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镜像
世界是你潜意识折射后的成像,如何看待世间万物,是每个人最深的存在。
02 感知
孩子性格脆弱、极端并非都源于溺爱,而是因为自己的行为长期不被看见、感受不被尊重的的后果。
03 自评
过度在意他人评价,源于内心的不自信。把自我评价建立在他人评判之上,以物喜、以己悲都是缺乏自我评价体系的原因,这种缺陷和童年时期的经历息息相关。
04 链接
幼年孩子的每一次行为都是在试探,父母切忌因孩子乖巧而欣喜若狂、因孩子的反叛而怒火攻心,务必尊重孩子的感受,承认和理解孩子情绪的合理性。比如,孩子心爱的玩具被弄坏了而哭泣时,不要若无其事说:“哭啥哭,不就一个玩具吗?”
05 共情
区别两种同情心:
一,你真可怜,潜台词即“我很好,很强大”,这是对弱者的垂怜。
二,“我能触碰你的感受,感你所感,想你所想”,这是共情。
06 惯性
中国人会有这样的惯性思维:三岁的孩子什么都不懂,怎么对待他都可以。错!孩子越小、越需要大人尤其是妈妈的关爱。
07裁判
父母非答案,不要在孩子面前扮演“行使赏罚的天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赋予他们自由探索的权利,让他们体验自然结果。
08 胚胎
不要让他人观点发出的噪音淹没你自己内心的声音,你要成为你自己而不要做应声虫。
09 分离
父母之爱,终以分离为目的。拒绝分离等于拒绝成长。给予爱并告知“你是你,我是我”才是成熟分离。
010感恩
遇见很多人,发生许多事。那些给你顿悟、温暖之人。哪怕最终失去联系,也要感恩他们曾灿烂过你的沿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