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会讲故事吗
作者:塔林其其格
我一直以为自己非常会讲故事,尤其是给孩子。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普通话二级甲等,再加上天生的绘声绘色、眉飞色舞、亲近孩童。但是,最近忽然发现,自己并不真的那么会讲故事了。
儿子刚过三岁的时候,我开始和他亲子共读世界经典绘本。算算三岁到四岁半,读了总有300多本。我一直是儿子心里的最佳读友,并坐翻读,共赏美图,等待他发现成人不容易注意的绘本细节。而且不仅仅如此,我还与儿子一起“排演”绘本剧,比如说,读日本童话作家新美南吉的《小狐狸阿权》,我和儿子往往从小狐狸阿权刚刚放下手中的栗子,被兵十发现开始演起。儿子演小狐狸,我演兵十。我假装很莽撞地从墙上取下一杆火枪,向正要逃走的阿权瞄准,嘴里发出“呯”的一声,儿子立即应声倒地,而且紧紧地闭上眼睛。我跑过去推着他的肩膀喊:“阿权!阿权!你怎么啦!这些栗子都是你给我送来的吗?我错怪你了!阿权!”儿子先是一动不动,终于忍不住爬起来。接下来角色互换,他演鲁莽的兵十,我演那只曾经顽皮淘气、后来善良多情的小狐狸。一段故事演起来没完没了,儿子乐此不疲,并且在演出结束后还为小狐狸的死默默难过。爸爸也给儿子讲故事,奶奶也讲,但是儿子说,妈妈讲得最好。那是,我是特别走心的。
不过,最近讲的一个故事让儿子把我问住了。这是一个英国民间故事,名字简单,就叫《小红母鸡的故事》。小红母鸡和一只小公鸡、一只小老鼠生活在一起,不远处住着坏脾气的狐狸一家。小狐狸们饿了,让爸爸去捉鸡来吃。狐狸爸爸捉住了两只小鸡和那只小老鼠,放进麻袋里系紧要背回家,但是路上累了,就靠着河边的石头睡着了。随身带着剪刀针线的小红母鸡带着小伙伴逃出来,又在麻袋里换上石头。狐狸爸爸不知道,带着麻袋过河时被石头拽进水里淹死了,“再也没有上来”。我声情并茂地讲完故事,为小红母鸡的胜利喜悦。可是儿子盯着我问:“妈妈,那小狐狸们怎么办?它们没有爸爸了。”呃?这个问题我真没想过,真的,那饿得直叫的小狐狸们怎么办呢?
还有一个叫《豌豆公主》的故事, 这是许多人都听过的老故事。但是给儿子讲的时候,他又问住了我:“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呢?”是啊,是什么意思呢?一颗隔着许多层床垫和被子的豌豆,即使证明了躺在上面无法入眠的女孩是真正的公主,那又有什么意思呢?她的皮肤再娇嫩,她的血统再高贵,又有什么意思呢?这个故事的重点难道不是这个女孩和王子特别谈得来,在一起总是能玩得特别开心吗?
我给儿子讲过一个来自英国的叫作《迟到大王》的故事,一个小男孩上学总是迟到,不是说下水道里钻出鳄鱼吃掉了他的手套,就是说马路上出现了狮子挡住了上学的路,老师罚他默写几百次“我不再撒谎”,但是故事的结局是老师在教室里被一只大猩猩捉去了。咦,完全颠覆我的认知,难道小男孩不是撒谎吗?我儿子倒是很喜欢这故事,他喜欢在我看来完全不靠谱的奇异情节,更喜欢那个男孩长长的古怪名字——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我读到这名字他就哈哈大笑,开怀的笑声总是把我的故事吞没了。
你瞧,我还会讲故事吗?
我似乎还停留在故事一定要有个主题、有个比较正确的中心思想、能够引导孩子们向上向善这个层面上,但是眼下这个无比缤纷绚丽的绘本世界似乎已经不再是这样了。我迷惑地搜索资料解答自己内心的疑问,有专家的说法是:你,站在孩子这边,就对了。
我反复玩味这句话,似懂非懂。故事当然还要讲下去,也许,我必须先把自己变成一个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