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就看到文化传统平台的倡议文章,《尊重敬老倡议:用一小时帮助老人学习使用智能……》
其中有几个小视频:
第一:
说起手机呀,大家都不陌生了,特别是疫情这段时间对于我们防控疫情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对于低头族年轻人来说,解锁手机,打开微信,搜索小程序,刷新健康码,整个过程不过几秒钟。可在那些没有智能机,或者无法操熟练操作微信的老年人眼中,年轻人习以为常的新鲜科技,对于他们,恰恰成为了一道大难题。
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大家好,这里是发出中老年声音的北京大妈有话说。
前不久,一位大爷从家乡来到浙江,想投奔亲戚打工。大爷啊,先是从淮南坐火车到杭州。从杭州要搭顺风车,要么徒步走去黄岩投奔亲戚。
有人可能就觉得好奇了,可以坐火车呀,为什么要徒步呢?其实,大爷还真不是买不起火车票,这整个过程一波三折,只是因为大爷没有智能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5亿,其中能够熟练运用手机电脑的为少数,大多数老人与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无法接近,他们谁虽是时代的开拓者,却输在了自己不是互联网世界的原住民。
张泉灵曾经说过:时代抛弃,连声招呼都不打。这话放在优胜劣汰的语境下理解一下,那一点都不假。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机,无法正常出行和生活的例子那比比皆是。
已经是江苏镇江一位老人,因为没有健康码,无法乘坐公交,遭到了车上人的嫌弃;黑龙江五大连池一名老人在出入小区的时候,因为没有健康码,被防疫工作者阻止在小区门外,并发起了争执。疫情期间,药店方便的口罩被一抢而空,大爷大妈们不会网上购物。没有口罩只能是硬着头皮出行。
与其说是老人跟不上科技的进步,还不如说这个社会对他们少了一份宽容和帮助。
解决使用智能手机的本质关键还是看人怎么做。
去医院挂号,网上购物,注册账号,绑定银行卡,收取验证码,这些步骤年轻人都觉得繁琐,更何况老人呢!
年轻人也有过路人的恐慌感,不知所措,是不是等到年轻人老的那一天也会被时代抛之脑后呢?
所以请对老人们多一些宽容,理解,帮助和尊重,在奔跑的同时,不要任由老人被甩在身后,如果您的家里也有老人,那抽出一点点时间,教一教他们。
老年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可能不如年轻人了,请不要嫌弃他们,就像小的时候你们丫丫学语,蹒跚学步,他们带你们的时候一样的耐心,再多一些耐心,在老人家眼里能不能学会,似乎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晚辈对自己的关心,知道自己没有被遗忘,活得有尊严。
最后还是4句话,科技社会遇困境,步履艰难追时代,希望社会多担待,莫让老人被淘汰。
第二:
《那是什么》:一位老人和儿子坐在门外草地上的连椅上,儿子在看报纸,儿子老人看到草地,草地上有小麻雀跳来跳去,或停下来啄食什么,老人就问儿子那是什么,问了一遍又一遍,儿子答了一遍又一遍,后来儿子就烦了,甚至不耐烦的吼起来。
那老人没有说话,起身回到房子里,拿出来一个小本本,打开一页递给儿子,并让儿子大声读,儿子读的内容是儿子小时候看到麻雀反复的问那是什么?问了21遍,老人答了21遍。
然后,儿子很愧疚地搂住了坐在身边的老人的肩膀……。
第三:
《路过》:说的是一对母子,儿子在火车上路过离家不远的小站的故事。母亲三点接到儿子电话,说是五点路过小站。母亲立刻放下手头的活儿,急忙赶往菜市场,买鱼买肉,给儿子做了好吃的装在了一个大的玻璃罐头瓶里,用网兜兜着放到菜篮子里,然后骑上自行车,紧赶慢赶,总算是在火车到站时赶到了小站。
看到儿子时,儿子正下了车在打电话,儿子看到母亲递过来的菜,说:我还要接待客户呢,怎么带呀?!急忙中不小心打破了母亲递过来的盛满母亲爱意的菜。一时间,包括路人都愣在了那里……
儿子上车后想象着欢乐地提着母亲送来的菜,打开瓶盖,抓起一片肉放在嘴里香甜地品尝美味的陶醉。母亲也同样的想象着这一幕……
难得相见,在路过时见一面
看了今天的这篇文章,尤其是看到提倡教老人学智能手机的内容就联想到寒假里,只是教老妈妈学智能手机的情景。
这就是那么耐心那么细致,那么温暖的教奶奶学智能手机,教奶奶用手指密码锁。
因为怕小侄女玩奶奶的智能手机,所以侄子就给奶奶的智能手机设上了指纹密码锁,目的是让侄女打不开,省得耽误侄女学习。(只是现在侄女学习非常自觉,根本就不玩手机了。现在已经是初中九年级了)
寒假里拍摄的照片,一直还保存在手机里,舍不得删去,现在发上来几张以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