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一段时间大学里的专业课老师,讲授的某某原理课程因涉及大量的数学推导,每年上课都让我苦笑不得。如果讲数学推导,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但学生必然懵圈,课堂上准会睡到一片,然后就看我一个人傻逼兮兮的自我陶醉,吐沫乱飞。如果不讲数学推导,只给出结论,并辅以各种比喻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觉得不够严谨,学生会长大嘴巴乐乐呵呵,一堂课后几乎只记住我讲的段子而忘了重要的结论。这两种方法,我交替试了两年,结果一到考试,结果一样,两届学生都交上了大片留白的卷子。教学实验失败,给我强烈的失败感,原来自己的课没能讲得深入浅出,自己还不是一个好老师。
讲真,当老师是一个良心活,同样的课,不同的老师能讲出不同的效果。而我试图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通过分析本门课两届学生上课的状态和试卷错题,发现原来这门课没达到预期的效果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们的数学基础没有打好,他们都学了“假的高等数学”,不然为啥专业课中出现矩阵运算,分离变量解积分方程等基础问题,学生们都会瞪大眼睛茫然得看着我呢?于是,我联想到自己大学期间学习数学的心路历程,也慢慢理解了他们,毕竟当年我的高数也学得有点糟糕,今天能站在讲台上给他们讲课,完全是自己在工作中发现数学有用,然后重新自学了一遍。
高等数学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这几门课是所有理工科的基础课程。那么为什么说我们多数人学的是“假的高数呢”?那是因为我们选用的教材都是基于数学家思维方式写出来的,追求简洁严谨,采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加之大多数人再碰到照本宣科的老师(当然少部分幸运的同学能碰到把课讲得深入浅出的老师,那么恭喜你),只堆砌公理定理,不讲用法,那么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我不知道我学生听我这门以数学为基础课程的感受,反正我当年是有点发自内心地痛恨数学。为了应付考试,咬牙坚持复习了一周,然后在考完试之后的一个小时之内把所有内容忘得精光!
我在当学生的时候就在思考“数学到底有什么用处?”当时我的老师没给我答案,而是自己在工作中不断吃了数学不好的苦头后,逐渐参悟的。这个看似哲学的问题其实一点都不难回答,这是因为现在的文明社会每个角落都不能缺少数学,而且可以举出无数的例子。例如小到我前不久写的《数学不好,准被绕倒》里的关于利率算账的问题,大到天气预报预测概率问题,宇宙飞船入轨轨道问题⋯⋯而反观我们在课堂上学了什么?解决过一个实际问题吗?我们只需要会做那些翻来覆去为应付考试而假想的无实际意义的习题,而这些习题对99% 的大学生来说确实一点用都没有,甚至连“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这种最虚幻的用处也谈不上,因为,我们绞尽脑子手动找技巧做的习题,现在用matlab,maple,mathcad等软件可轻松代劳,而可悲的是当年老师却没有告诉你有这些软件可用。
学习数学首先要有兴趣,怎么才能培养兴趣,首先得让人觉得这门学科有用,而非严谨。我非常赞同木遥在他博客里说的一句话“大学基础数学教育所应该达成的任务不是培养一个非数学专业的现代人在数学领域的专业素质(这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功的),而是让一个人能够在非专业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掌握真正有用的现代数学知识,了解数学家们的工作怎样在各个层面上和社会产生互动,以及社会在这个领域的投资得到了怎样的回报。”因此,如果让今天的我讲解高等数学,我肯定讲解这些数学思想产生的根源,以及每个定理公式的作用,从而逐渐教学生形成数学思维,进而能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模型,通过解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想到这,我明白了,高等数学应该这么讲,那么我所讲授的课程这么依赖数学,显然也该从趣味性和实用性两方面重点讲授,而非理论的完备性。恩,明年就这么干!
我从学习数学经历悟到专业课教授的方法,那么再发散下脑洞,结束之前,再啰嗦几句对高等教育意义的认识。众多周知,本科教育是通识教育,一瓶不满半瓶晃荡,所有的课程都是一个入门,因此专业课也不例外,都起到科普的作用。既然是科普,那么开设这些课程的意义何在?我想教育的初衷是培养人的科学素养,这是因为学校也不知道你的人生方向,只能像一个算命先生一样,多教你的知识就像多给你若干种可能,以免砸了招牌,至于你自己的命运如何,只有自己去实践,然后时间会告诉你答案。如果咱们按最简单的二分法划分:毕业以后,如果你转行不从事所学的专业,但在科学的威力史无前例地席卷全社会的今天,如肯定会碰到相关专业问题,到时希望你能科学的理性的思辨,知道找谁咨询解决。如果你继续从事专业研究,那么你就要找到你的兴趣点和爱好,然后根据曾经脑子中的科普线索,再深入进行研究,至于能否捡到掉地上的金苹果就要看你的机缘。总之,无论哪种情况,作为学生多读书,读懂书,没坏处!作为老师,好教书,教好书,凭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