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简单翻译下:君王危害军事行动的情况有三种: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前进而硬让军队前进,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后退而硬让军队后退,这叫做束缚军队。
不了解军队事务,而去干预军队的行政管理,就会使将士迷惑;不懂得军事上的权宜机变,而去干涉军队的指挥,就会使将士疑虑。军队既迷惑又疑虑,那么诸侯列国乘机进犯的灾难也就到了。这就是所谓自乱其军,自取灭亡。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简单翻译下:知道能胜利的方法有五种:知道可以打或不可以打的;懂得多兵与少兵不同用法的;全军上下意愿一致的;自己有准备对敌无准备的;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君主不加牵制的。这五种是能够胜利对手的方法。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简单翻译下:所以说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的,打多少仗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但了解自己的,胜利或失败的机会各有一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的,每次用兵都会有危险。
【写心得】
在《孙子兵法•谋攻篇》的最后一部分,孙武首先分析了君王对军事行动的三个负面影响,也就是三个不知,实际上都是讲“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军队中的事务归必须有选好的将军管理,不能首君王远距离遥控,都则只能“是谓乱军引胜”,把敌人引来,平白送给对手胜利!
接着孙武提出了孙武讲五个知胜之道,注意是知胜之道,不是制胜之道,也就是还没开始打仗时就能预知胜利的方法,这也是孙武谋攻思想的关键,不要到战场上靠运气获胜,而是在开战前就把必胜条件都考虑清楚。
这五个知胜之道非常精炼地论述了战胜对手的关键因素,值得细细揣摩和研究,后面会专门下一篇,分析学习孙武的知胜之道。
最后总结出了大家熟知、传诵千年的思想理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是至关重要的核心思想,无论是“伐谋”、“伐交”、“伐兵”,还是“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的具体战术,都要建立在对敌我双方的兵员数量、武器装备、天时、地理等诸要素有一个充分的、客观的认识的前提下。
孙武用“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样简洁明了的语言,阐明了解敌我双方全面情况与战争胜负之间的必然联系,揭示了战争的普遍规律,这也是唯物主义战争观的精炼总结!
【谈体会】
孙武在《谋攻篇》的战术思想,对我们工作生活有两个重要的启示:一个是对未来的提前判断,也就是孙子兵法里的知胜之道,略有不同的是在工作生活是要“知败”,因为:必胜不可知,必败则是可知的。
也就是说未来必胜的东西是很难判断的,必败的东西却是可以预知的。这也是现代创新创造力的体现,很多创新的东西,都是在不犯错误的前提下,随着事物的发展自然形成或者偶然得到的。
这也应了西方的一个谚语:“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不要轻举妄动,规避掉可以预知的错误,坚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成功就离得不远了!
另一个就是“知己知彼”,但现实中人们更关注的往往是知彼,因为人类有一个很大的弱点——自以为是,总因为认为“知己”是理所当然的,实际上很多问题往往出在不知己上!
所以“知己知彼”的核心在于“知己”,不要管对方怎么样,因为大概率自己也管不着,只要认清自己,不管对手如何准备,自己都能应对自如才行!在现实的经营活动中,甚至“知彼”的“彼”会经常变化,不仅仅是竞争对手,自己的顾客更是需要潜心研究的“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