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爆炸的时代,无数的信息蜂拥而来。
两千年前的惠子以五车书自夸博学,但实际上这五车用竹简做成的书恐怕加起来也不过几万字,在今天甚至还赶不上鲁迅全集(约700万字)的十分之一。
在几十年前,金克木先生就看到了信息爆炸给人们带来的困难,因此也提出了一个大问题:"我们如何应对这无穷无尽的书籍呢?"
《罗振宇永远不会告诉你的秘密》一文说,"罗胖们"号称用知识付费来帮我们省下阅读的时间,获得成长。但似乎,我们获得的,更多是源自获取知识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随着时间的过去也变得虚幻。
还有些人回应以提高阅读速度,阅读效率。但提高阅读能力固然可取,但若只凭这个就想解决我们的困惑也是不够的。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句古语在今天演绎出新的意味,那么,在无涯中,我们应朝向何方前进呢?
实际上,在此书中这涉及到三个更具体的问题,一是选书,二是读书方法,三是读书观念的建立。
针对第一个问题,《书读完了》一书认为我们选书应当质量优先,而且书与文化具有思想交流的脉络,而我们读书大可先读其中处于基础地位的书。对于二,它则认为我们可先用"一揽子读法"达到"观其大略"的程度。对于三,。原有的文化和书籍应当是前进中脚下的车轮而不是背上的包袱。读书应当是乐事而非苦事,学习是目的,谋生是次要任务。
接下来本文将重点介绍以上概念。
1. 读'根本之书'
文化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结构、有系统的。过去的书籍也应是有条理的,可以理出一个头绪的。同样,就书籍而言,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因为书和文化一样总是累积起来的。因此,有些不依附其他而为其他所依附的书应当是少不了的必读书,或者说必备的知识基础。
比如说,只读过《红楼梦》本书可以说是知道一点《红楼梦》,若只读"红学"著作,不论如何博大精深,说来头头是道,却没有读过《红楼梦》本书,那只能算是知道别人讲的《红楼梦》。读《红楼梦》也不能只读"脂批",不看本文。所以《红楼梦》就是一切有关它的书的基础。
例如读西方哲学书,少不了的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狄德罗、培根、贝克莱、康德、黑格尔。不是要读全集,但必须读一点。有这些知识而不知其他,还可以说是知道一点西方哲学;若看了一大堆有关的书而没有读过这些人的任何一部著作,那不能算是学了西方哲学,事实上也读不明白别人的哲学书,无非是道听途说,隔靴搔痒。(以上三段皆为引文)
(哈哈,如果非时事资讯也按照这个标准评判,那么今天这些不知转了几百手的新媒体文章,恐怕是连点开都不值得的。)。
但是呢,摆在我们面前的还有个三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一,如何鉴别出这些处于根本地位的必读书呢;二,即便我们知道某些书很重要,但读起来晦涩难懂,让人痛苦,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三,古代的读书人在小时候有大把的时间用来熟悉、背诵经典,但这对于我们快节奏的现代人可是很难做到的呀。也就是选书问题、阅读能力问题以及时间问题。
对于选书和阅读能力方面,我们打开这本书,翻到目录,我们可以看到五十余篇小文章的标题,比如:传统思想文献寻根、《论语》"子曰"析、公孙龙·名家·立体思维、范蠡商鞅:两套速效经济软件、《四书》显"晦"、读《大学》、《心经》现代一解。这些都能起到一个帮助鉴别、导读的作用。
此外作者还不忘@朱自清、叶圣陶和其他学者多多写一些这样的引读文章,讲一讲古文和古书以及外国文和外国书的读法,引导直接读原书,了解其文化意义和历史作用,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好让后人更容易上车。
作者只能帮我们到这里了,而我们自己能做的呢,就是多观察多积累了。就我自己的读书经验举例,很多书的注释、扩展阅读以及参考文献中都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宝藏。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在文末就给出了一个长长的"经典清单"简直就是座宝库。再比如b站一门yale的《社会学导论》公开课中,教授按次序介绍了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著作,我就把这些都记下来,然后按照这个次序读,教授的课程相当于导读这样就既避免了一些坑、同时也省去了选书的功夫,保证了思想对话的延续。
2. 观其大略
除了有导读作用的文章外,作者针对阅读能力和时间问题给出的另一建议,就是用"一揽子"读法快速达到"观其大略"的水平。
有的人可能疑惑; 我一本一本扎扎实实读过去不好嘛,这样不求甚解的读法有什么意义呢?
须知:这就像略读一样,一部书通读了,读通了,接下去越来越容易,并不那么可怕。
况且中国很多古书,除了《易》、《老》之外,都很有故事性和趣味性,配合注解很容易读懂,但不能按照分析的方式去理解,特别不能抠字句,讲道理。
这就好比我们在小学时背的那些诗句,尽管可能当时不理解,但在之后看到类似场景时,这些古老的句子总会以富有生机的方式再现于我们脑海,并与我们的亲身经验共同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新理解。
具体怎么操作呢?
