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瓦尔宝典》这本书从去年开始火出了圈。那么,纳瓦尔是谁?他是一位硅谷的天使投资人,还是一位创业家。他出生于1974年,投资过上百家公司,包括耳熟能详的推特、优步等等。同时,他还有着很丰富的创业经历,创办过大大小小几十家公司,总之就是那种人们口中所说的成功人士。
但是,在这本书中说到的纳瓦尔所有的身份里,商人这个身份是最靠后的。那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什么呢?
✔首先,纳瓦尔是一个读书人。
他读过非常多的书,对读书,对学习,有一套他自己的感悟。纳瓦尔说,读书不要追求数量,因为数量是个伪命题,很多人统计阅读数量,只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其实知识面越广的人,思想越独立,他读不完的书就越多。因此,不要刻意追求读完多少本,而是要时时刻刻关注那些反映趋势的新概念。再比如,怎么才算把知识学明白?纳瓦尔认为,标准就一条,给孩子讲一遍,假如孩子能听懂,那说明真的读懂了。
✔其次,纳瓦尔是一个特别懂生活的人。
比如,问到什么叫退休?纳瓦尔回答,退休这件事跟年龄没关系,所谓退休,就是不再为了想象中的明天而牺牲今天。能活在当下就达到了退休的状态。
再比如,有人问赚多少钱算够?纳瓦尔回答,当感觉到能够摆脱对金钱的贪念就行了。摆脱的标准是要给自己设立行动的硬边界。也就是不管赚多少钱,都不要升级自己的物质生活。
再比如,有人问什么叫履历?纳瓦尔回答,履历跟在哪上学,做过什么工作都没有关系,他认为履历指的是一个人承受过的痛苦的合集。
所以,纳瓦尔不仅懂生活,而且金句频出。
✔纳瓦尔第三个身份是个网红,是个金句王。
现代年轻人在PPT里最喜欢引用这么几个人的话:巴菲特、查理·芒格、乔布斯、拉里·佩奇,再有就是纳瓦尔了。
《增长黑客》的作者范冰老师说,读这本书就像是做了一场反直觉的精神瑜伽。它讲的不是任何大而全的道理,几乎没有那种成功者高高在上反复述说成功学的感觉。相反,整本书的姿态非常低,作者在书中把他能想到的,所有对生活、对学习、对创业的思考,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
下面进入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人生的本质不是一道加法题,而是一道乘法题
这本书特别像人生备忘录,因为书中的每一句话单独拿出来好像都能作为名言,都特别像一个人“一生的墓志铭”。而且,这些话是有关财富、生活和幸福等多维度的。
整本书都在传达一个关于人生的真相:人生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作者用一句话来概括,人生的本质不是一道加法题,而是一道乘法题。
过去,人们会觉得,每天做事就是在不停地为人生积累回忆和积累价值,是在做加法。但纳瓦尔觉得当下的每一个小举动,都像一道乘法题一样,乘以一个很大的数,那么整道题的运算结果,会成倍地往上翻。
要知道,投资人对乘法这件事是非常有感触的。因为在投资这个领域里,往往做对一个小决定,获得的回报是惊人的。比如,这本书里写到,一个决策正确率为80%的人和正确率为70%的人相比,虽然正确率只高了10%,获得的回报要高出数百倍。
这个道理不光适用于投资,也同样适用于人生中的很多事。为什么呢?说起来其实不难理解,因为这个世界的真实结构就是一层一层彼此交错的网。在每一层网络中,接入的资源都是不同的。所以,每当能力上升一个层级,都会接入到更高一级的资源网络,这个时候会有更多、更好的资源被卷入进来。
比如,作为一个钟表匠,以现在的能力可能只能造出普通精度的齿轮,也只能接到特别普通的订单。但是,假如能制造出更精密的齿轮,哪怕只是精密一点点,那么这个时候,就会打开更高一层的资源网络,那些更有名的品牌,甚至是奢侈品都会主动来要求合作,那么整个人的品牌价值都会获得很大的提升。
纳瓦尔还举了另外一个例子。假设,你是世界上最好的深海潜水员,能去别人去不了的海域,那么将会获得什么样的收益呢?假设深海里突然出现了一艘沉船,船上全都是金银财宝。那这个时候,别人就只能眼巴巴地想着这个宝藏,但是你却有机会直接探宝。因为,你能连接到别人连接不到的这些更好的资源。
比如,高考时很多老师都会把一句话挂在嘴边,叫“多考一分,甩掉千人。”意思就是人生就像是做乘法,多做一点小努力,取得一些小进步,获得的价值回报不是线性放大的,而是会以乘数效应,以更快的速度被放大。
这本书其实在传递的主张是“千万不要低估那些小努力”。
纳瓦尔在书里写到,只要肯比别人多努力那么一点点,多付出那么一点小努力,那么人生就会以乘数效应获得更大、更多的价值。有一个概念叫“苟且红利”,说的就是别人都在敷衍、糊弄、马马虎虎做的时候,这个时候只要有人肯认真,就能享受巨大的红利。
纳瓦尔还说到要注意复利效应。比如,拿出10块钱做投资,每年赚10%,假如按照每年30%的复利来算,那连续30年,获得的是多少呢?那可不是本金10倍或20倍,而是数千倍,这时你会拿到26000多元。这算不算得上一笔很可观的收益了?
