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四岁的时候,我的父母就外出打工了。
在那个年代,打工才能多赚一点钱维持开支,因为在农村里没什么就业机会,即使有,也收入甚微,可能面前只能维持三餐,上学都没钱交学费那种。所以,我的父母“狠心”地抛下我们,让我们成为了比较早的一批留守儿童。
记得我读二年级时,我的父母从遥远的城市带回了一台彩电。这台彩电应该是村里第一或者第二台彩电,这让我得意了好一阵。
再长大一些,约莫五六年级,父亲讨了个“小老婆”——摩托车,他的赚钱家伙。之后过年回家,就都是用“小老婆”载着母亲,风雨中穿越在两座城市之间,三百公里左右,历时十个钟以上,早上早早出发,回到家已经天黑了。适逢风雨交加,那种刻骨铭心的湿冷,北方人是很难感同身受的,整个人冻僵不说,浑身衣服都湿透了。
自从有了这台摩托车,我们上镇里赶集,过年去探望外婆都是四个人挤在上面,弟弟坐油箱上面,我责夹在中间,简直不要太方便。
而到了暑假,父亲租了个房子,早他骑着摩托车去载客赚钱,中午骑着摩托车带着买好的菜,水果和冷饮回来。我最喜欢吃烧鸭、烤鸭和盐焗鸡,水果买得最多的是西瓜和香蕉,再配点冰的菠萝啤,完美。午饭后父亲继续出去赚钱,晚饭前又带着菜和水果饮料回来,晚饭后也继续出去干活。一个暑假下来,父亲母亲可能只有两三天休息,一天是我们刚来到,去接我们,带我们买新衣服,中间有一天带我们出去玩,等我们回家上学前带我们出去买新衣服和好吃的带回家去。我们出行的交通工具一直都是那台摩托车,去飞机场看飞机……但是我们从家里来和回家是不坐摩托车的,因为路途太远,我们还小,不安全不放心。
眨眼间,父亲的“小老婆”换了两三任,到了现任,只是父亲去上班的代步工具,赚钱工具的身份已经成为了过去。但承载的始终是对我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