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开车去上班路上,在堵城最开森的的一件事应该是听购买的收费专栏了。自己手机上每年花几千块买内容,其中有两个APP是持续用的,一个是混沌大学,一个是得到。
得到获得的是每天专栏作家的思考和分享,比较持续,但每天内容比较简短。而混沌则是经常请创业,企业,甚至哲学,科学大咖来做演讲,并且时间还比较长,都是3小时起。如果说得到每天听的是快餐,那么混沌听的就是小灶了。
今天早上在混沌APP上听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的一个分享,讲到做产品的第一件事,就是统一目标,形成一个可衡量的没有分歧的目标。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对于做过产品,创过业的自己感受颇多。
创业,也许是因为创始人一个人的想法,机会发现,就开始了。一旦开始,组成团队就已经不是一个人的想法了,而是一个团队的想法。然而往往在前进的过程中,却各自己见,一个天空,不同算法的前行,最终很多创业团队即便是失败甚至都没有达成共识。
我们活着所谓要让自己活明白,创业也要让自己创明白。这个创,这个活“明白”,仔细思考下这不过是对于一段时间,自己注意力投入过程的总结。我们所谓活的不明不白,不是过程不明不白,而是过程的目标不清晰,不明不白。
更或者说,我们有很多事情做的不明不白,是因为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往往都是跟着彼此的感觉走,而不是跟着一个清晰可衡量的目标走。
看过大量的创业团队,包括自己的创业团队,问起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大家总是认为我们有目标,例如我们要做xx领域的领导者。然后继续问领导者的定义是什么呢?却各自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
如此,我们总是反驳说我们有目标,但却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其实还是各自跟着自己那个模糊没有统一的感性目标走。
每个人心目中对于一个不可衡量的形容词都有不同的解释。这就如同你跟一个朋友出去吃饭,都说要出去吃一顿"好"的,你认为的好的是肉有鱼就算好的,他认为的好的必须要有牛排红酒才是好的,到头来就发现,大家出现了分歧,甚至彼此都不能理解对方的选择,这其实不是答案的问题,而是:
彼此没有对于“好”形成共识的可衡量标准。
"好吃",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同的,有的人在乎环境,有的人在乎刺激味道,这没有对错,错误的是在讨论答案前应该先把"好"拆解和重构,例如吃烤鱼,还是牛排。
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创业,我们彼此忙碌的过程,都是要基于人和人直接的交换协作展开,因此所谓的“活明白”,其实就是让自己在协作交换价值过程中彼此目标统一的“做明白”,用彼此认知统一的目标而展开行动。
自己碰到大量的效率低下,思辨到撕逼的转化,其实并不是彼此的能力水平好坏问题,而是对于彼此做事情的目标前提没有统一,不可衡量,在一个靠彼此感觉的目标世界里,自然会出现协作上的效率低下,沟通上的不理解。
因此,我们要“活明白”,第一步首先应该是明确一个可衡量的目标,彼此没有分歧的目标,而不是一个靠感觉驱动的形容词目标。然后才是让大家明明白白的头顶一个天空,前方一个靶心的协作前进过程。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