把揉好的茶叶全部放进去,进行打包发酵。这次使用自然发酵,不用人工条件干预,比方说温度、湿度等。把茶叶包放在透气的篓子里,上面盖上干毛巾,然后放进开着一扇门,相对通风的房间里,让其进行慢慢地氧化反应。这是一个比较慢长的过程,特别这次是用的自然发酵,成不成功全靠天意。

      茶,游于艺。翻着花样的玩,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当然有欢喜也有不尽人意,但整个过程是快乐和兴奋的,心中有爱,眼里有光,也许这就是热爱的力量。

      吃过晚饭,在去上晚班之前,我来到房间,检视一下我的作品,发挥的如何。这感觉像是在开盲盒,气味会决定作品的成功率。

      当打开门,那满屋泌人的花香扑鼻而来时,我震憾了,惊喜的同时,更是淘醉于心。好满足的味道,这是纯粹的大自然转化而来的赠予,不同于以往用湿布发酵的气息,这次是纯纯的清雅花香。

      内心稍有澎湃的我,轻轻地给茶包再裹上一件干净的衣服,把通风的门关小一点点,然后慢慢地退出这个空间,期待它的下一步转化。整个过程仿如在照顾入睡的婴儿,生怕惊扰她美好的梦乡。

      出了门,我双手合十祈祷,我的亲爱的茶茶,你一定要好好呼吸,慢慢转化,数小时后,我再来看你,期待你的进一步蜕变。

      想着一样东西,时间会过得很快,不一会儿就到了下班时间,我骑着小毛驴赶回家。到家放下钥匙,第一时间去看茶叶的变化。进门屋里的香气又变了花香间有淡淡的果香和甜香,好闻到起飞。

      打开布包,看了一下,发现还有很多青张,没有干预温度、湿度,茶叶的氧化很慢。这时好纠结,如果马上干燥,怕它没发酵到位,但半夜我肯定会睡死。老妈看了看我,让我放心,放一夜没问题。于是,我下决心先不干燥,让它再自由呼吸中再尽情释放自己,就当做实验了。

      我把外面包裹的衣服去掉,轻轻翻动了一次,然后把茶叶放在温度相对低,空间大的客厅里,让它在此过上一夜。

      我像拍拍婴儿一样,拍了拍茶包,轻轻的告诉它要好好的。然后才带着些小担心去觉觉。希望它明天会幻化出更好的样子。

        黎明的曙光还未从窗台入室,我在一阵阵层次分明的茶香中惊醒,一看手机,还不到六点,我在楼上,已听见母亲在厨房炒茶的声音,按照这个声音和香味,茶叶已经干的七七八八了。“吓煞人香”讲的是碧螺春,而此刻我想形容母亲炒茶散发的茶香。要知道,我的房间在二楼,而且关着门,从门缝飘入的香味,可以香醒我这个梦中人。我一边快速的穿衣,一边辨识着空气里充盈的味道,有隐隐的花香、果香,最高扬的是甜香,还有一种过红锅特有的香味,茶应已干了,母亲的火稍旺了些。家里没有烘焙茶叶的机器,只能用干净的炒锅放煤气灶上炒干,但没想到效果可以。感谢母亲这么早就帮我把茶炒干,避免了因发酵过度而产生不愉快的气味。

      我像小鸟一样飞入餐厅,母亲已用棉纸把茶叶摊晾上了。我一看色泽很成功,乌润光泽,还带金芽,干茶香气惊艳。我激动的抱了抱老母亲,得到了老太太嫌弃的大白眼。我呵呵傻笑,小跑着去柜子里拿茶器准备开汤。母亲去厨房拿出一碗粥,让我喝。对,空腹不宜饮茶,母亲的爱总是在默默中浓烈到心里。扱着拖鞋,一手端着碗,嘴里叼着一个我最爱的盐津洋芋艿,幸福感油然而生。


    享受着最为平常却是最有爱的早餐,慢慢的静等干茶冷却,温度的变化,茶香也从浓烈转为清雅。等待不太确定的结果,内心总是带着些许小心翼翼地期待。

        等我吃完,端着碗去厨房的时候,母亲已经用玻璃杯瀹泡了一杯,一脸姨母笑的在那享用了。我端着碗的动作瞬间石化,哈!你这个老太太,不待这样的,制茶总是抢先一步独自完成,截断我的上手之路,我只成了顾问的份。现在开汤,也要跟我抢。我内心咆哮了N秒,冲过去,端起杯子,喝了一口,细品中,瞬觉滋味可以,红茶特有的香甜充盈整个口腔,汤感顺滑,色泽红亮,鼻间有淡淡的花香,熟果香、甜香。除了滋味稍薄一点,其他都尚可。

    母亲看着我的傻样,笑了,我们一口同声的说,“好喝”。老人家斜眼看着我弄了一茶桌的杯壶碗盏,向我举了举手中的玻璃杯,意思明显的很,嫌弃我泡个茶要用那么多东西的

矫情样。我颠颠的朝母亲笑,哈哈,我这个老阿姨的快乐无需老老阿姨的理解。

      我这么大岁数了还是有叛逆因子的,我又当老母亲的面,拿出全套审评的家伙什干起来。只见老母亲喝了一大口茶汤,转身收拾灶台去了,一幅没空理我的样子。老太太真是可爱加倍了。

      审评泡,需坐杯5分钟,出汤更浓醇,汤无酸味,汤色更红亮,挺好。至止,家庭版手工红茶圆满完成,感恩所有!


      把茶汤一口气喝光,真解渴,自家做的茶叶确实不一样,茶叶上附着了专情的温度与爱。我已经想像并期待,扛着这二两茶叶到处与茶友分享的画面,这是多么快乐的事。

      坐等假期,先与家人来个茶聚。生活中总有那么一点点小确幸,以一支亲历而成,赋予热爱与情感的茶为媒介,让家人暂时远离工作,围在一起,放松的喝个茶,聊聊各自奔波在外的趣事,平凡的点滴,浸润出小家的满满温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08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15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361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99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8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63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40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0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90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2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51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