不光是财富,生活中的所有回报,几乎都来自复利。不管是人际关系、爱情、健康,还是习惯,都是这样。比如,培养一项技能,每天坚持练习。每天可能不用练习多长时间,只坚持10分钟,20分钟,那么未来这个技能它可能成为副业。保持正向积累的速度,最后带来的回报可能是惊人的。
也就是每天能够进步1%,那么1.01的365次方就是一年进步的总量,这个总量是多少呢?答案是37.8。所以,千万不要低估那些小努力。
纳瓦尔提醒到,需要认真学习像算法、概率学和统计学这些基础数学,因为这会让人对数字、复利、乘数效应这些事变得越来越敏感。
拿瓦尔认为每个人的人生就像充满了一道道隐形的门,只要肯往前走一步,就能打开那扇新的门,进入一个新世界。归根结底,不要苟且,不要放弃,不要低估那些小努力。
第二部分 阅读是建立一个人心智模型最好的方法。
纳瓦尔是个典型的终身学习者,是个读书人。
纳瓦尔说,阅读是建立一个人心智模型最好的方法。
首先,在纳瓦尔看来,阅读这件事,它是跟自己较真,而不是跟别人比赛。阅读归根结底,不是为了跟别人炫耀,而是为了塑造自己的精神世界,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更清醒的思考者,形成对世界的独立认识。
比如,有一本书,拿起来读到一半,突然发现这本书以前好像读过,要不然干脆别读了,换一本吧。纳瓦尔告诉你说,千万不要换,假如一本书带来这样的感觉,那么就说明大脑已经做好再读它一遍的准备了。所以,要坚定地读下去。
当面对很多不同的书的时候,应该怎么选书呢?纳瓦尔的建议是从经典作品开始读。比如,数学、科学和哲学领域的书都可以。
纳瓦尔认为,假如想了解进化论,那一定先读达尔文;想了解宏观经济学,一定先读亚当·斯密。总之,一定要从早期的经典作品开始读起。
纳瓦尔认为,阅读的顺序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思考方式。比如,如果在阅读初期读到那些经典作品,就等于说为整个知识大厦的体系里,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地基。
早期的阅读其实是在给你自己的读书体系,做最原始的源代码编程。书的内容会影响最初的思维方式,而这个思维方式,一旦奠定,以后再改可就难了。
那么,具体怎么读书呢?纳瓦尔的读书方法,归根结底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读书这件事的本质,不是给自己竖墙,而是给自己找路。很多人读书往往喜欢较真,不管这本书有多难,不管要花多少时间,一定要一章章、一页页地全都搞明白再说。纳瓦尔就觉得这种行为就是像在自己的面前竖起了一堵墙。
在纳瓦尔认为读书的本质其实是在那一章章由知识织成的纵横交错的网络当中,找到一条路。假如这本书没读懂,没关系,先放下,先拿起另外一本,只遵循自己的感觉,去读那些自己有兴趣,并且一读就能读懂的书。
这个过程就像当你穿梭在一片由知识组成的密林中,最关心的不是怎么推倒眼前阻挡的那棵树,而是当遇到阻碍的时候,能不能环顾四周,为自己另辟一条出路。这样的话,一路读下来,就很轻松地构建起了自己的一套独一无二的阅读体系。
阅读体系的背后就是你思考方式了,是知识结构。读书,不是一个任务,而是一种享受。不要跟自己的情绪对抗,要把读书变成一件让人乐在其中的事。当找到了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不停走下去,一定会打开一个新世界。
归根结底,读书这件事特别重要,他说到“人与人的区别是‘喜欢阅读’和‘不喜欢阅读’。”在纳瓦尔看来,读书对人生的作用到底有多重要。
这本书还让我们重新去思考一个问题,到底什么叫作“聪明”。大部分人都认为,“聪明”指的是一个人的智商高,是一种天赋。但是,在纳瓦尔身上,你会发现到底什么叫聪明。他始终保持着很好的思考习惯,包括学习习惯、对待成功的习惯、对待失败的习惯。他就是一直坚持这些好习惯,这些习惯不会在短期内让纳瓦尔获得特别大的成功,但是,它会在纳瓦尔在很多小事上,做得比别人好那么一点点。
比如,诚实正直、积极乐观;再比如,工作的时候,总是要跟比自己更成功、比自己优秀的人为伍;再比如,玩耍的时候,要和比自己快乐的人在一起。只要能长期保持这些习惯,再加上时间的复利,它会给你回报。
所以,聪明并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很多好习惯的集合。
纳瓦尔在书里说 :“99%的努力终将白费”。这句话的意思是并不是努力没有意义,而是所有的努力会以另一种方式,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回报给每个努力过的人。
就像电影《卡萨布兰卡》里说的,“如今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没错,如果你读过很多书,书里具体讲了什么,可能后来记不清了,但书里的那些道理,可能已经融入思维方式,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帮助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
生命是有限的,而每个人所需要做的,就是找到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1%,然后全力以赴的奔向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