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该书的《我爱读的书》一节中,开篇就提到,有人向作者提出的问题:“你最爱读什么?”如果知道对方喜欢读书,一般都会问这个问题。我也在想自己喜欢读什么书。最初好像没什么章法,什么流行读什么,喜欢什么读什么,别人谈什么多就读什么。记得可以一节课看完一部琼瑶阿姨的小说。后来慢慢的分作家,分种类,分体系的读书。但是直到现在我还是看不了俄罗斯作家的作品。虽然知道那是世界文学中的瑰宝,但是就是接收不了。从东到西,从古到今,我还是喜欢古文,喜欢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
黑塞在书中也写到。我一生中最常造访,也可能是认识最深的文学领域,便是1750年和1850年间的德国。那些风土,民族与语言都是我极其熟稔的,从幼年时代就漂浮着故乡风味的书本,当然更会直接跟我闲聊。读这些书的时候,无论多微妙的韵味,多迂回的暗示,多幽渺的共鸣,我都能品味到“了解”的特殊快乐。离开这些书,回归到译本,或那些缺乏有机的,真正的,从根萌发的语言与音乐的节本是,我总觉得有点勉强与痛苦。热血,土地和母语,在文学上并不能说是一切。在这之上还有人类。在最疏远的地方,我们也经常可能意外而高兴地发现故乡,嗜爱那看来隐秘难以亲近的东西,并进一步去亲近它,了解它。
是的,跟着潮流读的书,读过很快会忘记。现在的社交场所觥筹交错,鲜有人会去谈论书籍,说的多了,也许会给人一种“装X”的感觉,久了也许会犯众怒,被边缘化。再者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没有共鸣也没有谈起的必要。遇到共同爱好的人,一同买书,走到脚疼也没有怨言。读到杰作,可以口若悬河的聊很久,聊的血液中好像都是满满的文字。没有宿醉过,估计酒后醺醺然腾云驾雾的感觉大抵如此。
现在翻译过来的作品也多起来,有的时候翻译很重要。就像杰克.伦敦的小说,应该是现在的学生书目中的必读课外书了吧。翻看过许多版本,最推崇的是老一辈翻译家雨宁的版本,原汁原味,完美呈现经典。其他的不置可否。相同的章节,一起翻看对比,高下立现。心理学的书我喜欢看舶来品,因为国内我实在是没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也许现阶段我片面了,以后也许会有发现。
黑塞读书涉猎的很广,从选书,到读书,然后藏书,都有方法的介绍。包括他对中国文学的推崇。他的评价是“透过译本,认识了我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东西——贤者与善人的中国道家理想。”作家木心说“中国文化精神的最高境界是欲辩已忘言。欧陆文化精神的整体表现是忘言犹欲辩。”读书让思想可以沉淀,让心可以安静。不为功利,没有目的,只是选了自己喜欢的挑灯夜读,慢慢的耳边没了声音,只有文字,只有自己的世界。尘世中有这样一隅让你放下书桌,安下心徜徉于文字,此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