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实讲,一直到昨天中午看手机刷新闻的时候,我才猛然意识到:哦,奥运会开了哦。
如果我们朝着地心把地球打穿得话,那么我们很可能就到了巴西,没准还和里约不远呢。这样一来,巴西里约奥运会开幕式,就成为我人生中少有的不用熬夜就可以在周末上午静静观看的奥运会开幕式,然而,一不小心,错过了。
可是,这次错过,心中并没有感到太大的遗憾和痛苦。一方面,最近一个月的“里约大冒险”,大大降低了我内心的期待值;另一方面,自北京奥运会后,整个人似乎就像泄了一口气一样,仿佛对于奥运的狂欢和喜爱,全都消耗在了那年八月的北京。之后,就如同饱腹的食客咽不下美食,劳累的游人拿以迈开步伐一样,实在是无力重起当年的那份心境了。
2
因此,我在心里一直相信,就筹备一场国际赛事而言,算上伦敦和里约,乃至之后的23届奥运会,都很难做出超越北京的可能了。
八年前,北京奥运会开幕,中国给世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惊喜和奇迹。因为早在十五年前,当时还在世的萨马兰奇老先生最后说出“the city of Beijing”的时候,中国人已经准备好要举全国之力办好这次比赛了。从未有过的金镶玉的金牌,复杂结构的鸟巢水立方,遍布大多数城市的分会场,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示自己取得的成就。第几次来都没有关系,中国有太多的话题。这场奥运,不是一个政府装点门面的后花园,而是一个民族彰显自己大国形象的舞台。
2008年,在国内汶川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中国展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自信和实力。而在当时,名声同样十分响亮的,自然就是包括巴西在内的“金砖四国”了。在当时很多西方媒体和经济界人士的话语里,只有以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才可以拯救世界经济的未来。也就在北京奥运会的不久之后,巴西取得了2016奥运会的举办权,俄罗斯取得2018年世界杯的举办权。各个国家都摩拳擦掌,打算好好大干一场。中国似乎开了一个不错的头,找到了一个快速让大多数蓝星人都熟悉自己的方法。一时间,仿佛举办大的国际赛事,又成为了彰显国力,提升自己国家地位的方式。尤其是对于这些发展迅猛的新兴国家。
然而,好景不长,几年过去了。巴西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俄罗斯在油价低迷的寒冬里发抖,印度靠更改统计方式保持数据上的增速。世界经济缓慢的复苏脚步,拖累的每一个国家都是身心俱疲。现在看来,当年跟风热情办比赛的国家们,一个个似乎有苦难言。
要成为一个大国,需要经历种种磨难。而想坐稳一个大国的地位,又哪里那么的容易呢?
3
1908年的夏天,有人在南开学校操场上为学生们放映了当时正在伦敦举行的第4届奥运会的盛况,于是在《天津青年》杂志上有了著名的“奥运三问”:
1.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
2.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块奥运金牌?
3.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
早在八年前,我们用一场伟大的盛会和华丽的奖牌榜,已经完美的回答了这三个问题。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追求的是什么呢?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我们应该有了新的体会和想法。
我想,现在我们所应该有的,是一种自信和习惯吧。如果一个国家一直渴望通过别人承认他强大而获得强大的感觉,那么这个国家就不是真正的强大。
这些年过来,中国真正强大的标志,恰恰是我们不用再靠奥运会来打破阻碍,向世界展现我们的力量。我们不再需要仅仅通过比赛,来证明我们的强大。我们不再把奥运会当作甩开“东亚病夫”帽子的直接证据,因为我们早就不是了。
只有国家真正的强大时候,我们才会理性地把奥运回归到一个冲刺人类生理极限的国际体育赛事上来。我们不会因为自己的运动员在陌生的项目夺冠而吃惊,因为这已成为习惯。我们不会因为一时的失手失去金牌,就埋怨指责奥运健儿,因为我们已经有了一颗平常心。我们不再是在工作和学习之后,来一个“葛优瘫”,而是有时间有能力又兴趣从事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我们还会关注一下金牌榜和奖牌榜,我们也还会关注喜爱的运动员和喜欢的项目,但我们更多的关注点放到了运动和健康本身。只有每个人都能做到这样的时候,我们才算是真正的强大。这也是奥运梦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意义。
所以,哪怕是奥运第一天出人意料的没有金牌进账,哪怕是几个很有优势的项目痛失金牌,我们都能淡定的表示:别急,奥运才刚刚开始!
我是宇再,我在这里,在宇宙中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