作者在为我们筛选出中国必读的《易》《诗》《书》《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后,说除了《易》、《老》和外国哲学书,大半是十来岁的孩子所能懂的,,我们不必死抠字眼,难得也不必读全文,选择主要的,难的留在后面。
用这种方法读,我们多少能了解中外一百年前的中外一百年前的书本文化的大意并非难事。有这些作基础,和历史、哲学史、文学史之类的"简编"配合起来,就不是"空谈无根",心中无把握了,也可以说是学到诸葛亮的"观其大略"的"法门"了。
说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还有疑惑:"我读书就是为了消遣,有必要这么费心劳神地考虑那么多么。我为了上学、考证读书已够累的了,为什么还要给自己加负担,让自己去啃这些古书呢?
3. 读书正观念
作者在文中说:"原有的文化和书籍应当是前进中脚下的车轮而不是背上的包袱。读书应当是乐事而非苦事,学习是目的,谋生是次要任务"。再者,"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简单来说,读书就是为了有用!只是这个"有用"的意思在金老这既指谋生、也指愉悦。唉,真实在。
我以前太年轻,为了扩展知识面,找来一些商科管理学的论文来读(我是工科的),读了两天头昏脑胀。读完这些论文后我的确大致了解人家怎么做研究的了,也知道他们研究的突破点了,但我知道这些有什么用呢?我又不搞商科的研究!我只是想先大致了商科领域而已,与其读这些劳什子论文我还不如去找本曼昆的《微观经济学》来的实在。
惨痛的经历啊。
以上就是本文针对《书读来了》所要介绍的主要内容了,但除此之外,这本书也有一些缺点,阅读时也有一些针对性方法。在此特地提出。
不足:
1. 作者学识深厚,见识广博,所有写起来也是有点收不住,大到宏观的宇宙洪荒,小到微观的量子力学,古今中外无不可援引,读起来可能有趣,却也不免有跑题之嫌。大家阅读如果有感到很迷的时候可能就是金老侃的时候没收住笔了。
2. 重观念,轻方法,不像西方的同类型的书一样会很直接地列出一二三条操作意见。不过在我看来立正读书的观念反而是最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是缺点,不如说是特点。因而可以和其他书起到互补的作用。
建议:
1. 这本书50多篇小文章共分为三大部分,个人建议着重读每个部分的前三到四章,我在上面总结的要点全在这几章里。至于其他四十多篇小文章,多为对某些书的导读,也比如:《春秋符号》《心经》《与书对话:礼记》等,与中国古书相关的居多。'现代一解'算另一种书评,可凭自己喜好阅读,要读相应的书的时候拿来参考也可以,只是不必强行要求自己全部读完。免得吃力不讨好。
2. 光看完文章,懂得概念还远远不够,一定要落实到读书的行动上,这本书才算是真正发挥用处。对西方哲学感兴趣的可以先读柏拉图。爱好国学的人多读读"十三经",而不是只听听书、讲座之类,不是说这些东西一点都不好,他们的确也能帮助我们开阔视野,也相当于帮我们打开一扇窗来认识世界,只是如果始终站在窗户背后看,而不抬起腿走出门到真实的世界里去体验,也不过是低效率地消磨时间罢了。
最后
晚年金克木先生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金克木,中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家。与与季羡林、陈玉龙并称"北大三支笔"。
他几乎是完全凭借着自己不懈的热情和智慧自学成才。为了求学,他自十七岁起独自来到北京,在北大做起了"旁听生",因经济困难去山东做了一名小学老师,两年后又来到北京,幸而在北大图书馆找到了一份职员工作,得以继续在此学习。
(题外话,这个北大图书馆管理员,真是一份神奇的工作啊,怕不是有buff加成)
此后又为了能"读希腊罗马原始文献,追欧洲史之真源以祛疑妄",居然仅凭一本词典学会了十分复杂难解的拉丁文。
他的学习更多是为了追求智识的快乐,而非功利的目的。
现在网上有很多自夸阅读量的人,一般的一年能有两三百来本,传得神乎其神的还有某新东方名师一年一千本的说法。哈哈,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个读法,也不知道真实性如何,但我敢肯定,这么高的阅读速度,只能说明大概率他读的多是无价值的书,或者他们根本就没有与作者交流、思考、成长的过程。
一本三百页的书我只是略读都要用六七个小时,精读也得花十几个小时。柏拉图的一本《会饮》(论爱情)中文的版本我已经读了四五遍遍了,现在还在啃英文的,每次读都会有新的感动与启发。
没有深刻的交流与思考,很难带来心智上的改变,更不用提成长。
没有设身处地的思考和在现实中艰难的实践,知识也不过是转瞬即逝的晨间之雾。
好书,是要反复研读的。
希望金克木先生在几十年前写下的这些文章,至今仍能为被市场制造的焦虑所驱赶的我们,提供一剂良药。
最后,摘抄一段原文送给大家:
问:我们自己不读书而谈读书,那有什么效率?
答:假如有人听了我们的谈话以后哈哈一笑,那就是效率。读书后欢喜赞叹是正效率。读书后愁眉苦脸是负效率。读书后还能自己想出什么来,那就是超效率。
问:有人读书只为消闲,还讲什么效率?
答:怎么不讲?消得了闲,越读越有味。若越读越心烦,还消什么闲,读什么书?不如睡觉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