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世界框架
哲学是什么?
哲学就是“爱智慧”。
人在世界上犹如一粒微尘、一株芦苇,尽管渺小的微不足道。但是,人是一株”会思想的芦苇”。
为何思想?除蔽?有人说思想是为了接触困惑、满足好奇。但笔者认为,思想的目的 是消除对”恶“的恐惧,使心灵归于宁静。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从中国的老子、孔子到印度的佛陀到西方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无不在围绕几个问题在思考、在探求。历来哲学的问题不外乎以下三个问题,即:
世界的第一推动者是什么?
人类能不能认识世界?
人类的命运如何?
考虑到每当我们一思考,就会陷入某个哲学家思想的泥潭而不自知,故笔者将不作论证性的工作,仅仅就 自己所思付诸纸笔。毕竟思考才最重要。
笔者认为,哲学的世界框架如下:
运动生灭律
非人格的上帝——宇宙律——
自然律
自然律——自然法则、社会法则{生存律(经济发展律、善律(道德律、政治律、法律、求知律}
道德律——崇善*抑恶
政治律——政治家——内:参天地之变化、与民为善{这是一切以国民利益为重};外:战争/和平{这是为所属国的国民争夺生存空间、生存资料及发展力量}
法律——赏善/罚恶、管理社会的、相对不变的规则;
求知律——受教育、探求真理;
一、上帝是第一推动者,是宇宙律的动力源!
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每个人心中都有上帝。马克思主义者叫嚣他们是无神论者,他们的目标是共产主义,是人的根本自由。但是,马克思之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无非就是运动,就是规律。试问:运动从何而来?若认为运动是万物的本质,似难以令人信服。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学者,但更是革命家。笔者认为,马克思是黑格尔的真正追随者,是黑格尔思想的唯一“衣钵传人”!黑格尔的认识论 和本体论中早已包含了以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马克思只是将其“平民化”,以便更好的指导革命。必须看到,黑格尔是他哪个时代的产物,不能脱离其时代,但是其对法国革命的热情歌颂,以及他所处时代环境无法使其真正超越他的时代!这有点象中国的老子和孔子之间的关系,一言以蔽之,真正的无神论者是实践论者,是以实践为核心的‘神’的追随者!现在科技发展似乎已经掠夺去哲学的大片领土,科学似有取代哲学之嫌疑。但是,哲学对于’第一推动力‘却始终未有突破。歌德尔定理表明,人的认识永远无法达到终点。也就是说,人类永远是个可悲的不可知论者。笔者认为,科学的对象是宇宙律,而非“第一推动力”。而宇宙的动力源是“非人格的上帝”。哲学是一切科学的总汇,是其向第一推动力进军的动力!
二、宇宙律的本质就是运动生灭的升级循环运动
黑格尔在其《逻辑学》一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认识本体的过程。正如黑格尔所言,世界的本质是运动,此运动是一个无限上升不断否定的活动。在这里,黑格尔引领我们,其方法论是:纯有/纯无——存在——本质——概念——观念——绝对观念,每一认识步骤都是不恒定的由外在的实存/现象与内在的概念的统一达到高一级的概念,再进而不断二律背反综合,最终无限接近永恒的不可企及的绝对精神。这绝对精神便是宇宙律。宇宙律的核心是运动生灭,便是不断升级,自然律是其外在表现。
三、自然律
自然律有二;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
自然法则属于人类行为未能发生作用的“自然”。其遵循的是与人类自然界相同的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声相克、万物循环。自然界只是自然的一部分。
社会法则的出现是人类对世界作用的结果。其可为两部分:生存律和善律。生存律与自然状态及生产力发展有关。
四、生存律是社会自然状态下经济发展的原因
在西方思想史上,关于社会契约的论者有三:霍布斯、洛克和卢梭。霍布斯认为,人类最先处于自然状态之下,即生存的完全自由态,不但与动物之间是互相掠夺的关系,而且人与人之间更是“狼与狼”的关系。人作为个体而非群体处于无序的混争中。人是自由的,但却在生存的自由中丧失生存的自由。于是订约,将除生命权以外的一切权利让与国家。国家有足够的强力来避免战争,但却易导致剥夺作为个人订约者的权利而陷入专制。于是洛克提出了民主的社会契约,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是人的和平自由的生存状态,人虽自由,但财产所有权的纷争却使人的自由受到威胁,由此建立国家来作为财产所有权的仲裁者。个人与国家订约,仅仅让于财产所有权的仲裁权,国家保护个人的财产所有权,不让其生混乱不安。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则假设,在自然状态下人是生而平等的,是自由的。但由于生产上的不平等,及个性发展自己能力在财富方面的程度不同而达到了事实上的不平等。最后生出私有制,进入“文明社会”。故卢梭说:人生而自由,但确无处不在枷锁中。卢梭认为,人们两次制定契约,第一次是在平等的状态下制定的,目的在于建立国家政权,从而加深了社会的不平等。第二次则是在判断的情况下制定的,目的是建立一个能保障人们自由和平等权利的国家政权。他认为,只有后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契约。如何转让权利?卢梭认为,应该是一切人转让一切人的权利给一切人。这样,自由权不会被任何人剥夺。人与人之间达成公共意志,求同拒异。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与归宿,也即以每个人的自由意志与自由行为的统一!
