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丹参考的是傅佩荣老师的《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绿窗幽梦参考的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由弘丹整理。
小编会每天推送一则论语,与大家一起学习《论语》。欢迎大家关注,并一起学习《论语》。大家如果对每日的论语学习有任何感悟,可以留言讨论。
今天学习《论语》里仁篇第十三则。
1、原文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2、傅佩荣译文
孔子说:“能以礼貌谦让的态度治理国家,治理国家有什么难呢?不能以礼貌谦让的态度治理国家,又能用礼做什么呢?”
“礼”即人际关系的具体规范,“让”即人与人互相尊重的态度。“礼让”合称,则指礼貌谦让的态度。礼而不让显得骄傲,就会丧失礼的本意了。
傅佩荣:实现社会的良性循环
常有人批评有权势者傲慢,就与此有关。其实,从政者应该多读几遍《论语》,每天早上起来,随便翻一页都可以得到启发。人心都是肉做的,想法都差不多,你让我一分,我让你两分,这是常见的事。如果一步都不让,一定要争,那么谁怕谁呢?反正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大家都来争,谁吃亏呢?
互相尊重、互相礼让的态度,往往需要有人发动,谁发动呢?当然是有权力治理国家的人。有权在手,更要礼让,如此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良性循环。
3、绿窗幽梦学习心得
这段话主要还是表达了孔子在政治治理方面的理想——希望通过“礼”来约束天下,发挥礼的作用。在统一的礼仪制度下,大家按规则各行其是,不逾矩、不犯上。孔子一直强调实质大于形式,所以如果空有礼仪制度,而不施行,那拿礼来根本无用。
孔子所在的鲁国就已经发生了各种僭越礼制的行为,其他诸侯国更是如此。当时天下,礼制已经成为一种摆设。“何有?”其实蕴含了孔子的感叹,哪里能找到还按礼制治国的地方呢?
4、弘丹学习心得
孔子崇尚“以礼治国”,比如【2.3】则,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八佾篇第三里重点讲了“礼”,几乎每一章都是在讲礼。
“礼”即人际关系的具体规范,“让”即人与人互相尊重的态度。“礼让”合称,则指礼貌谦让的态度。礼而不让显得骄傲,就会丧失礼的本意了。
现在,想要“以礼治国”或者“以德治国”比孔子时代更难了。孔子时代至少人还没有那么多,现在是接近14亿的人口,“以法治国”只比较可行的方式。可以在“以法治国”的同时,辅助“以德治国”和“以礼治国”。
孔子说过:“以政令来教导,以刑罚来管束,百姓免于罪过但是不知羞耻。以德行来教化,以礼制来约束,百姓知道羞耻还能走上正途。”我觉得这段话对于现代社会还是有借鉴意义的。法律是冷冰冰的,礼仪是暖暖的,透露出人性的光辉和对彼此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