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教语文,上学的时候更是惧怕语文,记忆里78分是我上学时期的最高点,所以不敢对语文加以置喙。只是经历一番后,有点点自己的思考。
这两天,参与绘本小组的绘本课活动,让我内心受到撞击。也真正的颠覆了自己印象里的“语文课”,或者是跟语文有关的课堂。没有老师一字一句的讲解,没有老师刻意的设置与创设。学生的思维绝对在我们的想象之外。想着,如果再重新走进语文课堂,自己的语文成绩会不会好一点儿?会不会不那么抵触作文恐惧阅读?但,有一点儿我相信,我会喜欢语文的。
课后,跟胡老师交流,她说:“总是担心学生不能够理解,不懂得我要表达的情感。所以,讲的时候光想多说一点儿。谁知道,他们的理解能力远超出我的想象……”是啊!真的想象不到学生思维的“前卫”。当学生看其中的一张图片时,细心的孩子们一眼就看见那张“外婆的照片”。一个孩子脱口而出:“小米的外婆死了。”另外的孩子也接着喊到:“小米的外婆去世了”……让我们这些听课的“大人”都为之一振。胡老师问他们:“你们怎么发现的?或者通过什么判断出的?”
“老师,你没看见那张照片吗?”
“在椅子上放着的。”
“那肯定是小米想她姥姥了。”
“就是啊!她姥姥那么爱她!”
……
孩子们一言一语的说着自己的推理,自己的见解。他们思维能力超出你对一个“六七岁”孩子的预测,更推翻你“有色的成见”。
孩子们的行为,真的值得我们思考。很多时候,不对,应该是我们几乎把自己的思维定式,然后把学生的思维也进行了“模式化”。承想,一颗“老实”的大脑,怎能经得起现时的折腾?的确该唤醒我们固式教育的思考了。
当看到李希贵校长《寻找语文原生态》那篇文章时,前天的一些“想法儿”再次扣开思维。文章中的大致内容是,李校长试想解除语文教育的尴尬。又担心语文老师不能发自内心的接受,就想着用事实说话。在寒假期末考试的时候,他让正在读初一的儿子和初四的侄女儿一起参加了当时高三的语文考试。然后将卷子混装订在一起批改。结果公布后,让语文老师更尴尬:高三全年级的平均分是84.5分,他儿子考了82分,侄女儿考了85分。究其原因,全在这两个孩子有大量的阅读助威。是阅读打开了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有着语文修养所必须的大量语文材料的积淀。
又想到我们班的景逢春同学,他可谓是我班的核心人物,我们班的中流砥柱。不管是语文、数学、英语还是其他课堂,几乎最后的压轴回答都是由他来定格。最初他来到这个班的时候,因为对他“好奇”,也就特意的“采访”了他。才知道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也才发现他超强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都源于他的“爱好”。有童话故事有经典名篇有世界名著的入住,丰富了他想象的天空,修饰了他特有的“气质”。阅读课上,站在窗外刻意看了他两眼。发现他的表情不同于大多数的同学。大多数的同学只是静静地读着,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别。而他的专注度他的神情在显示他的“不平静”。把他叫出来问:“你看的什么书?”
“《宝葫芦的秘密》”
“你在读的时候你脑海里会有什么……”
“看'大林和小林'的故事,我在想不能做一个贪财的人。我还想到我要是有了很多钱的时候,我会……”
“近段儿你在家看什么书?”
“《唐山大地震》,我一边看一边想着地震给唐山人民带来太大的精神心灵伤害,看到了地震的无情,看到了生命的脆弱……”我听他说着,内心有佩服还有丝丝的惭愧,因为,他的语言远超出我的描述。
用艾迪生的一句话,来结束今日记事——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