综上可知,自然状态是自由的也是不自由的的状态。对于个人,在内,自由意志要求自由行为贯彻其思想;在外,冲突争夺的关系限制了自由意志的实现。我们订约就是要“消饵”掉这种冲突,但在现实中,人生而不平等。订立社会契约则加深了这种不平等。卢梭说的没错“各种不平等最后必然要归结到财产上去。”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私有制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
马克思的真正贡献并不在哲学上,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辨哲学的实践论。其真正贡献在于对经济的分析及批判,提出一个科学的革命路线和纲领。
笔者同意马克思“经济决定一切”的观点,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是社会的代名词(经济=经邦济世)。在大经济观下,社会的发展就是经济的发展。就是生产力的不断“升级”。对于这一点,马克思论述的很精当。
马克思认识到,一切不平等的根源就在于私有制(这一观点卢梭最先提出)。人是不自由的,人丧失本性异化为劳动的工具而非劳动的主体。马克思设想在全球化下进行世界革命并最终建立福利全人类的共产主义,即人的根本解放和真正自由。马克思对社会发展的分析是这样的: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原始积累—自由竞争-—垄断)——无产阶级专政——共产主义社会
无产阶级(工人;‘文明进化’最完全的人;农民;不完全进化;无业游民:流氓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生产力发展(形成完全意义上的无国界世界市场)——工人阶级/资产阶级——经济危机+工人暴动——促成全世界范围类的无产阶级专政
可见,马克思所谓的革命成熟阶段是超前的、就目前看来也是理想化的。即世界市场下的资本主义完善发展的极端。那样只有两个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一个导火索——经济危机!马克思认为盛极必衰,只有工人阶级才是未来社会的真正主人。这是由社会在资本主义自然状态下经济发展(即生产力无限升级)的必然方向。
五、善律
生存律是社会法则的根本律,而善律是社会法则的补充。是人性的善化!
善律在一定意义上是道德律。这是其内在本质。在外,善律表现为政治律、法律、求知律。
(一)道德律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崇善抑恶的心灵守则。老子和孔子都生于乱世,老子反战、反礼节,他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认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消极隐世、避世、出世。而孔子则积极入世,欲求理想中的西周文明的复兴。笔者注意到,老子讲的道是孔子之“天命”。孔子畏天命而倡仁,“仁就是善。而孟子将性商,荀子将性恶,归根结底,先秦儒家追求的就是崇善抑恶。这成为’内圣外王”的中国国民的道德律。佛家奖“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万法皆空。又讲‘色既是空,空既是色。佛陀发展佛家,是为了使得众生平等,使人“不执著”。不虚无亦不欲求无限。使为了让人人行善避恶。在西方,关于人性的善恶观,历来是“性恶论’占主流。也倡崇善抑恶。
人为什么要崇善抑恶?尊敬善则共存,且能使人类”可持续发展“。尊恶则共灭,恶是生灭一切的根源,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恶分为为善的恶和毁灭的恶,为善的恶近于善,毁灭的恶则使最终致人类社会于死地!故此,行善有二:1、仁爱他人,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国际关系。2、为善而恶,即为生存而行恶;作恶只有一种,即毁灭一切!
(2)政治是否讲道德?这涉及到政治律。
政治律即政治家在善的基础下对政治的把握。政治家讲善,但不是公民的善,而是基于政治目的的善。政治家讲道德,是对其政治身份的修炼,对内讲则有二:一则讲道,即参田地变化律”二则讲德,即与民为善,一切以国民利益为重。政治家的政治行为有二:战争、和平,这是基于为其国民争夺生存空间、生存资料及发展力量的目的。
在西方自马基雅维利之后,政治带有更大的功利色彩。从马氏到博丹到霍布斯到尼采到希特勒到布热津斯基,西方政治家从不讲个人道德,而只是讲两点:如何使本国在国际上实力更强具有更强的国际支配力:如何使民众顺从提高全民素质以更快提高其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在这里,最重要的是为本国本民族争得生存发展权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与其说是一场反法西斯的胜利,不若说是对西特了在关于为的国争夺生存空间的能源战的胜利。
在中国,孔子畏天命而讲君子之道、讲仁,但还是行不通。最后儒家作为一种统治方式成为政治家的得力工具。历史证明,中国历朝兴衰及更替无不是显出斗争的对象——土地、人口、动产财富及发展空间,特别自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遭遇更激起了‘爱国精神’,爱国就是国家主义,而国家主义就是一切以作为幕后统治者的国民的幸福为重。
综上,政治家应该内君子而外小人,修君子之道,做“小人”之事!
(3)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有力手段
法律不同于法学,法学直指哲学,是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而法律则是纯粹的治理社会的工具。法律是哲学这棵大树顶端的一支,是最重要也是最不重要的工具。说其重要,因为法律是哲学的实践工具,体现不同时代的哲学精神;说其不重要,因为法律需要从其他一切社会科学吸收营养,但却经常因消化不良而不断变化。从社会治理角度来看,法律无疑是十分有用的。
法律有二项功能,即赏善罚恶和对社会成员来遵守的管理社会的相对不便的规则。
(4)求知律是人的本质
古希腊哲学家皆以求知律为内在动力。哲学本意"爱智慧“。换言之,哲学就是人对智慧的非功利性追求。自苏格拉底将世界繁荣譬如难题由天上导入人心之后,”认识你自己“便成为西方哲学永恒的主题!我们认识世界,因为我们的心灵原来就有与真理相通之处,有直达真理的路径。尼采的‘权力意志”在一定意义上即是要求个人重新认识自己。真正为了求知而求知的具有独立品格和自由精神的知识分子绝种了?从此,知识分子与恶的政治不可分离?
求知律是?求知律就是人的本心。与其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不若说万物是求知的尺度。求知律有两项内容;受教育和探求真理。二者相反相成,互为促进!