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交集关系,实在复杂。
由于自然界生物基因的传承,人类自发地组建并完善了“家庭”这一概念,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才有了内外亲疏之的区分。
“内”、“亲”,大多形容的就是血缘关系,更明确点来说,指的是亲子关系。
即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我们与子女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的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就写道: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法律描述的亲子关系,意味着人们必须承担起教育和赡养的责任。
而道德伦理方面,则将它看作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对其的要求更加广泛、更加严格,也更加宣扬亲子关系中的“无私大爱”。
01
《群鬼》里有一段牧师和阿尔文夫人的对话,十分有意思。
牧师对阿尔文夫人说,“你忘了没有,一个孩子应该爱敬他的父母?”
阿尔文夫人回答:“我们不要讲得这样宽泛简单,应该说:‘欧士华应该爱敬阿尔文先生(欧土华之父)吗?’”
这段对话被胡适先生引用在回复汪长禄的信中。
胡适先生在信中提到:“父母与子女无恩”
这句话就如同砸入水面的石子,必然要激荡起一部分人内心的愤懑不满了。
但我无能承受这愤怒,因我并不完全赞同这一观点。
就连胡适先生,也并不是完全提倡和宣扬这一论调的。
真正提出“父母于子女无恩论”的人,是建安七子之首——孔融,没错,就是那位“三岁让梨”的男主角。孔融在晚年时候提出的“父母无恩论”,在当时就受到了众多老百姓的反感排斥,曹操更是借此,以“不孝”的罪名将孔融及其家人处死。
你瞧,长辈们口中流传千百年的育儿故事,发展到后续,竟然反过来提出了父母无恩的论调。
如何能不让人膛目结舌?
中国传统的礼义廉耻教育中,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因一个孩子的诞生,蒙受了父母的孕育之恩,之后的成长岁月里,又蒙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样大的恩惠,哪有无恩的道理可说?
社会主义科学提倡人们以辩证的的观点看待问题,所以我认为,“无恩”或是“无私”,都不该定义得这样简单容易。
胡适在信中所诠释的父母无恩论,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
胡适先生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写,大意是:
我的儿子本不该是我的儿子,他无意出生在“我”这个家里,我们也无意要生下这个“他”,可我们硬把他生下了,糊里糊涂地替社会上添了一个人,这个人将来一生的苦乐、福祸、功罪,都是我们种下的祸果。所以我们“教他养他”,好叫他做一个开朗活力、堂堂正正的人,好叫他对这个社会有益,以弥补我们种下的祸果,减轻我们“无意”生下他的的罪过。这能说是对他的恩典吗?
我能以此居功,以此自以为有恩于他吗?
02
某个知识论坛下,有一位来自农村的女孩的诉苦,收到了一百多万人的关注。
女孩的父母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没有读过书,也没有见过什么新科技、新技术。所以当这位女孩考上大学后,父母不想让她出去读书,认为女孩读太多书也没有什么出息,还不如在村里找个富裕的亲家,结婚生子,后半生才有保障。
女孩勤工俭学支撑了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2019年毕业后找了一份薪资可观的工作,新年前夕,她的父母又打电话给她,并不看好女孩在大城市的生活,仍然劝她回村里结婚。两方各持己见,父母见劝不动女孩,最终放弃,提了一个要求:
“那既然你在大城市赚钱那么多,每个月就多给你弟弟打几千块钱,他以后还要娶媳妇。”
女孩在论坛的最后写道——现在我真的觉得心灰意冷,我绝不会多给他们打半分钱。
最后的这番言论,引起了百万网友的争论。
有人训斥女孩太过自我,只考虑自己心情,不懂得回报;
有人感同身受,鼓励女孩逃离思想死板的父母;
也有人表示,双方之间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磨合……
每条立场不同的回复,都代表了现今时代下,人们对于父母子女关系的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思考。
我们即已知,种群社会中,保持沟通是解决矛盾的唯一有效途径,所以我们与同学老师沟通,与同事朋友沟通,与客户领导沟通——却唯独忽略了亲子之间的沟通。
父母总习惯轻易对着孩子们下达简单的命令,因为管教自己的孩子是理所应当的事,即便孩子们甚至不明白其中的“理”。
同样,子女们也对父母有着过于严苛的要求,希望父母疼爱自己,希望父母支持自己,希望父母理解自己。
一旦这些命令要求的其中之一得不到及时的满足,这段亲子关系就能立马陷入僵化局面。
在女孩的农村父母看来,吃饱喝足、相夫教子、颐养天年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他们将这一幸福见解绑在女孩身上,努力推动自己的女儿走上他们心目中的“幸福大道”,这是他们对女儿的爱和责任。
在他们眼中,女儿执意外出求学、定居城里的行为,伤透了他们那颗做父母的心。
可女孩的感受与他们截然不同,她认为父母是阻碍她远大前途的元凶,是冷漠又固执己见的老顽童。一次又一次的争吵别扭,也浇灭了她那股贡献爱和责任的赤忱之火。
这样决绝而不可原谅的感情发展,凭的是什么呢?
如同我前文所说,人与人之间的交集实在是千丝万缕般的复杂。
难道凭着有亲子关系的加持,人与人之间的交集就能变得简单容易么?
自然是不能的。
人与人的交集从来都是复杂多变,只是那些处于亲密关系中的人们,总是将它想得过于容易简单。
03
我十分不赞同把“尽孝”和“爱幼”轻易地归纳为“亲子关系中理所应当之事”。
用“理所应当”一词去形容人类社会中的爱与责任并行的亲子关系,并不太妥当。因为,无论是父母的身份,还是子女的身份,说到本质,都是具有独立灵魂和独特个性的一个孤独的个体——“人”罢了。
我们是如何对待“外”,“疏”之类的“人”的呢?
对待陌生人能随口说出一句感谢;
对待无理取闹的客户,能忍住脾气付出更多的冷静和耐心去沟通;
对待尊敬的老板上司,在接受教导和建议的时候能乖巧及时地回答一句“好的!”;
对待可爱欢乐的朋友,百忙之中也能抓住机会约在一起玩闹说笑……
可一旦叫我们如此这般,以同样的态度对待自己“内”而“亲”的父母、或子女时,反而有人不情不愿,倒拿出“亲人之间假装作态的相处方式太累人”的论调来了。
从古至今,与父母相处/与子女相处的难处,一直是永恒不变的情感话题。
难在互相的立场不同,难在两者之间无法互相理解。
父母与子女,似乎是世界上最不对等的关系了。
事实上,我们身为子女,极少参与父母的成长经历,甚至在未来回头细数时,也会恍然发现,在抱怨父母不理解子女的同时,我们同样也没有太多地了解过父母的人生。
一旦承认这件事,孤独就会像洪水一样席卷内心。
我们与父母,我们与子女。
无论哪头,都横亘着一条时代的洪流。
你依恋不舍地凝望着父母亲远去的背影,回头又看见,孩子们在身后跌跌撞撞追着你跑的模样。
你无法阻止父母的老去,也不能驻足等待自己的儿女。
像是翻涌波涛中的一尾小鱼,再如何拼尽全力,最终也只能无力挣扎地被强劲的浪花推着走,在客观时代的面前,你只是一个孤零零的人而已。
我以为,亲子缘分,是今生今世“无意”间得来的福分。
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都值得用更大更多的心力,去维护,去关怀。
而不是将这份爱和责任并行的付出看作一件可以轻易对待的事,因为亲子之间每一份与生俱来的赤忱,也因为对方轻佻不重视的态度而心灰意冷。
就如同纪伯伦的诗《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所写的: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